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古读画048- 朝圣荆浩、关仝、董源和巨然都画了什么样子的山?
勾古读画048- 朝圣荆浩、关仝、董源和巨然都画了什么样子的山?
20240929,写《 勾古读画024-王原祁好在那里?山紧结树摇曳,随手造境桃花源 》 (https://www.douban.com/note/855217322/?_i=7571844UzUBVdT),分析他的山像是火星救援里头的山包,再看他的画册,都是仿古人笔意。而到底像不像呢?一直懒惰不去探访的荆关董巨,总是绕不开,干脆梳理了一下。
因为认识了后代他们的跟随者,再反过来看这些祖师爷的时候,也感慨,确实是一个人那取一点儿,就成了。流变以后,变形地越来越厉害,与现实也越来越不像。虽说中国没有抽象画呢,山水从关仝和巨然开始就已经脱离他们的老师,一步步抽象了起来。
大致整理了四个部分细节再慢慢补上吧。
一、 荆浩
20240929:荆浩匡庐图画的传说是太行山,我一看确实挺像。景象就是下面光秃秃的石头,山顶上有草木。
二、 关仝
20240929: 关仝 传说常年写生秦岭和华山。而他的山,我感觉不像这两流派,是上面大包子下面瘦的造型,早春应该是它的变形。郭熙学的这幅。这个山的原型看不出是啥。有想象的成分,有一丢秦岭的影子? 赵孟頫从此处出来。
三、 董源
20240929: 董源 常年写生江南山水。而他的山,那些小石块叠加,很明显,后面跟着黄公望,也带着王原祁,黄宾虹。旁边还有个山包应该是演化出了郭熙的烟花型拖泥带水皴?他的山即使不是常绿的,也是柔软的,看的很亲近的。 后面学着学着就硬邦邦了。软的,就成了,比如郭熙,郭熙里头有董,有关。
四、 巨然
20240929:巨然住的南京,我查了查,他的山很像南京的幕府山,但是他又加了些北方山的巍峨,硬给人家拔高了一档。
附录1. 五代 荆浩 绢本水墨 纵185.8厘米 横106.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匡庐图》画的是庐山及附近一带景色,结构严密、气势宏大,构图以“高远”和“平远”二法结合,而其深远、奥妙、飘逸尽得其当。画法皴染兼有,皴法用小披麻皴,层次井然。全幅用水墨画出,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长处,正如他自己所说:“吴道子画山水,有笔无墨;项容有墨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此画的确具有非凡神韵和独特风格。此图右上端有“荆浩真迹神品”六字,传为宋高宗笔迹。



附录2. 关仝 《 关山行旅图》
画上方峰峦高耸,气势雄浑,山中云气缭绕,兀石丛立,山峰迭起,峡谷溪流,渐远渐深,于山腰的杂树中,有飞檐朱栋的古寺一座。山门外是一条盘山而下的道路,道中有两人顺着台级向上攀登。山脚下一座板桥横跨河流,桥上还有行人。在桥左端悬崖根与河滩交接处铺有一条栈道,并有几匹驮马从栈道上走来。画面近处是茅舍商店,商贾往来,停骏驻游,鸡犬相闻,极富生活气息。特别在店前那相对匍伏地上的两人,像是在行古礼。 [3]
五代 关仝 绢本水墨 浅设色 纵144.4厘米,横56.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题跋:
赏鉴跋: 王铎题 :关仝画多纵横博大,旁若无人,此帧精严,步骤端详,或其拟项容郭恕先诸家欤?文荪博学好古,珍若天球,不可轻亵也,王铎为文老亲家翁,乙丑十二月初三日。
钤印:
收藏印: 悦生图书、天历之宝、明内府、明晋王府及清安岐诸收藏印

秦岭



华山(P.S.前两天看张大千的青绿,看来画的是华山。。。)

附录3. 董源潇湘图
董源(约937年—约962年) [1],字叔达,洪州钟陵(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钟陵乡)人。五代绘画大师,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与李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
南唐时期,曾任北苑副使,人称“董北苑”。南唐灭亡后,进入北宋。善于山水画,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
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寒林重汀图》《龙宿郊民图》《平林霁色图卷》等。
《潇湘图》是五代南唐董源创作的设色绢本山水画,该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
《潇湘图》中表现的是南方山水,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山峦多用披麻皴,并以墨点渲染山峦之上的植被,平远的构图方式和近景中大片水域的结合,让画面有很强的空间感,更呈现出江南山水的迷蒙。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渔舟其间,赋色鲜明,趣味横生,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2]
《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也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代表性作品之一。 [1]

富春山:



附录4. 巨然 《万壑松风图》
巨然,生卒年不详,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一说江宁(江苏南京)人。五代至北宋初画家,僧人。 [17]
早年在江宁(今南京)开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后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居于开宝寺。淳化(990-995年)年间,他在学士院北壁画烟岚晓景,受到士大夫称许。 [17]
擅画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 ,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并称“荆关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有《秋山问道图》《山居图》《萧翼赚兰亭图》《万壑松风图》《层岩丛树图》《秋山图》等画作传世。 [17]
《万壑松风图》是五代时期画家巨然创作的一幅水墨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1]
《万壑松风图》描绘了中国江南山水的雄浑景色,各种松树,百姿千态,栩栩如生。千山万壑,亭亭盖盖,苍郁清润。 [1]
《万壑松风图》的坡石用淡墨作长披麻皴,再以焦墨、破笔点苔,有沉郁清壮之韵。全图的笔墨沉厚浑朴而不失腴润秀雅,天趣盎然。 [2]

南京的幕府山



燕子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