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2024国庆游记之撒马尔罕
10月1日 第4天 撒马尔罕
民宿就订在古城附近,离雷吉斯坦大概直线距离几百米的地方。这个民宿的老板是个长得像墨西哥人的中亚人,店名很丝绸之路特色,叫“胡旋舞,”装修也很浮夸。大堂虽然不大但有壁画跟浮雕,瞬间觉得我们这国内快捷酒店的房费就值了呢。


这家酒店也有自助早餐但实在是不适合中国人的胃啊,而且在这里吃了几天纯肉我果然便秘了,甚至早餐都开始吃葡萄了。乌兹别克斯坦的葡萄确实很好吃,跟新疆差不多,再次怨念这里的人厨艺为负。
到了撒马尔罕之后,果然卓卓就开始把她的民族服装拿出来开启疯狂拍照模式了。嗯,当然我也凑了热闹穿了一下,我这死胖子能塞进那条裙子里也是相当困难了。还好天气不热,不然真的要中暑。毕竟也是凝聚了一堆民族服饰研究,义乌工业结晶,她跟她妈妈的手工外加中国强大的电商网络结晶而制成的好几套民族服饰。算是云南混搭新疆混搭哈萨克混搭乌兹别克一体的阿拉伯民族风服装吧

从酒店打车到了古尔埃米尔陵墓。下了车才发现我们在游客中是多么突出啊~也不是没人买当地民族服装,但人家顶多顶多也就披了丝巾或者买了外套,没有从头到脚都民族风的啊。在景点cosplay的风俗可能真的是中日才比较流行啊。从我们买票进入景点开始就一大堆人求合影,还收获了各种外国人的赞美加祝福,甚至还有个德国老爷爷,得知我们是中国人之后,还打开手机给我们看微信,说他也有中国朋友,还祝我们国庆节快乐,还是很感动的。毕竟在现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还能有这么多不同国籍的人为中国人送上祝福。人真的要多去看看世界才知道世界不是新闻里或者社交媒体里的那样。

古尔埃米尔墓也是有几百年历史的陵墓,不过可能他们伊斯兰教风俗,展示出来的都是衣冠冢,都只是做成棺材状的墓碑,真正的尸体应该都埋在地里。所以哪怕进了灵堂,也没有阴森恐怖的感觉,只是被这金碧辉煌的穹顶震撼到,美得无法用言语形容。建筑外面蓝色的洋葱头,里面也是层层叠叠的蓝金色,很适合这片沙漠中的绿洲。



景点也不大,逛完一圈跟很多人合影完,我们就打算慢慢踱步去附近正在营业的清真寺看看。清真寺里面有个不大不小的花园,刚好有几个卖纪念品的商店,我们也就顺道都进去看了看。

有个老奶奶是卖传统服饰的,看到我们穿成这样,就特地拿出她挂在门口的两幅乌兹别克传统丝巾,示意我们进去看看。我也是在这里买了我这次行程最有意思的一个纪念品。
这位奶奶看到我们的衣服就说,你们这个头巾一看就是机器的,我这两块披肩,是手工缝制,而且是传统民族特色的。说着就把披肩分别披到我们身上,一金一银。确实被美到了啊!反正最后50美金拿下了这两个披肩。而且在我们后面去过那么多商店都再也没看见相类似的服装店,这位奶奶确实有两把刷子。

下午我们打车去了比比哈姆清真寺,司机不知道怎么七拐八拐把我们送到了后门,我们是从后门进去的。下了车就把刚买的披肩缝在帽子上,就趁我们在缝披肩的空档,有只奶牛猫大摇大摆走了过来,真的社牛。没过多久就翻肚皮打滚了,景点的猫都这么随便的吗?



