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大环线自驾环游记之六:西千佛寺、榆林窟及其他
在敦煌游览,除了莫高窟之外,还有西千佛寺、榆木窟两处,别人都强烈推荐我们去。我们于是前往。
西千佛寺沿党河而建,保存完好的洞窟很少,只有四个对外开放。就里面的造像和壁画而言,无论是从精美程度、完好程度都远不如莫高窟。倒是我们在等待进洞的时间里,慢悠悠地观赏了四月末的党河风光。因为去的时间早,游人不太多,还遇到一群小朋友手拉手在春游(我和朋友背地里奇怪,孩子们在佛窟春游,似乎也没什么可看的啊……)。孩子的喧闹与沉默的洞窟形成一种奇妙的相互映衬。党河默不作声,细细流淌。可能千年之前,同样的阳光升起,日子也是这样过。
榆林窟其实是我们离开敦煌后前往嘉峪关的路上经过的,但因为与莫高窟同为佛教文化艺术瑰宝,所以放在一起记录。莫高窟造像与壁画兼有,而榆林窟主要以壁画为主,而且听说非常精美。在我们去的路上,突然遇到约 30 公里的维修路段,可在颠簸近 20 公里后,我们居然迷路了。好几辆车的司机大眼瞪小眼,在没有任何标识的沙地里转圈圈,后来还是一个热心的东北大妹子叫我们跟上她的车,一路摸到榆林窟。
榆林窟壁画之精美宏大,确实远超出我们的想像。画面丰富完整,人物栩栩如生,笔触细腻流畅,而且诸多菩萨、飞天,居然每一个都有很高的辨识度。但还是有遗憾的。一是整体安排——我们除了参观普窟,又额外付费买了两个特窟。但管理方的特窟参观队伍有 30-40 人一组,导致洞内非常拥挤,甚至都没轮得到凑到最前面看一下壁画讲解就结束了;因为队伍里每个人选择参观的特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讲解时,没有选择这个特窟的观众就只能在门外等着,四月末的太阳已经很大,避无可避,对我这中年人来说,倒是结结实实补了一顿钙!
二是讲解的导游——我们遇到的戴眼镜的壮小伙,其实讲解得很认真,但内容不敢苟同,比如“你看菩萨比了个心”……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些肯定是增加趣味性的,但花绝大多数时间讲解佛经故事,而对画像本身的时代、工艺绕开不谈,只强调教义因果,我是觉得不太满意的:如果只想听因果,那游客不如直接当地找个庙拜拜,何必千里迢迢到这里呢?不过可能也是我自己要求太多了。
我们在敦煌的时间比较充裕,还特意去参观了很出名的西晋壁画墓。跟着高德指引,开到一个没有柏油路的村庄里,我们都对高德伸了大指:“真有你的,这种没路的地方你也找得到!”周围的沙地上星星点点分布着很多小土包,仔细一看,大多是坟墓,具体时间我们就不知道了。跟着导游,顺着近 20 米的墓道走进墓室,一面高高的砖墙竖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墓室的外墙了。细看这砖墙上的每一块砖,居然都有彩色壁画,寥寥几笔,画面结构不复杂,可是特别传神。从上到下可以看到分为三部分,最上面是伏羲和女娲主宰的天界,当然也有很多神兽;然后是人间的丰富生活,吃喝娱乐、骑射耕植,什么都有;最下面是地府的生活。有意思的是,能看到地府的生活并不恐怖和孤单,是生前生活的各种延续。古人所谓“事死如事生”,在这堵壁画墙上生动地体现出来。我笑着和朋友说,这么看起来,古人对死亡的态度比我们要更豁达——既然不可避免,不如好好为自己筹谋一下,到地下也要过好小日子。
特别要记录一下,正墓室的一角,墙角与拱型墓顶相接的地方,有一个洞,目测大约直径40cm 左右,据说当年盗墓者就是从这里进入墓室行窃,因为手法巧妙,专业知识过硬,墓室居然没有塌掉,也算是个奇闻。我与朋友研究了好久,得出结论:盗墓真是个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活儿啊,我们俩是万万干不成的,文不能算受力分析,武挖不动墙角,更不要提那个洞——好像我俩谁也钻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