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逃避
讀完這本書,進一步讓我自己認識了自己:
我是善妒的,到處跟他人比較,發現他人的缺點,只有他人差才能顯得我好,過於注重一些外在條件和世俗的標準「例如工作,外貌,身材,是否有男女朋友,是否結婚生小孩等」,學會多去了解內在品質和發覺他人優點,多跟過去的自己比較,是否有一天天比過去的自己優秀。
我是逃避型人格,我害怕與人產生衝突,總是選擇隨大流或者附和他人,為什麼?因為我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因為自卑,因為覺得衝突是不好的事情,希望氛圍是和諧的。在處理朋友,同事,親子關係中我都是對衝突逃避,而且對他人的意見評論特別在意,缺乏核心自我的認知。首先改變對於衝突的看法,有衝突是好事情,這樣大家各抒己見可以達成更好的結果,自己性格中性的看待衝突並在衝突的過程中發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認真聽取他人的意見;對於他人的評價,如果是真心幫助我變好的那麼欣然接受並改正,去過是刻意打壓,那麼應該不予理睬或者反駁回去「前提對於自己的優缺點有一定的認知」,在這裏我需要避免本能型反饋,凡事思考一下在反饋/反應,慢一點再慢一點。
我是不自愛的,因為我沒有為自己負責任,沒有做自己的主人,很多時候把舵放在他人手裡,比如工作安排自己不思考,全盤接受老闆的安排,想當然老闆會為自己考慮,包括家裡一些大事情之前買房等也是沒有自己深度去了解,結果被之前的業主和中介忽悠,很多時候也是不想做決定,總是說隨便,把自己活在了傳統的標準裡,比如結婚生子事業有成,沒有停下來問問自己的心我到底想要什麼熱愛什麼,所以以後要多思考,然後知道自己要什麼,那就大聲的說出來去做,安撫好自己的內心,關心自己,認做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自己!
我是有受害者心裡:總是抱怨時運不濟,抱怨一些外在他人的問題導致自己處於這個境地,擺出一副PLOM的狀態,把自己的可憐可悲不幸展示給身邊的每個人,期待他人可以安慰不是我的問題並肯定我已經做的很好了,但實際是你的人生跟別人有毛線關係。遇到問題梳理問題解決問題一步一步自己獨立起來,建立起自己的核心能力,少抱怨多去做!
我是自卑,不自信的,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原生家庭不好,長得不漂亮,身材也不好,也沒有特別的特長,而且行為舉止也比較輕浮傻白甜,從根本上沒有接納自己,總是羨慕別人,所以能難做到落落大方,也不敢在大家面前發言,其實我應該放下包袱,做真實的自己,一生很短暫,每個人都不完美,很多人也都是裝的,多少都有一些疤痕,所以管他呢,用力去發光發熱,做自己生命中燦爛的煙花!
認識了自己後才恍然大悟為什麼自己以前活得那麼寧巴,做了很多的蠢事情,希望以後可以做自己,落落大方,每臨大事有靜氣。
自證預言,什麼是命運?命運是你內心的投射,為什麼說性格即命運,因為性格決定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你的內心把世界解讀成什麼樣子,最終你就會活成什麼樣子,這叫做自證預言的假設。
擺脫受害者心裡:
1.學會自我負責
2.學會寬容
3.培養重建自我的能力
4.懂的感恩和付出
宅,䘮源於如下因素:
1.不願面對人際關係,太多比較。
2.過多的實用主義思維:不做無用之事
3.失控感,低個人價值感
4.「成功」的奴隸
要求性的自我 vs. 喪失行動力的自我。
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1.第一步,面對自己的感受,讓喪失了行動力的自我說話
2.第二步,處理導致自己喪失行動力的問題
3.第三步,將行動力建立在對自己的清晰認識上
真正決定一個人是否自信的是他的核心自我。自信的本質在於自我接納——自信是在自我接納的基礎上建立「我能行」的信念。
如何走出自卑,建立真正的自信:
1.接受自己是個凡人的事實
2.走出自戀和完美主義
3.更新自己的價值判斷標準:第一不拿自己的不足跟別人的長處做比較;第二不要只關注自己做的不夠好的地方,完全忽視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學會反思,了解自己的優點缺點。不使用僵化的標準來衡量自己。
大方:就是對於自身需求毫無羞恥感地確定和自信
自愛:無條件自我愛護,不管發生什麼,都要肯定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有價值的,這種價值不會因為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他應該是個體內部一種自覺的力量和行為。
培養自我負責的意識。
你如果在生活中面臨被欺負的困擾,就要自省,想想在你的自我認知裡是否有看輕自己,看低自己的傾向。做一個有底線,有原則的人,你就不會被內心的恐懼挾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