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人见闻(十三):BootCamp是什么
上了十二周的bootcamp终于结束啦,据说下周会发diploma,但我翘课蛮多的不知道最后这周会不会导致我拿不到哈哈。前因在这里:闰人见闻(七)
我的原意是想调整作息,但是其实作息变得更糟了,因为这个课里有很多的作业,尤其是最后几周,基本上就是不得闲,有一周的团队合作作业,基本上是模拟企业里的agile开发,有kanban,有sprint,有standup,还有摸鱼的组员和辛苦的自己。倒数第二周也很累,我在倒数第二周自学了Next.js和tailwind css还有周边一系列库写了个能用的笔记网站出来,在demo的前一天把它改成可以pwa的,这一周基本上每天没在五点前睡过觉,直接导致这两天一直心脏砰砰跳还有点疼。
但是这个bootcamp还是挺推荐的,在加拿大想转码/想转全栈/想学英语的无业人士可以都试试:虽然有些老师是混子,但是课件设计得很好。每周的大作业也很有意思,而且有足够的交流时间,基本上每节课后都有lab,大家一起做。技术栈足够接地气,能无缝融入大部分相关工作,关键是只要二百五十刀,原价一万六百多刀,Upskill Canada fund了大多数。当然也因为这个funding,导致里面有career相关的“red tape”,之所以打引号,是这些career的东西比起某些机构还是专业一些,但是它的目的还是funding,给partner看做做意思的东西。因为项目名字叫code to career,12周的bootcamp结束时会给你安排一个career advisor,给你一个action tracker,push你投简历、练习networking,每两周update进度。我不太喜欢被人push,打算借机cancel掉这个advisor的服务,g某t老师在这方面更专业……不过我现在已经因为这个bootcamp有了ready的简历和领英了,这点我还是挺满意的。
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其实强度是没有这么大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现成的项目加加改改。而这里面你需要自己initiate很多的东西,也比较有意思,基本上开头时是没有boilerplate给你借鉴的,都是靠自己写。有三次马拉松,都是不计分项目,第一次是vanilla JS,两三人一组,几个小时,限定在几个API内,我们三个人讨论了半天,最后做了一个随机生成top 250电影meta加🐱图的网站。第二次是pair programming,两个人随便做什么有API的东西,我手把手带着一个同学实现了一个带随机🐱图的在线聊天网站。第三次是五六个人一组,给一个工业伙伴设计东西,来的是Telus,这次因为在最后的项目以前,而且人太多,大家都漫不经心的,我们组六个人,前端俩,后端四,所以到最后都没能出来一个workable的后端API。但这三个马拉松是最锻炼口语的时候,尤其是第二个,我基本上四五个小时一直在跟一个local华裔pair解释code,不异于学英语加费曼学习法哈哈。第三个里我还阴阳怪气了别人一番,哈哈。
总地来说体验感还是挺好,就是有点费生命值,最后几周实在是有点睡眠不足,我都没机会去电影院,累了就打几把王者荣耀,那等级蹭蹭地涨,上个赛季都到了Grand Master 35 stars。有条件申请的话都可以试试呀!不过要全职上课,上课都要开摄像头,不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要请假不然就记缺勤,毕业的要求是五次大作业的最后分数70%(我才95%哈哈,前几次掉以轻心分数比较低)、出勤率90%(我上周是95%但是本周翘了不少)。我学英语的目的是达到了,因为课上大部分都是local,我就随便讲,反正怎么讲他们听我都是有口音又不那么地道的,而且沟通是第一要务,所以完全突破了扭扭捏捏思前想后讲英语的任何心理障碍。而且因为大家年龄普遍小,我学会了很多缩写,什么rn(right now)、hubby(husband),还在各种聊天里学到了一些idiom,像是bummed out、on thin ice之类的……
补充一句:因为面试找工作比这个要轻松,所以我已经做好了找工作的完全心态准备,只剩技能储备了。
如果想试试这个bootcamp的话搜它的名字code to career应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