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读·西游·三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八戒慌了道:“大王,还照旧罢,不要吃坏例了。”
西游记里的趣味,一半来自于呆子,而他身上的趣味八成来自于吃和被吃。
八戒道:“你不曾走过冰凌,不晓得。凡是冰冻之上,必有凌眼;倘或躧着凌眼,脱将下去,若没横担之物,骨都的落水,就如一个大锅盖盖住,如何钻得上来!须是如此架住方可。”行者暗笑道:“这呆子到是个积年走冰的。”
八戒的高光,往往在于悟空不在行的水战、水路,以及真正孙悟空遇到危机时,看似沉稳的沙悟净往往一筹莫展的时候。
问道:“师父何在?”八戒道:“师父姓陈,名到底了。要知深浅,除非踏塌,马脚不能包矣。如今没处找寻,且上岸再作区处。”
段子合集永不让人失望。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行者道:“不瞒贤弟说,若是山里妖精,全不用你们费力;水中之事,我去不得。就是下海行江,我须要捻着避水诀,或者变化甚么鱼蟹之形,才去得。若是那般捻诀,却轮不得铁棒,使不得神通,打不得妖怪。我久知你两个是惯水之人,我所以要你两个下去。”
又是八戒沙僧难得的露脸处,作为一个超级英雄主人公,要把他塑造的完美无缺,当然不是难事,但是作为一个故事本身的魅力必将大打折扣,所以,孙悟空的“不擅长水”,“怕烟”,“紧箍咒”这些,就仿佛是美式超英里几近无敌的主角们身上那点阿喀琉斯之踵,是制造戏剧冲突和情节波折的关键所在:就像氪石之于超人,告警的能量灯之于奥特曼,等等等等。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火德与雷公道:“三太子休言。这件事我们不知,大圣是个惯家熟套,须教他趁此时候,一则魔头困倦,二来夜黑无防,就请快去,快去!”
那怪闻言,指着行者道:“你原来是个偷天的大贼!不要走,吃吾一枪 ”
把齐天大圣当年大闹天宫的行径给“娱乐化”了,虽然没有了那股子豪壮之气,但是,越到后期,看到孙悟空和天庭老对手们关系融洽,却真真有合家欢的喜庆感觉,别有风味。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常言道:‘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
八戒口才好起来的时候,总是他春心动的时候……
女王道:“我与你添注法名,好么?”三藏道:“但凭陛下尊意。”女王即令取墨笔来,浓磨香翰,饱润香毫,牒文之后,写上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三人名讳。却才取出御印,端端正正印了,传将下去。孙大圣接了。
这一着闲笔,却是为了兜回逻辑上的周全;
在一部高魔的神话小说里,寻求着世俗意义上的周到(例如,总要给取经的几位徒弟一个俗世的编制和名分吧),这种心思,现在的通俗小说家未必会有,但是可见西游之用心。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女怪道:“荤的是人肉馅馍馍,素的是邓沙馅馍馍。”又美似混沌板刀面。〇吃了这个包子,而能不听枕边之言者盖鲜矣
编者旁注这段联动水浒,忍俊不禁。

那怪将一个素馍馍劈破,递与三藏。三藏将个荤馍馍囫囵递与女怪。女怪笑道:“御弟,你怎么不劈破与我?”三藏合掌道:“我出家人,不敢破荤。”那女怪道:“你出家人不敢破荤,怎么前日在子母河边吃水高,今日又好吃邓沙馅?”三藏道:“水高船去急,沙陷马行迟。”行者在格子眼听着两个言语相攀,恐怕师父乱了真性,忍不住,现了本相,掣铁棒喝道:“孽畜无礼!”
女怪解衣,卖弄他肌香肤腻;唐僧敛衽,紧藏了糙肉粗皮。女怪道:“我枕剩衾闲何不睡?”唐僧道:“我头光服异怎相陪!”那个道:“我愿作前朝柳翠翠。”这个道:“贫僧不是月阇黎。”女怪道:“我美若西施还袅娜。”唐僧道:“我越王因此久埋尸。”女怪道:“御弟,你记得宁教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唐僧道:“我的真阳为至宝,怎肯轻与你这粉骷髅。”他两个散言碎语的,直斗到更深,唐长老全不动念。那女怪扯扯拉拉的不放,这师父只是老老成成的不肯。直缠到有半夜时候,把那怪弄得恼了,叫:“小的们,拿绳来!”可怜将一个心爱的人儿,一条绳,捆的象个猱狮模样,又教拖在房廊下去,却吹灭银灯,各归寝处。
这一段蝎子精与唐僧之间的来来回回的撕扯博弈,写的却弯弯绕绕,硬生生把西游记写成了红楼梦,历来解说者众多,值得仔细聊聊。
唐僧与蝎子精对食馍馍,虽然拒绝了人肉馍馍,但也半推半就的接了对坐的美人掰开的豆沙馍馍,甚至还投桃报李的递了肉馍馍给对方,此情此景,说不暧昧那是假的——而更开放的一点联想,把红豆沙馅的馍馍(特别是劈开的)向男欢女爱的方向多踏一步,或者引用红豆相思的象征意义云云,不敢说是对的,但是确实也无法完全否定。
接下来,唐僧拒绝了“破荤”,被女怪揶揄:“子母河边吃水高,今日又好吃邓沙馅”?
