AI同传云同传|革了译员和设备商的老命

一、传统同声传译VS新型云同传
传统的同声传译,需要2名同传译员+1套同传设备进行配合,同传设备包括同传箱+同传主机+耳机等。
而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新模式,不需要同传箱和同传耳机,甚至同传译员也不用到活动现场,台下听众只需要扫码就可以实时听到同传译员的声音,而屏幕上也会实时出现AI字幕,这种就是云同传系统/软件。
二、云同传出现前如何实现?
在云同传系统/软件出现前,借助Zoom或Teams(或其他平台)的同传功能,也可以实现同传译员线上参会,但Zoom和Teams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持和良好的网络支撑。(大实话:客户和译员更倾向于到场,因为到场可以避免很多突发情况,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现场协调处理)
三、AI同传的优劣
AI同传,早就不是什么新概念,通过机器识别语音再转化成文字翻译,投放到屏幕上,不需要同传译员的参与。但应对人数多的大会,AI同传一般不是很稳定,需要有足够的语料训练(AI同传比较适合内部会人也会说传统的译员会偷懒,但机器AI同传不会。
四、实时字幕的优劣
实时显示字幕,看起来虽然高级,但也会受到现场环境声音的影响,比如现场比较嘈杂,或主持人/嘉宾声音较小,软件抓取字幕的能力就大大减弱。
而在这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错别字,是没法实时纠正的,只能靠人工在后台修改,如果为了达到无错别字而另安排人员去修改,其费用比单独聘请一位中文速记员还要高很多。
五、面对AI同传和云同传的出路
AI同传的确会让一波同传译员丢了饭碗,但仅仅是一波不合格的译员,任何行业都有优胜劣汰,翻译行业更是如此。
而云同传的确是会让一波同传设备租赁商少了很多订单,但为了达到扫码就能听同传的效果,现场也需要同传主机、技术支持和网络,这就需要找传统的同传设备租赁商了。同传设备租赁商会通过租赁云同传平台,配合已有的同传主机、技术和网络,为客户提供云同传的服务。
AI同传的确会让一波同传译员丢了饭碗,但仅仅是一波不合格的译员,任何行业都有优胜劣汰,翻译行业更是如此。
而云同传的确是会让一波同传设备租赁商少了很多订单,但为了达到扫码就能听同传的效果,现场也需要同传主机、技术支持和网络,这就需要找传统的同传设备租赁商了。同传设备租赁商会通过租赁云同传平台,配合已有的同传主机、技术和网络,为客户提供云同传的服务。
技术时时刻刻都在更新,而面对这些突发状况,懂得随机应变的人总会找到合适的出路,而悲观的人却只会叹息自己能力不足,害怕被社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