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对匈作战
♦马邑之围(133BC) 汉元光二年(前133年)六月,武帝听从大臣王恢建议,让马邑人聂壹与匈奴交,诱引匈奴进攻马邑。

匈奴军臣单于贪马邑财物,以十万骑入武州塞(今山西左云至大同市西一带)。武帝以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等为将军,率三十余万大军分别埋伏于马邑附近和代。 军臣单于进军至距马邑百余里处时,发现牲畜遍野而无人放牧,顿生疑心,旋俘获汉巡边之雁门尉史,得知汉在马邑附近埋伏重兵,遂引兵撒退。 汉兵追之不及,罢兵。将军王恢以闻匈奴兵多不敢出击而被诛。

♦河南之战(127BC) 公元前127年,左贤王部进犯上谷、渔阳。汉材官将军韩安国率700人出战,负伤败阵,退守壁垒不出。 汉武帝命韩安国部向东移驻右北平,以阻挡匈奴向东方深入,同时令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急速出兵云中,突袭匈奴防守薄弱的河南地。 卫青、李息率部出塞后,从云中向西大迂回包抄,突然掩袭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并一举击溃之。 随后,汉军歼敌数千人,俘获3071人及牛羊百余万头,收复了河南地全部土地,穿行千余里到达陇西。 得益于河南地的收复,西汉的北部边防线北推至黄河沿岸。 役后,汉武帝在河南地置五原郡与朔方郡,并听从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修筑朔方城,并招募十万内地居民至朔方实边。 ♦三次漠南会战(124BC—123BC) ●第一次 元朔五年春(公元前124年),武帝以10余万骑兵反击右贤王。以车骑将军卫青率3万骑出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并指挥游击将军苏建、强弩将军李沮、骑将军公孙贺、轻车将军李蔡四位将军俱出朔方,远程奔袭右贤王庭;

同时,以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率部出右北平(郡治平刚,今辽宁凌源西北),牵制左贤王部。 卫青军出塞数百里,乘夜包围袭击右贤王。右贤王毫无防备,率数百精骑逃走。卫青俘获其男女1.5万余,牲畜数十百万头。 ●第二次(霍去病初上战场) 元朔六年春,武帝命大将军卫青率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等六将军共10余万骑出定襄击匈奴,斩首数千而还,休整于定襄、云中、雁门。(定襄北之战)

●第三次 同年夏,卫青率六将军10余万骑又一次出定襄击匈奴,斩杀和俘虏1万多人。两出定襄累计斩杀匈奴1.9万人。 ♦两次河西之战(121BC) ●第一次(缴获金人)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春,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一万骑兵出征匈奴。 他率军从陇西郡出发后,越乌戾山,渡黄河,伐遫濮部,速斩遫濮王,涉狐奴水,六天转战千余里,踏破匈奴五王国,有如摧枯拉朽般将河西诸小王纷纷击溃。 霍去病在穿插分割并包围这些部落后,很轻易地就迫降了他们,并不抢掠他们的财产与子民,还几乎抓到了单于的儿子。 接着,汉军长途奔袭越过焉支山(峰腰地带的甘凉交界处,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0公里处)在皋兰山(张掖附近的合黎山附近)与匈奴主力展开决战。 彪悍的汉军骑兵在深入敌境、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与匈奴短兵相接,斩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浑邪王败走,全员都有斩杀敌人的功劳,浑邪王之子及其相国、都尉被俘虏,连休屠部祭天的金人都被汉军缴获。 ●第二次(浑邪王降汉) 【出击】同年夏,汉武帝命令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河西地区,并派合骑侯公孙敖随同出征。霍去病出了北地后,已远远地深入到匈奴之中,因合骑侯公孙敖走错了路,未能与霍去病军会合。 霍去病没有等到公孙敖军,便独自率领所部骑兵继续依原定作战计划,急速前进。采用大纵深外线迂回作战,先由今宁夏灵武渡过黄河,向北越过贺兰山,涉过浩瀚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绕道居延海(今内蒙古西北),转而由北向南,沿弱水而进,经小月氏(未西徙的月氏人,今甘肃酒泉一带),再由西北转向东南,深入匈奴境内2000余里,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弱水上游地区,从浑邪王、休屠王军侧背发起猛攻。

匈奴军仓促应战。经过激烈的战斗,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歼敌3万余人,迫降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2500人,俘虏5王及5王母、单于阏氏、王子59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63人。汉军仅伤亡3千余人。浑邪王、休屠王率残军逃走。 汉武帝对霍去病大加赞赏,益封其食邑五千户,其手下部将也多因功封侯。 【受降】匈奴伊稚斜单于得知浑邪王、休屠王两战两败,丧失河西绝大部分领土,十分恼怒,要对他们严加惩处。二王惧怕,无路可投,便于当年秋派使者赴汉乞降。此时二王手中仍有4万余部众,号称10万。汉武帝恐其中有诈,令霍去病率1万骑兵前去受降。

果然,汉军未到河西,休屠王突然变卦,拒绝降汉。浑邪王攻杀休屠王,收编其部众,但人心极不稳定。 汉军渡过黄河后,排列成威严的队形前进。浑邪王列阵迎候,其部下一些裨王见汉军阵容严整,心存疑惧,企图逃走,匈奴阵中骚动起来,局势眼看将不可控。 霍去病远远望见,当机立断,驰入匈奴阵中,与浑邪王相见,将欲逃跑者8千余人尽行斩首,迫使匈奴军稳定下来,尔后先遣使送浑邪王赴长安见汉武帝,自引匈奴余众向西汉边境缓行。 汉武帝封浑邪王为漯阳侯,将其部众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之边。为了切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西汉河西地区先后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从内地迁移大量人口到这里戍边、生产。 匈奴人哀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为了表彰霍去病在这次受降中的功绩,汉武帝再次下令益封1700户给霍去病。“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 ♦漠北之战(击打左贤王部)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及数万步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力求彻底歼灭匈奴主力,并组织步兵数十万、马数万匹以保障作战。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余里,越离侯山,渡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北部的肯特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史称“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虏)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 经此一战,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晚年进攻 从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的浚稽山之战开始,至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 ●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赵破奴率领汉军攻打匈奴,被匈奴所围,全军覆没。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李广利攻打匈奴,惨败,差点就没有逃脱,六七成的汉军将士被杀。 ●汉武帝天汉四年(前97),李广利率领六万骑、步兵七万人出朔方攻击匈奴单于,公孙敖率领一万骑兵、三万步兵出雁门攻击匈奴左贤王,汉军战不利,皆引还。 ●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李广利率军深入漠北,汉军全军覆没。至此,汉朝暂时停止对匈奴的攻击。匈奴得以重新掌控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