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拉松的最后三名
吃早饭的时候我经常看一下德国电视台的Morgenmagazin (MOMA),这是一档有三十多年历史的早新闻节目,但并不像晚间新闻那么严肃,几个主持人在直播间的沙发上谈笑风生,引出一段段采访或小记录片,有时事政治,有百姓趣闻,有宏大叙事,有民间百味。今天就有一段5分钟的节目,让我颇多感慨。主持人跟着上周科隆马拉松比赛的“扫尾车”去记录了那些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最后几名。
举办马拉松跑步比赛的城市通常要封路一段时间,所有的选手都出发之后,有两位工作人员,身插显眼的旗帜跑在队伍最后,这就是最慢速度的带步人。一般开赛超过6小时还没到达终点,比赛成绩就没有记录了,组织者就会把封路的路障收走。而跟在最后面的“扫尾车”(德语叫Besenwagen,直译就是“扫帚车”)负责把中途跑不动放弃比赛的跑者送回终点。司机看来很有经验,跟主持人说,别看他们开头都跑得起劲,一般25公里后我们就开始收人了。
镜头里出现的第一个落单跑在最后的,竟然是个中国姑娘,名叫Xiao Di,主持人断言她坚持不了太久了,但她只是把重重的背包放到了车上,走走跑跑,一直没放弃。甚至跑着跑着,她超过了另一个红衣女人安杰拉,不再是最后一名了。安杰拉从体型看上去并不是经常长跑的人,应该也是第一次参赛。但是她也不肯上车,孤零零地在空旷的街道上走走跑跑。要知道科隆马拉松的特色是观众的热情,他们拿出传统狂欢节的搞怪劲头来,给选手们加油助威。但是作为最后一名,已经没有观众在等她了。镜头里又出现另一个年轻女孩特丽莎,主持人问她为什么要来参赛?她说,我想证明自己,我想拿到参赛奖牌,一样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我足以为自己骄傲。
应该是节目组跟组委会打好招呼,比赛并没有在6小时终止,在6小时27分后,特丽莎在奖牌的鼓舞下率先到达终点,之后Xiao Di和安杰拉也陆续到达终点。迎接三个女选手的是鲜花,掌声,欢呼,拥抱。那一刻我真的有点感动,她们值得为自己骄傲,因为她们拼尽了全力,没有放弃。惯常,我们的评价体系只聚焦在前面几名,甚至只有第一名,奥运会得银牌的都籍籍无名。什么时候我们关注过得最后几名的人?即使最慢,她们也是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全程,完成了这42公里的修行。有多少人,连想一想这件事的勇气都没有呢。
跑慢点,也没关系,终点一直在那,只要坚持,总会到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