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圣地爆火之后垃圾商业化随之而来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3926:夏特大北线.
来新疆如果只能选一条徒步线,那一定是夏特大北线?
驴友圈内著名的“桃花源”,行走在寻找“下一个雨崩”的路上: 最火的徒步圣地乌孙古道,被垃圾“占领”。
当最佳风景被垄断,骑马逛乌孙成为时尚,所谓的徒步圣地还有几分名副其实?
这条线路风景不输乌孙,却少了乌孙的条条冰河;冰川不输博格达,却少了博格达沿途令人崩溃的碎石。这里拥有厚重的历史却鲜有人驻足,依然保持着原始性。此线路徒步里程约80公里,全程需翻越3座达坂,分别为海拔3760米的托格腊苏达坂和塔勒得布拉克达坂,海拔3660米的阿登布拉克达坂。难度较大,对体力耐力有很高的要求。
他走过的路线里,雨崩、武功山、浙江仙居等地,都是垃圾满地。“我觉得这个怪圈就好像走不出去了,一个线火了,就被圈起来做景区,我们去别的线,带火了又被圈起来。我走过一些挺好玩的地方,都被一个个商业开发的面目全非。”
“没有门槛,加上一些误导,让整个线路上的风险系数越来越高。”领队赵子龙说道。在他看来,近年自媒体发达,流传起一些“有腿就能走”、“小小乌孙轻松拿捏”等“经验贴”,让人大大低估了户外的危险性与乌孙古道的难度。有人穿着拖鞋来走古道,还有带人带自动撑的帐篷,“一刮风就会被吹走”。就在前段时间,他带团在路上遇到两个女孩。她们在网上约了一行6个人一起前来,没有请领队,也没有租马,重装出行。结果刚一进山,队里就有两个人退出原路返回,另有两个人走散了,剩下这两个女孩还都是“小白”,找到他求助。尽管作为商业团队不能直接提供服务,赵子龙仍默许了她们一路跟在他的团队身后走。乌孙古道全程需要淌河40-50次,下雨时,水面虽看似平静,人一旦一下河就会被湍急的水流冲走。
乌孙古道的变化,是诸多国内自然旅游地的缩影。旅游地爆火之后,商业化随之而来,安全和环保出现的问题,是发展的必然代价吗?(三联王怡然)















多年来,在户外人的心里,乌孙古道是世外桃源。它曾经是汉朝与古乌孙国交流的重要交通路线,贯穿新疆自治区南北疆域,起点在伊犁特克斯县的琼库什台村,终点在拜城县的黑英山,全长约120公里,徒步走下来需要6到7天。路线中段的天堂湖,湖面海拔3000米,被誉为“高原上的翡翠”。由于气候和天气原因,乌孙古道每年只有6月末-10月初开放,其他时间封山。路线长,难度较高,通常是有经验的徒步者前来挑战,在户外圈内,它素来有着“徒步圣地”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