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情绪是海浪,而心其实是迎着海浪的帆板
最近几日密集地听张捷老师对《红楼梦》的专辑解读,解开了之前自己很多的疑惑和不解的地方,感觉是第一个在逻辑上能打通整个故事脉络的第一人。
不听的时候,有时候会闭眼把自己代入其中钟情的某一个角色,凭借着记忆、从头经历一遍各自人物的命运,次数多了,凭空又多了一份苍凉之感。
自从听了王德峰教授对《心经》的解读后,最近心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很少会有生气或者着急的时候,有时候会想象自己是一个冲浪的人,站在帆板上、迎着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情绪或者风浪,心却是极安静地体会着一次次的海浪冲击;也突然能体会冲浪人的不同乐趣,也许,在海浪的高低起伏之间,心能一次次体会到冒险和经历的快感,却也能在每一次“激动跳动”的同时,保持着自律的冷静和自如,这何尝不是一次次精神上的极致释放和自我的胜利。
凡所有相,皆是无相。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亦无须理会何种人性与自我得失,外在一切不过“我心之相”,如“我心光明”,亦复何求,又亦何必理会一切“无明”?
半年多来,开始过午不食,似乎能渐渐感觉到整个人的转变。身体似乎开始变得轻盈、思维越发地敏锐,很多欲望都减淡了很多,最明显不过的:
1、没有了很多爱吃的零食,瓜子几乎已经是唯一有欲望的小零食了,戒了奶茶、咖啡,开始喝清茶;已经想不起来吃卤制品、巧克力、薯片了。
2、没有了买衣服的兴致,每季三套衣服大概就可以打发,两条牛仔裤基本上能打发一年中的八九个月;虽然没舍得扔掉之前的很多套装、长裙,但是也只能在偶尔的时候看两眼了。
3、脾气和心态都变好了很多,不再老是“急吼吼”地感觉有个时刻表在监控着自己。
4、学会了静心体会周遭的一切,包括时不时地变动和突发情况、孩子们的淘气和小性子、老公偶尔的抱怨、婆婆一生的不易和辛苦,父母兄弟偶尔地针对和批判。
如果人生只是一场游戏,那么心平气和又恰如其分地扮演着每一个角色,才是顺利通关的秘诀吧。
如果有一天,我想清楚了我能够以什么样的角色和心态去面对你,也许,我们会是很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