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97 Music Daily:20世纪的全本布鲁克纳交响曲录音史-8
blue97 Music Daily:20世纪的全本布鲁克纳交响曲录音史-8
【Bruckner200】俄罗斯鬼才的精雕细琢
20世纪的全本布鲁克纳交响曲录音史-8
俄罗斯鬼才指挥Gennady Rozhdestvensky在1980年代展开布鲁克纳全集的录制,其特点是记录多首交响曲的所有不同手稿,除了Gennady Rozhdestvensky外,没有俄国指挥对布鲁克纳交响曲进行过如此密集且完整的录音,在当时,同一指挥、乐团录制多个不同的手稿,也是闻所未闻。可惜Gennady Rozhdestvensky最终未录完所有的同曲异稿,但已经写下傲人纪录。
这套庞大的录音计划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大厅录制,从1983年的第0号及F小调交响曲开始,到1985年的第九号为止,每首交响曲先录制一稿,翌年到1988年再进行各自的同曲异稿。其中第三、第四号收录的异稿多达4个(有些仅单一乐章重录),各稿的诺瓦克、哈斯版的选择也很独特,还有指挥家自己的修订。
其中,第四号录音所涵盖的各式版本最为特别,有1874年第一稿、1889年马勒修订版、1878-1880第二稿,以及1878年的独立第四乐章。1874年第一稿录于1987年,在此之前已有朝比奈隆及Eliahu Inbal等指挥推出的商业唱片。1878年的第四乐章录音版本相当稀有,Gennady Rozhdestvensky的录音在当时极具参考价值。至于录于1984年的马勒修订版就更少了,几乎赌定是唯一的商业唱片。
又如第五号交响曲,Rozhdestvensky本该录制原典版和Franz Schalk改订版的第五号交响曲,但最终在全集中,他仍采用原典版,仅少量加入Schalk版元素,完成折衷版录音。有些记述称其为改订版,但实际上95%以上是原典版,仅在第四乐章最后的圣咏部分采用Schalk版(原典版从第583小节开始,Schalk版从第465小节开始)。在1984年全集版的解说中,Rozhdestvensky这样说:“当我在音乐会上指挥这首交响曲,随后进行录制,我以作曲家的原典版为基础,同时在动态上进行一些修正。”
Melodiya为Gennady Rozhdestvensky录制全本的布鲁克纳交响曲时,录音工程师有添加残响,还透过设置多个麦克风收音,来校正木管和铜管的平衡,并添加低音,例如,第七号会听到比其他版本更多的细节。但也会出现一些麻烦,譬如第一乐章结束前的最后一波高潮的酝酿,就因为各声部的声音交杂,听起来很混乱,这是此版唯一的问题。整体而言,Rozhdestvensky的布鲁克纳第七号结构坚实且清晰,与欧洲风格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感觉,但在完成度上甚至更上一筹,与那些单调无趣的当代演奏相较,此录音中蕴含了更多的发现,尤其乐团独特而深沉的音色最为突出。
终乐章的尾声很特别,原本1分钟可以结束的音乐,Rozhdestvensky硬把节奏放大,拖至1:43才结束,这样的修改能不能说服每位听者,很难说。不过至少可以在盲测时,提供鉴别的准则,而且不会轻易被拿去欺世盗名。
1999年,日本BMG采用JVC收藏的原始母带以8张专辑(每张专辑各2CD)完整发行这套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细部的资料在解说书中亦详细载明,譬如,这张Vol.7里的第0号录于1983年,1984年发行唱片,第八号录于1985年,1986年唱片化。缺点是第八号第一乐章成了第0号的补白,听第八号要换面。此外,还收录Gennady Rozhdestvensky亲撰的各曲解说。
2006年,Venezia这家有点奇怪的唱片公司推出10CD的套装,此套仅收录一般通用的版本,缺了同曲异稿的录音。隔年Venezia又推出2CD专辑,将1889年第四号的马勒修订版纳入,并包含1878年以Volksfest(节日)为标题的第四号终曲、1876年的独立第三号第二乐章,以及1986年修订的第九号Finale。2009年Venezia终于想通了,发行Vol.1与Vol.2,共16张CD(两套各8CD)完整收录这套全集。如今,Venezia这两套廉价版的二手价格居高不下,JVC版更不用提。
Gennady Rozhdestvensky的这套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近期在Spotify上架,可惜不完整,从分轨来看,仅收录11CD(原15CD),还外加布鲁克纳1878年谱写的第四号终乐章Volksfest。
上架串流挑选的版本,我整理后如下:
第一号(1890-91年 维也纳第2稿)1984年
第二号(1877年 第2稿)1984年
第三号(1873年 第1稿)1988年
第四号(1874年 第1稿)1987年
强烈建议有订阅串流的乐迷找机会欣赏Gennady Rozhdestvensky的独特诠释,第六号尤其特别,演奏中充满细致入微的速度变化、节奏处理,再加上精采的关键细节处理和独特的诠释,这是让人不时想再聆听的版本。
后记:
Gennady Rozhdestvensky也是上个世纪录制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的指挥家之一,但日本以外的乐迷中,很少人提及这位俄国指挥,大家都向往汪德、提特纳、Celibidache等人,但汪德对版本的采用很保守,同曲异稿完全不碰,Celibidache更不用说了,他只会用缓慢的节奏磨乐迷的耐心。
有些唱片会让人想不断回味,Gennady Rozhdestvensky的布鲁克纳就是如此。以前我认为Gennady Rozhdestvensky只是一个名字很长、超级难记的俄派指挥,但听过他的布鲁克纳后,我觉得Gennady Rozhdestvensky有料又有趣,也更能理解为何日本用“鬼才”来形容他。21世纪多数的布鲁克纳新唱片大概听一遍就可以扔掉,尽管很符合串流精神,却让这些上个世纪的录音遗产更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