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国庆的爬山很不一样,体会了下什么叫做“爬山入门级”
国庆假期第三天,我和儿子又去爬山了。
爬山又耗时,又能欣赏风景亲近大自然,还不花什么钱,只需路上买些吃的,非常适合带娃。所以,如今一放假、天气合适我都要带儿子去爬爬山。
这次更是刷到虞山发现蘑菇的视频后,儿子迫不及待要去爬山找蘑菇。
老听说很多上海人、苏州人过来爬虞山的雄鹰线,我们还没去过,于是,这次我就计划跟儿子爬一下小鹰线,比雄鹰线短几公里,毕竟我们俩有点弱,怕雄鹰线爬不过来。

小鹰线就是缩短版的雄鹰线,少走雄鹰线后面一段路而已。

但我们万万没想到,虞山这样的矮山,居然也有险峻的山路,跟我们以往爬了N遍的盘山公路有着天壤之别。
先说说我们为爬山做的准备。
一、下好路线图
在小红书上看到人家都是用两步路APP下了路线图去爬山的,我就去下了,也是查了路线图之后,选了个较短的小鹰线的。

用下来觉得这个APP真不错,山路上会有很多岔路的,一不小心就会走错,有了路线图跟着导航就不会走错了(但我第一次用,还没摸清APP所有功能,只会导航不会记录)。对于我们这种体力有限的人来说,不走错路尤为重要。
二、穿好健身衣
我们近几年来爬山都是穿健身衣去爬的,上身是一件速干运动短袖,配一件随时可脱的薄运动外套(主要在春秋两季爬,这个季节如此穿着比较合适)。下身是速干紧身裤外罩速干短裤(遮住屁屁部位好看些)。

紧身裤可以减少皮肤与衣物的摩擦,长久穿着也能保持舒适;其压缩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运动伤害的风险;其料子透气排汗速干,可以保持体表干爽舒适,不怕出汗。
总之,我们数次体验下来,充分体会到了紧身裤在爬山等户外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它不仅能提供舒适体验,还能增强运动表现和安全性,是我们爬山徒步的必选穿着。
我还戴了一顶遮阳帽。儿子不喜欢戴帽,给他准备了也没戴。
三、背包
我和儿子都各背了一个小背包,都是轻量化装备。背包里放了3瓶水和一些纸巾等必备物品。我们又放了点小零食,外加每人一个面包充当午餐。

以上,就是我们为爬山所做的准备。然而,等我们真的爬起来,发现傻眼了。
以往去盘山公路爬山,做这些准备就万无一失了,没想到这回要爬很多野路,那我们就漏掉了最重要的一项装备——登山鞋。
没错,爬了一会儿,我们就跟着人流一头扎进了树林野路里。先是上坡,再是下坡。

上坡时很陡,下坡时觉得更陡。
我们穿的就是普通运动鞋,下坡时,觉得哪哪都滑。其中有一段泥路,地上凸起的石块都没有,实在没处落脚,走得十分艰辛。路边小树是可以扶着,但它毕竟不是一步一棵树的密集,总有一两步路是需要蹲下来手脚并用往下爬的。
我们上坡之前捡了两根树枝当拐杖,虽说肯定不如登山杖,但也比空手爬好一些。
下坡的时候还一定得侧身走,否则正面走太吓人了,儿子一开始不太会侧身走,我看他正面朝下心里怕得不行。
就这样,他摔了一跤,我摔了二跤,完成了这段野泥路。
我摔的第一跤还是很吓人的,我画了张示意图给你们看。那会儿我脑子不知怎么抽抽了,爬到那边发现下面有人在走,于是我以为是要往那里去。

结果根本没路往那里去,中间就是个斜坡,我往那个方向跨出一步,直接就滑了下去,好在我手扶着旁边的树,所以抱着树屁降了。瞬间周围人一片惊叫。
别说,要是没有那棵树,那真是完犊子了,那边就是一个山壁,往那边跨简直就像要跳崖,虽说山不高也就几十米吧,摔下去能不能活那也是个问号。
不过有惊无险,我马上意识到不能那么走,就爬起来往正确道上走了。摔得也不疼,因为抱着树也有缓冲。不过后来发现我把保温杯都摔瘪了。