比比哈姆清真寺在下午充足的阳光下显得更加闪闪发亮,太阳就是最美的打光了,就算直接手机拍都很好看。虽然也有翻修过,但他们的翻修还是会保留一部分原有痕迹的样子。
至于这个清真寺的由来,就过于地狱笑话了,就不细说了



清真寺逛完,就在旁边的餐厅随便吃点了,去餐厅的路上又看见刚才的社牛小猫在别人餐厅讨饭吃,还是当猫比较幸福啊~
在乌兹别克斯坦吃饭真的就随便挑个风景好的地方吃就可以了,真的是难吃到无以复加啊!牛肉汤巨咸无比,羊肉串烤过头了,还有个皮都碎了的饺子,要不是可以近距离看到清真寺,都不知道这个餐厅有啥好啊!喝了啤酒勉强吃完之后,我们就慢慢逛到雷吉斯坦广场等亮灯

也是不巧没碰上灯光秀,但晚上的雷吉斯坦广场还是很好看的,毕竟有这么大的建筑跟广场,怎么作死都有人来看的。披上了披肩,在夜幕下的清真寺,真像是穿越回去几百年前一样。披肩挺重的,但晚上还是有好多人来合影,我也明白了服美役是多么不简单,所以精心打扮的女孩子们真的不简单啊。
从雷吉斯坦回去酒店,居然在村口见到拍电视剧的,穿着阿拉伯长袍,也许在拍什么历史穿越剧?回酒店路上经过一段没路灯的小巷子,尽管景区景区有很多警察,晚上经过这段路还是有点心慌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天穿得比较夸张的关系,但是确实在那个时候,心里还是有点怕的。

相对悠闲的一天,但是回到酒店还是腰酸背痛兼脚疼。酒店里也有人坐在院子里聊天喝啤酒,搞了旅游业什么穆斯林教义啊,传统生活方式都一边去吧。但撒马尔罕这个古城的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得恰到好处的情况,我还是挺满意的。商业化是确实商业化了,但并没有全盘商业化,至少居民和旅客生活方式还是不同的,到了晚上八九点,城市就变得安静了,虽然餐厅小商店都能买到啤酒,但烈酒如伏特加这些东西还是不太可能买到的。到了点清真寺就有诵经的歌声,倒是一点也不影响旅客们寻欢作乐蹦迪喝酒。
10月2日 第五天 撒马尔罕
这一天还是继续在古城慢悠悠闲晃。吃完早餐出门,已经早上11点多,而且好像感冒了,我也吃了颗感冒药才出的门。真的不该吃的,一整天头昏脑涨。
这一天早上来到最著名的景点,雷吉斯坦广场。小红书上各种大裙摆公主们都是出自这里,这里也是各种旅游推荐指南里点名必去的撒马尔罕地标。毕竟我也去过很多国内的名胜古迹,还有古代皇宫遗址,一般来说不会被国外的什么广场震撼到的。

雷吉斯坦广场确实是个例外,首先是惊讶于这个广场的大!真的就是空旷,宏大,然后感受到的就是自己的渺小。

前一天我们只是在外面远观雷吉斯坦广场的夜景,走到建筑里面,才知道真的是走断腿的一趟旅程。
三座清真寺是不同年代建成,而且当时的清真寺其实是跟教育绑定在一起的,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是三所大学。除了教经,伊斯兰教义,还有一个帖木儿孙子兀鲁博修的天文学院。然后我也居然在这里看见了一个日晷,算是很杰出的天文成就了(建于元朝),而且他所教授的天文学也影响了后来欧洲的文学发展,尽管我觉得他也多少受到一点中国的影响吧,毕竟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城市

每个清真寺后面都是一个大院子,建筑内部的穹顶也是各种华丽,华丽到让我语塞。也有一些本地人来这里做祷告,可见直到现在这里依然是宗教中心。



不过也如所有其他乌兹别克斯坦的景点一样,他们所有的古建筑除了划分一小块出来做博物馆展览,其他都改成卖纪念品的工艺品商店,都算是店主某程度上的“手工”制作,但是这样的商业氛围也实在是过于浓厚了,让人无法想象到底几百年前这里是什么样的光景。

在其中一个清真寺,我们遇到了一个会说中文的工艺品店主,看起来也就二十多岁,他做的冰箱贴,圣诞树装饰也很有特色。我们看到了一个双手中间镶嵌一个眼睛的图案,就问他是什么意思,然后他给了我们这个翻译。


啊,忽然感觉几千公里外的粟特人跟我们就链接上了。也有与中国人同样的哲学,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走。
当然如国内其他景点一样,这里也有出租传统服装让人在古迹下拍照留影的服务,就是收费略坑。如果还有其他人想要这样的效果,还不如自己搭配一套衣服进来拍,大裙摆公主的裙子实在是不怎么精致。但是估计假如帖木儿还活着,看到现在欧洲人,非洲人,各个国家的人就这么大摇大摆走进他们的清真寺,会气死的吧~~但这些全人类的瑰宝,还是让全人类观赏更好吧。

