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一量,我有多爱你?

一本书能有多好玩呢?或许就是小孩子拿到这本书根本停不下来……
今早编辑老师一进门就跟我吐槽,假期里孩子拿着这本书就没停下来过,一会儿量量自己距离蓝天有多远,一会儿量量自己的眼睛能装多少东西……
直到小神兽开始对家里宠物小猫的尾巴打起算盘,编辑老师攥着拳头问:“你要不要来量量你妈我现在有多生气?”
小孩拿着书对着他妈比划了一下说,“气到我的屁股马上要开花。”
别说小朋友了,就是我这个老阿姨也是忍不住。拿起这本书就开始量量这儿,量量那儿:
快看!一个小天使有多高?一朵花又有多高?

🙌我还测量了靠着我的双手,可以走多远,我非常高兴地将手指走到了:我不知道但是我已经上路了。

📚我还测量了我懂得多少,希望看完奇想文库的我,能够成为那个无所不知的人吧。

关键是这本书不仅好玩儿,还很走心。真的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感叹:我们怎么做了一本这么有趣又用心的书啊!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百班千人”幼儿阅读研究院院长孙莉莉的童心测量世界和作者瑞拉·亚历山大的创作历程。
看看这本好玩又走心的书,为孩子们和大人们打造了怎样一个神奇又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当我们想到“测量”,首先会想到测量的工具、计量的单位以及测量的精确度等。
那么,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测量”意味着什么呢?
对孩子来说,最早的“测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也许是第一次睁开眼睛时光线的强弱,自主呼吸时第一口空气的冷热;也许是嘴巴和妈妈乳房的距离,是肚子饱饿的程度;或者是妈妈心跳节奏的快慢,妈妈离开自己视野的时间……
所有这些最初的感受,都是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初印象,有些可以测量,有些则很难测量。
在我的记忆中,曾经有过一次与孩子非常奇特的对话。
那时孩子大约四岁,他催我下楼去玩,我随口说:“马上,马上。”
过了五分钟,我才走到客厅。
“妈妈,你不是‘马上’,是‘骆驼上’。”
“你的意思是,我太慢了,爬上骆驼的时间要远大于爬上马的时间,对吗?”
他满意地点点头:“还好你不是‘大象上’。”
“那比‘大象上’还慢的是什么呢?”
他歪歪头:“‘恐龙上’ ‘蓝鲸上’ ‘腕龙上’……”
我理解他测量时间和一系列稀奇古怪表达时间长短的方式——动物的个头越大,“上”所用的时间就越长。

小孩子的思维真是太有趣了,果然十分形象。
那么,除了时间的测量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读过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兔子和小兔子描绘爱的方式十分具体形象。
孩子们之所以喜欢《猜猜我有多爱你》,也许恰恰是因为他们描述一个似乎无法衡量的对象的方式与之类似。
这样的故事一定也在每个家庭中上演,比如问孩子吃得多饱、有多生气、有多害怕、有多高兴以及有多伤心等。
如果我们有机会捕捉到孩子这样的语言,可能就会发现一个无法用度量衡工具衡量的童心世界。
而《快来量一量:你的表达你做主》这本书,它让我看到了对孩子来说更多至关重要、难以测量却又必须思考的概念,他们和成人的测量方式完全不同。
激发孩子感受力、提升表达力,中英双语创意图画书
学前教育、幼儿阅读专家孙莉莉倾情翻译并推荐

例如,就“你有多高?”这个问题而言。
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用尺子来测量孩子的身高,相信每个家庭都会在墙上贴一张身高贴或者用刻痕来记录孩子的成长。

但孩子们也会记得另一种描述身高的表达方式,比如“小芽冒尖”“微型小人儿”“像蘑菇那样疯长”……直到有一天,“高如塔”“顶破天”……这恐怕不是用精确的数字和计量单位能记录的感受。
又比如,“你懂得多少?”
也许孩子们总是在“我什么都不知道”和“我了解了一切”之间徘徊,他们时而认为自己“一无所知”,时而又认为自己“无所不知”。
他们有时会觉得自己“比我昨天知道的多一点”而沾沾自喜,有时又会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孩子们就在这样的徘徊和困惑中长大,直到从父母熟悉的世界走向父母也不再熟悉的新世界,迎接更多未知的挑战。
有些事物可以测量,也可以用标准的计量单位表示。
比如“你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可能会回答“5分钟”“1小时”,也可能会听到另一种描述:“遥遥无期”“一生那么长”“比永远多一天”……
当我们讨论“拥有多少”这个问题时,答案也许不是固定资产加现金的总额,而是“足够多”“应有尽有”“绰绰有余”……
这本书的书名虽然是《快来量一量:你的表达你做主》,但它并没有试图教会我们用标准度量衡工具测量,而是让我们有机会和孩子一起思考那些在生命中可测量或者难以测量的一切,让我们思考该如何感受它们、理解它们、表达它们、珍惜它们……