大意(我以为)应该是:既然口口声声不敢破荤,但是子母河喝过水、打过胎——早已客观上破过戒;而现下,对坐‘喂食’,吃了暧昧的红豆沙馍馍,多少也不是心如止水——还装什么清纯?
三藏不愧是国家级别的人才,嘴上是不输的:“水高船去急,沙陷马行迟。”大意应该就是,逼不得已的破戒,不作数的!
此时,偷听的孙悟空却按捺不住了,跳出来赶紧打断。按说,至此唐僧应对得体,似乎未落下风,为什么孙悟空却急了眼?我觉得,这就是孙悟空的禅性高妙之处——男女动不动心之事,莫若不搭理,但凡哪怕相争,拉扯,孽缘便起;凡人如此,作为唐三藏这样的高僧,更加不该露出这一丝破绽来。
悟空打断这次,出了洞去,气急败坏的和八戒、沙僧转述,忧心师父动念,却被二人劝下不表;也许正是被棒喝之后,唐僧在后一轮的更紧逼的贴身缠斗中守住了底线,虽然唇枪舌战、用典众多,但是却的确没了对食馍馍时的那种暧昧拉丝。
故事后面,唐僧被救出之后,八戒沙僧纷纷表示,你看,师父可不是心志坚定不为所动么?悟空也连连称是,但是,我认为他心里可谓洞若观火,只是故事到了这里,他也早就圆滑事故了许多了——
而其后唐僧的表现,被编者和后世许多好事者拿着放大镜来挑刺,多认为,蝎子精这一难给唐僧的心上带来的动摇远大于想象。
他憋着的那股子惋惜直到后头好几章之后才算是理顺。是真的吗?莫须有吧,一笑。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却说三个撞祸精随后赶来,八戒呵呵大笑道:“师父去得好快,不知在那里等我们哩。”忽见长老在树上,他又说:“你看师父,等便罢了,却又有这般心肠,爬上树去,扯着藤儿打秋千耍子哩。”
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也许是前章所述的“杀妻之恨”,接下这段明显着笔在取经团队内部暗流涌动的那点子别扭劲儿,但是不能不说,作为读者看起乐子来,笑得出了声:
“触恼了性子,一差二误,将你打死了。尽你到那里去告,我老孙实是不怕。玉帝认得我,天王随得我,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怕我,府县城隍跪我,东岳天齐怖我,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当后生,不论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随你那里去告!”
喜欢这段贯口,当年闹天宫的时候那股子混不吝一气之下又来了——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行者满怀闷气,一闻此言,心中怒发,【“咄”的一声,把善财童子喝了个倒退,道:“这个背义忘恩的小畜生,着实愚鲁!你那时节作怪成精,我请菩萨收了你,皈正迦持,如今得这等极乐长生,自在逍遥,与天同寿,还不拜谢老孙,转倒这般侮慢!我是有事来告求菩萨,却怎么说我刁嘴要告菩萨?”善财陪笑道:“还是个急猴子。我与你作笑耍子,你怎么就变脸了?”
