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随记】红楼梦
宝玉读庄子,跟众女斗气,黛玉问你名为宝玉,何以谓宝,凭甚为玉。 宝玉答不出,黛玉说,亏你以为看透,不过如此。然后宝玉释怀,众人和好如初。 想着若然是“真宝玉”应该如何回答?是宝是玉不过是外人称谓。自己是不是,承不承认没有必然关系。若真宝玉,便可能说是宝是玉,与我何干?我自故逍遥,不需管他人论断。 宝玉被黛玉一句拉入世,顺着她的逻辑去想,说明还没有真出世。(黛玉的泪还没还清,当然要把你拉回来) 另一层是,宝玉可能也想到此解,可是转心一念,还是舍不得众多女伴。纵是知道答案也不忍答出来。 再一层,便是众人亦知道正解,亦知道宝玉能参到答案,当下参不透,有心回想亦能参透。但宝玉哽住无回答。便知其心意尚在。各自释怀和好,顺理成章。 再一层,这一终极问题别人问不成,独黛玉合理,黛玉才能笃定宝玉赌气,袭人看不出,宝钗情商担当不会冒犯。且黛玉笃定即使宝玉真参透,也不会舍得她。两人是如此相知相爱,八风吹不动。此情只存红楼梦中,现实谁敢? 再一层,若然此处宝玉能大彻大悟,亦少了后头许多故事。有道是假宝玉,真顽石。前有警幻仙子太虚幻境劝诫,再有古人经书(庄子)说道,有贾瑞,秦钟诸事旁敲,依然不悟。真顽石也。但我们能要求一个十几岁的公子哥什么呢?聪慧如宝玉,受处处点化亦解不透。作为上帝视角的我们想想更不如人,哈哈。 红楼好看在于,大家都是聪明人,不会突然降智。现实中很多人效仿黛玉,对伴侣百般刁难,确达不到黛玉与宝玉的聪慧和情谊。学着黛玉反像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