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要如何度过这一生?
查看话题 >越是艰难时 越是修心时:如何定期清扫内心
人到中年,如果说不信命运,觉得一生所得全靠自己,那就未免狂傲了;但如果认为,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那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了。
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出身,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还有运气,但我们能掌控的是,每天说的话,做的事情,对生活的态度以及面对不同抉择的决定...... 即我们的输出部分。
每临大事有静气 —— 尤其当面对可能改变我们生活的决定,有静气,能沉下心来思考判断,此时该说什么该做什么,而不是做出情绪性的反应和不加思索的决定,就格外重要。
从小到大,我都是个冲动急躁的人,不假思索的情绪化反应伤害过他人,也伤害过自己。我意识到这是我性格里一个很大的弊端,所以一直试图改变,让自己的心性更柔缓一些。我也发现快节奏、无暇喘息的生活,让大部分的我们常处于一个出于情绪饱满、一压即炸的状态。如果你也发现自己,会因为他人的一句话或发生的一件小事,堆积的负面情绪倾泻而出,说出冲动的话,做出让自己懊悔的行为,那可以试试在平时用以下四个方法,有意识地及时清扫内心,清空情绪。

1. 信息断食
每周末用半天的时间,远离手机和电脑,给大脑放空的机会。在这段时间里,远离社交媒体,不看电影,不听音乐,尤其是悲伤或者恐怖的电影,和低落或者躁动的音乐。去散散步,做做运动,让大脑暂时不摄入任何文字图片视频的信息。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碎片化信息,而每个信息都有能量,能带动我们情绪和欲念起伏。其实留心观察就会意识到,我们通常是在为了根本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喜怒哀乐着。屏蔽外界的嘈杂,我们先把关注转回到自己。
2. 整理或者扔东西
其实房间里的每处脏乱、杂物堆积,都是一种拖延的能量,都是一个当时没有做的决定和采取的行动。整理外在的过程,也是整理内心的过程。处理掉曾经拖延堆积的能量之后,会发现空间轻盈了不少,身心也轻松。不要听音乐也不要看任何剧,专心地整理。就像一瓶汽水里的泡泡,纷乱的念头会自己浮到表面,然后消失 —— 这其实就是消化情绪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当情绪消散后,通常我们真正在意的,引发这些情绪的内核问题才会暴露出来。
3. 观呼吸
冥想,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太玄乎。观呼吸,是个随时都可以做、更好坚持的静心练习。
设个闹钟,5分钟就够,闭上双眼,全心全意观察自己的呼吸。感受气息通过鼻孔进入身体,感受身体如潮汐一般起伏。在这个过程,常会有不同的念头出现在脑袋里,察觉这些念头,不断重新让意识回到自己的呼吸,锻炼自己主动聚焦注意力。
短短几分钟的观呼吸后,就会感觉到一种平静。我们的状态,也会从被情绪裹挟,到能够相对疏离地观察和体会情绪。
4. 梳理思绪
我有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一些困扰自己的事情。我很喜欢这种和自己对话的方式,疏解压力。没隔一段时间,我会针对这些事重新写下自己的观点,而每次会有新的观点,新的角度,有些甚至推翻了自己一开始的想法。反反复复的思索、总结,才能榨干这件事里,每个能值得学习的点。回顾每次的记录,其实就是认知提升的过程。曾经认为的困境,曾经为之焦虑愤怒痛苦的事,现在想来都是生命的重要课题。

最近读《孙子兵法》,在计篇读到制敌有一招是“怒而挠之”。
杜牧注解说:“大将刚戾者,可激之令怒,则逞志快意,不顾本谋也。” 对刚烈易怒的敌将,激怒他,他为解一时之恨,为求出一口气,就会不顾本谋,本来要干的、最重要的事也不顾了。可见在情绪冲动之下, 大将都会做出罔顾生死、牵动一国命运的错误决策。
而我们呢?可能因为情绪刺激就口不择言,意气用事;可能因为焦虑始终不停歇地行动却碌碌无为;可能因为愤怒赌气,做出影响自己一生的决策......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停下来,去消化情绪,静心去思考,我们的“本谋”是什么,自己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思定而后动。
有时候停一下,校准方向,才能在对的路上走更远。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也可以看看以下几篇:

茱大莉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醒着生活 | 现实中的老钱风 有多可笑 (755人喜欢)
- 36岁比大学时还精瘦 减脂成功的一个顿悟 (309人喜欢)
- 36岁的我 被德国公婆“肯定式教育”后的一些内心触动 (195人喜欢)
- 去了一趟德国养老院发现 存钱养老 性价比挺低的 (1731人喜欢)
- 换个思路提高配得感:和"我值得”没什么关系 (6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