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西语和日语的一点感受(大放厥词)
在多邻国学语言快一年了(真快啊),一开始只开了英语日常练练保持熟悉度,后来嫌得无聊随便开了个西语,再后来把日语也开了,每天时间有限学得比较佛。
西语句子结构和英语比较类似所以学起来目前还没什么障碍,给我极大困惑的是日语,因为我开始学到一些简单的句子了😂,由于目前只是在学非常皮毛的东西,这两种语言在我没有任何考据的前提下,给我的一些直观感受非常有意思,所以我要准备大放厥词了(希望以后可以打脸)。
日语给我一种这门语言发明得非常匆忙的感觉,就好像这事儿需要1年完成但只给了3个月😂,所以有一种一开始基础框架就不太有扩展性,后来要发展,又不能全盘推翻,就只好一直打补丁糊窟窿的感觉。
这个感觉主要来源于:一个句子里平假名片假名和汉字会混合出现!以及大量外来词没有本国语言对应的专属词汇,仅仅只是用片假名拼出来,对我来说等于直接使用拼音,都不能算音译!一句话里拼音(小写字母拼音)、汉字、另一种拼音(大写字母拼音)混合出现在一个句子里,震惊到我了,给我一种相当随意的感觉。每次学到外来词汇按片假名拼出来意识到这是某个英文单词后我都会恍然大悟爆笑,就…听得出来这是什么但发音实在太日本了!!!
以及平假名和片假名的浊音、拗音、小写う和长音,直觉上也像是平假名不够用又想办法加的(小写拼音不够用啦,加点混合拼的吧,还不行?那再搞个大写拼音吧😂)。
以及句子中大量的无实际含义语气词、和敬语的使用,也让我暂时有点不知所措,无含义的词语由于很难对应上中文,就很难理解那到底是个什么存在,为什么要这样?对比了下没有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和加上后的区别,以及跟家属讨论半天后(她学的进度比我快),我粗暴地认为是因为去掉这些词后这些语句听起来太粗鲁没礼貌了,至少直译过来非常地直接,比如 “お名前は何といいますか?”,如果没有“お、は” 听起来就像 “叫啥名字?”,加上以后就是 “那个你叫啥名字呀?”,大概就是这种感觉上的区别,又因为是东亚民族,文化上不允许如此直接粗鲁,怎么办呢?拼命加语气词和敬语缓解尴尬😅?所以这是日本人打死都要加好多语气词和敬语的原因吗?
再对比西语就更有意思了,西语给我的感觉也非常随意,不过这个“随意”跟日语的“随意”完全不同。西语的随意是这个民族就很洒脱的感觉,比如语句经常会省略主语,疑问句就是陈述句变个语调就行,但感觉西班牙语的“洒脱直爽”是目的——就是说他们貌似为了能更直接的说话,在语法中设计了非常多规则,比如说话省略主语很容易让听者或读者不知道在说谁,西语会通过动词变位、名词阴阳性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 Vivo en españa(我生活在西班牙)”,省略了主语“Yo(我)”,但“vivir(生活)”动词变为“o”结尾的“vivo”,就知道主语是“我”。
对比起来日语像是为了掩盖语言本身的不委婉发明了一堆语气词和敬语——说话必须委婉客气,所以语言要使劲儿打补丁来弥补?而西语像是为了说话可以更放飞,进化出了严谨的语法——说话可以随意,但语言得十分严谨?
因吹斯汀~下一步可以去考据考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