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说(三十七)封龙山大环线
封龙山在石家庄的西南边,也叫石家庄的南山,南山森林公园。在市内坐上游2公交,50分钟左右到达山北门。

①南北山的不同 北方的山,怪石嶙峋;南方的山,山岚起伏。风格大不相同。南方的山,土山比较多一点,没这么多怪石;北方的山真的是怪石横生,所以南方北方的山水画画家风格的确不一样。 莫是龙在《画说》中说不得:“禅家有南北二宗,于唐时分,画家亦有南北二宗,亦于唐时分。”清方薰认为,“画分南北宗,亦本禅宗‘南顿’、‘北渐’之义,顿者概性,渐者成于行也。”

北派荆、关,南宗董、巨。 北方山的比较冷峻,南方山的画家,比较绵柔。这个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系。 今天有幸一大早来到封龙山爬山,从这个山底封龙山风景区门口公交站出发,沿着山往上爬,一路上有时候要经经过这个比较陡峭的岩石,要徒手攀岩上来。 山上绝大部分都是灌木丛。布满了整个山体,风格跟南京九连尖主峰周围有点像,只不过这里没有九连尖那么绵柔,这里比较冷峻,怪石横生。所以得注意。 这边风景真的很优美,应该属于太行山的东边的余脉,比较接近于城区,但是距离城区可能在四五环以外了。

②四肢划痕 来到第一个小山峰,山峰上有一只鸟,喜鹊吧,山峰顶上有鸟屎,我就不站在上面了,继续前行。 这次出来忘记戴手套了、穿下面的长衣,结果小手臂和小腿上划痕纵横,下次注意了。继续往前走,是一个小山谷,翻过小山谷,就是最高峰。

③怪石成人 3公里处有一个岩石,就像一个古代的老者穿着长袍子,靠着石坐南朝北看山一样,非常优美,然后对面山有个石头,就像一个官帽,唐朝人的帽,戴着帽子的一个官员,朝着山下看着。神奇,山上人头攒动,乍眼一看,确认如下:






爬到700多米,然后继续向北往下。北边的山的风格啊就像南方山一样,有山夜路,还有那种修的土公路。下到半山腰的时候,遇到一对夫妇走大路上来的,问我还有多远?我说爬到山脊上面还有300米高、一公里远距离,他们大概有底了,开始打退堂鼓。问我是哪的,我说我一个人爬山。佩服的五体投地,人家挑起了大拇指哦,我的胆量当然可以了,一人爬大山,不第一次了。今年以来福州鼓山、重庆南山十二峰、昆明西山、广州白云山,还有今天石家庄的封龙山。
④卧佛寺石窟 南麓有卧佛寺石窟,为国保单位,开凿于北齐,历经唐宋。现存东西排列三个洞窟,造像688尊,并有摩崖题刻。西窟开凿于北齐,拱形窟门,平面方形、覆斗顶,无中心柱。中窟开凿于唐代,方形窟门,有中心柱,平面长方形,平顶。东窟开凿于宋代,宽4.2米、高1.6米。窟内雕释迦摩尼涅槃像一尊。颇为精湛,可惜栅栏围起来了。



听那对夫妇说这边有野山枣吃,走到这个北龙池村上面是好有好多的这个枣子掉地上,是一片枣林。瓜熟蒂落,有的没烂,拿起来吃还挺好吃的,虽然甜度没那么高,但是味道还挺好的。在野外,我一般不敢吃东西,因为万一吃到什么带毒的,会中毒,倘若躺在山上,那就完蛋了,风吹雨晒的,晚上失温危险。所以说能不吃就不吃,我一般带着东西在身上,今天确定了这个枣子能吃,吃一点,还挺开心的,带点回去了。

⑤封龙书院 南边往下还有有封龙书院,据称《大清一统志》载:"封龙书院,唐郭震、宋李昕、张蟠叟、元李冶、安熙,皆尝讲学于此。"封龙书院历经千年,历史悠久,教学育人,传播思想文化,是中国古代以数学教育研究为特色的杰出高等学府。它是北方重要的教育基地,素有"南岳麓,北封龙"美誉。是中国文化史、教育史、数学史上的骄傲。 封龙书院,比四大书院要早的多。封龙书院也有梁山#伯、祝英台的传说,据说其二人在封龙书院读书。


⑥飞来 影厦石 走完封龙书院,然后向北走水泥路,走的半山腰土路,土路再岔过去,走山脊直接向上,这比较陡,中间遇到两个下山的,说我从这爬说陡,我知道陡,我说陡的上去比较快,然后上到这个山峰上面,就像有一对情侣在脸对着点,准备亲嘴一样的;第二个像将军;第三个是个“葛优躺”的古代人。这个山峰不知道叫什么,非常有特色,像是石雕像一样。在这些上面,有本山版飞来石“影厦石”,旁边有观景台可瞭望山南风光。



⑦山顶 海拔787米 最高峰812米,是禁区,能上到的最高海拔是787米,相对起点高度大概在500多米。 在山顶白草寺上歇了一会儿,居然下雨了,一看时间不早,冒着雨下山。下去的都是阶梯。还有一些是铺装路,还有那种石头铺的路,但是不是台阶。下去的时候要注意就不能突然停下来,根据经验,这样容易摔倒,要保证安全,就匀速移动。这样的话,一路淋着雨,从700多米下到200多米。是几乎带跑的下去。中间经过九龙池、药王庙,没来得及看。




⑧药王 药王庙,据说是为纪念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功德而修建。相传药王孙思邈医术高明且医德高尚,曾周游天下普渡众生,行至此地正遇疾病流行,便与其弟子居住于封龙山上,用此地的三百多种中药材为当地百姓行医治疗。 山顶的白草寺对吧?神农尝百草,药王应该也是尝过百草的。总而言之,表示敬意,因为时间和天气的原因,就匆匆的经过了。下次有机会再专门来。走这个。旅游路线和东边的那条线,应该是都蛮有意思的。

⑨封龙其名 封龙山南坡脚有龙池村,现分为南龙池、北龙池两村。传说,“村中妇人生一蛟,其父恶之,以斧斩之,断其尾,逃至村中深潭,现称龙潭,久之,能化人形,村人习之亦不惧怕,因其父姓张,故称其秃尾巴老张,修炼年久,上天【封其为龙】,飞腾上天,众人均见。”后称此山为封龙山。即上天封蛟为龙之意。汉代此山名飞龙山。


封龙山南北往返大环线 17公里 5小时
两上两下 /\/\ 共计爬山 1288米。
© 本文版权归 allanscy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