菩萨教木叉与善财扶起,道:“悟空,有甚伤感之事,明明说来。莫哭,莫哭,我与你救苦消灾也。”
读西游记,唯觉孙悟空独为有情人,所谓“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吾辈”;
又想起前两天在网络上与人讨论,有人回复我一句说对孙悟空不喜,缘于前文二郎神带兵来围剿花果山,妖怪盟军受挫之后,孙悟空一句:“哭什么,死的都是虎豹狼虫,又没什么本族。”(大意),一下子把当时猴王的生性凉薄,所谓‘结交’的虚伪脆弱捅了个透亮。这也把后文里,所谓结拜的牛魔王等等,在孙悟空受难被压五百年未曾过问的冷淡做了个高妙的解释;
很多人(尤其当代在悟空传等熏陶下来的阴谋论爱好者, PS. 我并不反感,甚至挺喜欢很多这个类型的考据、二创)都认为,孙悟空在取经前后突出的是一个“初心不改”,自始至终都是被迫行事,一旦功成,更喜欢的是打破枷锁回归自由,重回花果山云云。
不管后世的重新解读、重构,西游记文本本身,对孙悟空来说就是一部成长小说,是存在着非常古典的人物弧光的,从顽石懵懂而出,从同类而学、从人类俗世而学、从菩提祖师而学、从妖类而学、从逆境而学、从唐三藏(西行路程)而学……他的整个思维、境界,都是慢慢在提升、成长着的。
从佛性上,到了后期他甚至和唐三藏可以说禅,而从悲悯心上,后期的孙悟空是真的会怜悯众生,也不吝于(虽然很多时候脱不了一个‘气’字)出手降妖救人,而如果回顾下大闹天宫前段的孙悟空,说他顽皮、随性、自由是不错,非要给他个‘善’字,却多少有些勉强;
而他作为通灵石猴的本心,经过取经道路的涤洗,逐步逐步见禅心,见善念,比起唐僧来说,他恐怕才是整个西行道路上成长最大,真正得正果而无愧的主角。
回倒这句,比起刚刚跳出五指山,争论的时候,被念紧箍咒的时候,脑子里动不动就转个坏念头,敲死唐僧跑路的孙悟空,此时,早已判若两人。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三藏道:“你既知此门,你可趁他都不在,可先到他洞里取出包袱,我们往西天去罢。他就来,我也不用他了。”
还憋着蝎子精那股气呢,为了小说塑造,(真)三藏法师你受委屈了。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 婉然妇女情性、母子声口,妙笔传神,恍见其气噎声阻之态。
注者实在替我说出了心声,罗刹女一下子有了人性。
灵吉道:“我当年受如来教旨,赐我一粒定风丹,即道义也。回应二十一回,方见埋伏之妙。 一柄飞龙杖。飞龙杖已降了风魔,这定风丹尚未曾见用,如今送了大圣,管教那厮搧你不动。你却要了扇子,搧息火,却不就立此功也!”
又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回响,黄风怪时期的过剩火力,到了这里用上了。在虚构小说里追求逻辑的完整,妙。
行者还作个蟭蟟虫,先飞出来,丁在芭蕉扇上。那罗刹不知,连张三次,叫:“叔叔出来罢。”行者化原身,拿了扇子叫道:“我在此间不是?谢借了!谢借了!”拽开步,往前便走。小的们连忙开了门,放他出洞。
名场面,可果有挑逗处? 至少远不如黄眉。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他叫做奔波儿灞,我叫做灞波儿奔;他是鲇鱼怪,我是黑鱼精。
西游记里最出圈的小妖之二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八戒道:“虽是如此,奈天晚何?”二郎道:“兵家云:征不待时。何怕天晚!”
二郎神就是飒爽干脆。
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八戒笑道:“要得度,还依我。”好呆子!捻个诀,念个咒语,把腰躬一躬,叫“长”!就长了有二十丈高下的身躯。把钉钯幌一幌,教“变”!就变了有三十丈长短的钯柄。拽开步,双手使钯,将荆棘左右搂开:虽有此钯,恐亦搂不得许多。“请师父跟我来也。”三藏见了甚喜,即策马紧随后面,沙僧挑着行李,行者也使铁棒拨开。这一日未曾住手,行有百十里.
八戒全书难得的高光时刻,非他不可的开路时刻。

雨润红姿娇且嫩。
杏花仙的容姿、谈吐、举止,在当年电视剧里,比起本来已经很美的原著,又拔高了三分;而且原著中到了后来有些“图穷匕见”时刻的急色和强势,在电视剧里也被弱化了;所以,当我看到天色破晓,徒弟们到来时,木仙们连同杏花仙被一通风卷残云的扫荡一空,多少有点叹息。
86西游记里,《何必西天万里遥》这首歌,也是传唱度最高的歌曲之一,和原作里众人酬唱联句的那些诗歌比起来,歌词甜且浅显,可是对“雨润红姿娇”的引用,巧妙扣回原作,而“何必西天万里遥”加上今宵有酒今宵醉的主题,正反两读,各有哲思。
更重要的是,三十多年过去了,耳边我仍能回想起那些歌声,仍能回想起月下为我哼唱这首歌的姑娘——还有开始迷惘,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我可曾真的抵达(或者真能抵达)我所期望的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