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更难找到自己的欲望和主体性?
1 个体容易被群意志催眠,成为群意志的欲望工具。这件事在古代是更容易发生的,但是为什么在现代依然发生?我觉得有两原因: 首先是群体的原因,群体治理者总会把内部攻击性导向外部作为一种治理手段,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所以被治理者延续使用。 其次是个体的原因,个体没有找到自己的欲望的时候,就容易被群意志的欲望俘获,成为群意志的工具。 2 进一步的问题是,为什么现代人更难找到自己的欲望和主体性? 我想主要在于,现代人认同了一种极端的自我心理学,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学,一种追寻自我和认识自我的心理学,一种忽视群体的个人主义自我心理学。 可是,问题在于自我就是一个他者,自我就是对他者认同的产物。这就是说现代人追求的自我就是一种他者意志,就是一种群意志,就是一个空壳,就是一个并非自己欲望的欲望。 3 那么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欲望? 难道要彻底遵从无意识欲望行动吗?实际上无意识欲望就是群意志的沉淀,那不再次陷入陷进了吗? 我以为,现代人要找到自己的欲望,不仅需要识别无意识中属于群意志的欲望,也要识别自我认同中属于群意志的欲望,踢出掉这两种欲望以后,自己的欲望才可能浮现出来。 但是,这个过程是很难的,因为无意思和群意志都很强大,而自己的欲望通常被压抑、被异化、被替换了,自己的主体性也被替换和异化了。因此,寻找自己的欲望是一生的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寻找自己的欲望,可以从辨别什么是群意志欲望、什么是无意识欲望开始。 广而告之:欢迎购买我的新书《自我的探寻: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诞生》!点击购买
来自 豆瓣App
三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如何寻找最具性价比的“情绪价值”对象? (6人喜欢)
- 论精神分析的新可能:助人醒来,开始转化 (3人喜欢)
- 迷恋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欲望症状
- “精分约架事件总结”: 精神分析的真贡献与真问题是什么? (1人喜欢)
- 深扒中国精神分析史上的第一场“约架” (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