作为译者,用中文准确地解释那些表达程度的奇思妙想的语言可能是对我的挑战,但这本书带给我更大的挑战是,如何理解孩子们眼中那个难以精确测量的奇妙世界,以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我想,这也是这本书带给读者最大的价值吧。
瑞拉·亚历山大创作访谈
《快来量一量:你的表达你做主》主题新颖,设计巧妙。这样一本富有创意的图画书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让我们一起谈论图画书”网站(Let's Talk Picture Books,以下简称LTPB)曾对作者瑞拉·亚历山大进行了一次访谈,现将部分访谈内容翻译、整理,与读者们共享。
激发孩子感受力、提升表达力,中英双语创意图画书
学前教育、幼儿阅读专家孙莉莉倾情翻译并推荐

LTPB: 《快来量一量:你的表达你做主》这本书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您是如何想到将日常问题与不同形式的测量联系到一起的?
瑞拉:六年前,有人向我征集为一家博物馆制作装置的方案,主题是“进入时空之中”。我开始思考成长如何影响孩子的力量、勇敢和耐心等特质。
我想象中的“测量狗狗”最终没有实现,但我把草图给出版社(Handprint/Chronicle)的编辑克里斯托弗看了,他认为这可能会创作出一本书。于是,为了确定这本书的形式,我开始了漫长的探险之旅。

我的第一批草图中有一些精心制作的折页,我试图把书做成一个宽宽高高的测量尺。我还尝试不去设置主角,而是简单又形象地展现问题和答案。不过,在飞往纽约与克里斯托弗会面的飞机上,我画了一系列草图,图中出现了一个主角(以我的侄子麦克为原型)将问题联系起来的故事,然后事情开始步入正轨。尽管如此,我还是花费了几年时间才完成这部作品……如今麦克已经长大了!




LTPB:关于这本书的设计,您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吗?您在设计时是否已经有了这些想法?
瑞拉:我是一名平面设计师(也是本书的设计),因此,写作、插画和设计对我来说是相辅相成的。在画完草图之后,我通常会在InDesign中写作,然后在photoshop上完成剩余的草图,逐步去完成故事、插画、排版和版式。

我坚信书籍是富有整体性的艺术,所以把封面设计成尺子的想法让我心潮澎湃。我还喜欢将后环衬作为故事的一部分。当故事回到开头的地点,并清晰地展示出所发生的变化时,这种感觉让我最为满意。

我喜欢使用潘通色,以获得最明亮、最清晰的色彩。这本书里包含了黄、绿、蓝、棕和黑色。




LTPB: 您认为自写自画创作图画书和为他人的文本配插画有什么不同?您是否发现自己更喜欢其中的一种?
瑞拉:两者我都喜欢!在创作过程中,有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设定界限,并突破这些界限发挥创意。
他人的文本提供了一个预先建构的世界。我在研究、探索和深入这个世界时发现了极大的乐趣。例如,为简·约伦的《今天有一只熊坐在我家门口》绘制插画时(本书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我在谷歌地图上查找到她的房子,这样就可以画出真实的房子,给她一个惊喜。
当我创作自己的故事和插画时,我也必须为自己设定类似的界限。当你遇到困难时,很容易说服自己放弃一个想法,所以越早把事情安排妥当越好。幸好编辑可以阻止你偏离方向。不过,提及细节,我很高兴能在有更好的想法时重写整个文本。我经常在改进插图后删除或更改文字。



LTPB: 您在创作本书的插画时使用了哪种媒材?这是您喜欢的媒材吗?每本书的创作过程有什么变化?
瑞拉:我有时会对自己每创作一本书就尝试一种新方法感到沮丧,但我逐渐意识到,试验的过程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我通常混合使用墨水或铅笔。
最近,我还用了很多橡皮图章,包括我自己设计的一套图章。我在Photoshop中将所有内容设计在一起,然后小心翼翼地进行分色,这样就可以用潘通色印刷。为专色印刷做这些准备是我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时花费的时间与创作艺术品本身的时间一样长。

LTPB: 如果您有机会创作自己的图画书自传,您希望谁来为它配图?为什么?
瑞拉:我的家人喜欢为彼此书写,所以我提名我的小侄子福克斯。他还不到一岁,但如果我继续写下去,我应该能在他开始握笔的时候准备好手稿。


这个传统由来已久。在我和姐姐们小的时候,我们会画好图画,然后把故事口述给妈妈听,妈妈会把故事的文本写在图画上,装订成册,圣诞节时送给祖父母。我的第一本书记录了爸爸煮粥的过程,书中经常出现的一句话是“她什么都听妈妈的”。
现在,我长大了,喜欢为孩子们写书。有一年,我九岁的侄女杰米玛用我的手绘板为我妈妈的童年回忆绘制了插图。在一个圣诞节,我画下了家人一起做的所有事情,杰米玛和我的侄子麦克给这些画上色。后来,我把这些汇编成册,寄给他们作为节日的回忆。这些草图也是我在创作以麦克为主角的《快来量一量》时使用的草图。

LTPB:感谢瑞拉的分享!
激发孩子感受力、提升表达力,中英双语创意图画书
学前教育、幼儿阅读专家孙莉莉倾情翻译并推荐


奇想国童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如何造一个石矶娘娘? (1人喜欢)
- 《哪吒2》看完了,真有人把钱花在电影上?哈哈哈 (2人喜欢)
- 看完《再见爱人4》后,这本书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