第二跤倒是没那么惊险,就在下坡快到头的路上,听到儿子喊了句,我就毫无预兆地脚下一滑又屁降了。这一回是真比第一次疼,左手撑地那一下手腕也疼得厉害。
另一个,一路抱树抓树的,手也挺疼,要是有副手套会更好。但最让我在意的还是鞋子了,要是换双抓地力更强的鞋子,就不至于这么滑了。下次要还爬这种线路的话,肯定得先准备一双登山鞋。
当然,我们只是爬山大军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所以,没道理我们摔别人不摔,所以,一路上,此起彼伏的摔跤声那真是不绝于耳。有小孩摔的,也有大人摔的。我估摸着人均一跤不至于的话,0.5跤怎么说都该有了。

有看起来比我们还弱的,自然也有比我们强的。
有个老阿姨,带着两个小孙,就爬得飞快,跟了我们一小段路,就很快走到前头不见踪影了。还有个中年女性,下坡路走得那叫一个松弛,居然还两手背在后面抓着手机就这么下来了。不过这样做太危险,非常不提倡哈。我看她到下面稍难走的地方就放开两手了。
反正最难走的那段路是没办法拍照给你们看的,因为那个时候一看路况,我就赶紧把手机装包里,空出双手来埋头走路了,就这样不还摔了两跤呢嘛。
这一段路,其实累倒不算累,对体能挑战不大,但比较危险,精神紧张,对胆量挑战更大。
回去后儿子还说,这段路可以锻炼人的核心、平衡和缓冲能力,我听了哈哈大笑,看来没吓退他。
实际上,我爬的时候也是既兴奋又开心,这种野路虽说危险,但确实比爬盘山公路有意思多了。我也很享受跟孩子的同频,跟他一起很有意思。

儿子在平衡和缓冲方面的能力不如我,所以下坡特别紧张,一路上有好几处都不敢走,需要我回头去搭把手才敢下来。
但后面过了这段,到爬台阶上山的一段路,他就比我有优势了。他长腿一迈,两步台阶并一步走,嗖嗖几下就把我甩开。而我心肺功能很弱,没爬几步台阶就开始心率过高,气喘不过来了——得了哮喘之后还没恢复过来。所以,爬这段台阶一遇到休息平台,我都要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之前我看别人写的经验贴,都说台阶爬得很累,却绝口不提上下坡有多惊险。自己爬过一次之后,心里非常纳闷。台阶再长,不还是自己掌握进度,歇歇再爬不就好了。倒是上下坡却是人挨着人,只能埋头猛进,没处落脚休息。也可能人家不是十一这种时候去的,人没那么多,就不用着急赶山路,也就少一些危险吧。
爬完路线,我又想起人家说的,虞山雄鹰线是爬山入门级路线。敢情以前我们走盘山公路上山的那种“爬山”还真不叫“爬山”,不过就是稍微需要走些坡度和台阶的徒步而已。雄鹰线那才算真正的爬山,因为有几步确实达到手脚并用的程度了,怪不得叫“爬山”入门级。
这次爬山,我们一共刷了10公里多,16000多步,从上午9点半爬到下午4点半结束,中间当然很多休息和停留。小鹰线全程8公里多,多出来的那些是一开始我们为了找蘑菇乱转多出来的。真正开始爬山后,我们就再没多走一步冤枉路(实在也走不动了)。
而从头到尾,我们也只找到一个蘑菇……

爬山后第二天,我的腿巨酸痛,上下楼极为困难,约了教练给我按摩拉伸,第三天稍微好那么一点点,教练又教我用热水袋热敷,第四天好多了,今天第五天,又好多了,完全不影响走路了,但也还没到一点不痛的程度。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这么酸痛过了。以前去盘山公路的那种徒步,十几小时都不会这么酸痛,果然强度很不一样。
而我儿子,居然这次都不怎么酸痛,真是出息了,看来老母亲给他报了那么多门体育锻炼是明智的,真是没白练啊。
贝妮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户外用品选购之露营篇(下)
- 户外用品选购之露营篇(上) (1人喜欢)
- FIRE生活:从来没有省钱省得如此嗨皮过 (7人喜欢)
- 也来聊聊偏财运 (1人喜欢)
- 一个人的露营,一个人的户外小家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