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疼痛不疼了
看林拳聊青春疼痛文学,第一期就是二十年后再聊落落(二十年了?!?)的《年华是无效信》。这个名字,连同评论里说的什么漫友story100文艺风赏之类的杂志 ,自带一种千禧年梦核感,像影视剧里加上滤镜表明是回忆片段一样 ,简直是上辈子的回忆了 。
话说回来,这本书其实只是听说(封面有印象),但还真没读过。听林拳讲了一遍其实也没太大感触。书中描写的青春期情绪固然细腻,但这些所谓的青春情绪,于我而言更接近校园的特殊环境下(甚至都不一定是中式校园)人为制造出来的幽闭恐惧,换言之那是跟玩大逃杀游戏的岛差不多的地方。曾经觉得终将被永无岛驱逐是悲哀的事情,实际上从监狱岛离开不是流放,是解放。当如果能早点意识到其实没有什么东西能将你真正困于岛上,意识到孤岛之外有更大的世界和数不清的人,而你是自由的(不,没说你,艾伦),谁在意城墙里的人怎么想?换句话说,在人生的凉宫春日时刻,体会到的是自由还是失望,其实挺取决于当时的处境。
回头想想,当年支撑着我活过幽闭恐惧的动力之一,或许就是模模糊糊意识到的一个更大的外部世界的存在。时间和空间的比例尺一旦拉大,很多人和事根本无关紧要,那并不是值得反复咂摸的东西。
评论区聊为什么青春疼痛文学在当代似乎没落了,我才突然意识到,现在的小孩或许真的在青春期甚至之前就被驱除出了岛。但是能够接触到更大的世界带来的也不只是解放感,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劈头盖脸的海啸冲击,更加令人无所适从。贫富差距也好网络暴力也好流量商业也好,各种洪流以毫无阻拦的方式横冲直撞,互联网体验远没有千禧年初的时候我们体会过的惊喜和有趣,可能更像是在银河系漫游指南的全景望远镜上服刑。成年人看多了都得疯,何况孩子。所以世界系作为一种流派大概并不会在这个时代特别流行,因为如今的世界实在太贴脸又太疯狂了,不需要一场灾难或者什么末日幻想去模拟,对于拥有互联网账号的小朋友们而言为世界而战斗本来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论这个世界于 TA 而言是什么。
所以其实 一代人有一代的青春疼痛...形态?
但是,非要选的话,我还是觉得现在更好(完全可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实在太讨厌幽闭恐惧。如果非要活在某种被强加的秩序之下,那还是真实的秩序比较好。现实世界的劈头盖脸永远强过虚假世界的保护。
<><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联邦党人文集(2025 ver.)
- Disco Elysium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