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对手?——《孙子兵法》的致人而不致于人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记载了唐太宗对《孙子兵法•虚实》的看法:兵书《孙子》十三篇最好,十三篇中《虚实》最重要,《虚实》的奥妙又全在“致人而不致于人”。
从字面上看,致人指的是调动别人,是占据主动的局面;致于人是被动的局面,是被别人调动。致和至是从同一字分化而来,自己主动来是至,被动的就是致了。
这句话的核心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要时刻让自己占据主动。主动和被动是不平衡关系,只有打破平衡才有主动和被动。那么该如何制造不平衡呢?书中提出了两种方式。
方式一、施以利害
用利益引诱对方,用恐惧抑制对方,比如《孙子兵法•虚实》写到: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第八篇《九变》也有类似的说法:屈诸侯者以害,趋诸侯者以利。用恐惧使对手屈服,用利益驱动对手。管理中的赏罚就和这里的利害很类似。
方式二、运用奇正
银雀山汉简《奇正》篇说:静为动奇,佚为劳起奇,饱为饥奇,治为乱奇,众为寡奇。这与《虚实》篇的“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是一个意思,就是要出其不意,打破对手一直保持的舒适状态。
用以上两种方式,最终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即防守时能够出现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进攻时能够攻击对方的薄弱之处。用实攻击对手的虚,正是虚实的奥妙所在。
现代社会中常听到有人讲四两拨千斤,这个是与虚实的思想背道而驰的,这种以小博大的行为即使胜利也是侥幸,因此还是要练好内功,通过利害与奇正来调动对手,从而做到以实击虚,增加胜利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孙武. 孙子兵法
[2] 李零. 兵以诈立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