下午我们打车去了一个遗址公园Afrasiab,这里出土了大概在公元7-8世纪的壁画。到买票的地方还遇见了一个同胞,会说俄语,说是做考古方面工作的,还帮我们当了一下翻译。真是一个奇遇~

这个遗址的壁画也算是前苏联的一个巨大考古发现了,四面壁画分别是四个方向的文明画卷,交汇于撒马尔罕,也可以看出来一千多年前这里就已经是交通重镇了。但是壁画确实破坏比较严重,都风化了,我唯一一个看得懂的也就只有南壁的唐朝画卷,上面有武则天和唐高宗(那里的说明是这么写的),其他几面墙据说是印度的,突厥的,还有欧洲的。但整个壁画画的啥,基本靠推理想象,能编出来这么个故事考古学家们也是不简单。





壁画外面的展厅叙述了撒马尔罕从公元前2世纪到现在的国别,民族,历史的变迁。这里是曾经的康国,撒马尔罕汗国,苏联加盟共和国,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国。交通要道上的城市,虽然经济发达思想开放,但也是动荡不安,各处的人来来往往争抢的是非之地,这里也没比耶路撒冷,大马士革,伊斯坦布尔等地方好多少。撒马尔罕现在的民族也有一百多个,各种各样的民族交汇于此,可能他们的古文,现代人也已经看不懂了。像中国这样几千年都在同一个地方,文字文化都一直传承下来的国家才是少数。



具体参考这本书
从博物馆出来去了一个新造的清真寺,哈兹拉提。因为这个清真寺在高地上,看日落真的绝美!这个清真寺的风格与撒马尔罕古老的建筑又多少都有点不同,反而有种西藏的感觉,因为主体是白墙,房梁也比较偏中式。二楼还是纪念乌兹别克开国总统修的一个衣冠冢,虽然是新修的,但是跟古城的格调还是很搭的。从远处眺望到比比哈姆清真寺还有整个古城,还能看见山下的马路,新旧交映。



傍晚后我们走去了塞伊辛达陵墓群。说是墓葬群,但实际上都是衣冠冢,真正的尸体都只会出现在地底。亡灵街的门口就是一个清真寺,是有很多本地人来做祷告的,恰逢我们到的时候他们在诵经,配合着这个古建筑内的各种不同的花纹,基本就没几个人的氛围,有种一千零一夜照进现实的感觉。







这一天算结束较早的,因为再过一天我们就要坐火车去最后一个城市布哈拉。
10月3日 第六天 撒马尔罕-布哈拉
本来朋友想一早再去塞伊辛达的,但发现根本起不来,所以我们吃过早餐后,就去了附近出名的siyob巴扎,是一个历史很悠久的巴扎,据说从古至今都是丝绸之路上一个固定的集市,几百年历史没跑。这里的商品也真的是琳琅满目。21世纪了,大山大河都不能阻挡全世界货物流通,在这个巴扎我看见了本地产的服装牛羊肉,也看见来自中国的水果小商品,还有韩国的泡菜辣椒酱。虽然巴扎里已经没有蒙古马骆驼小毛驴,但奔流在丝绸之路上的火车飞机大卡车,也还是沿着这条古老路线,源源不断供应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再过几个世纪,只要还有人,这里就还能继续存在。毕竟逛市场的体验,是什么电子购物,VR购物体验不到的。


中午我们就慢悠悠去了撒马尔罕火车站,火车站大概也是苏联的手笔,给我一种穿越回80年代广州站的宏大感,加上漂亮的彩色马赛克玻璃,也是尊重了当地文化的。但比较无语的就是当天气温33度,火车没空调,加上火车还晚点了差不多一小时,在火车里坐着真的好折磨……等火车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了一些中国人,然后有一对男女,说他们已经在布哈拉预定了一个最出名的餐厅,xhs上很多人推荐。然后我也在火车上预定了,晚上9点的晚饭,看介绍是在一个19世纪的古建筑里面。



火车在晚上5点左右到达,我们打车到了民宿,接下来两天,也是挺让我无语的一段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