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81|长穿毕
从来没有在国庆出去玩,无聊久了想着要出去。就算贵也要出去(花完再算钱,一算完人都傻了,怎么不知不觉花了那么多。。。)
整个九月一直处于买买买、退退退的状态。感觉没买多少,却花了好多钱。
7号回家后,深知拖延症的自己,就一直逼自己收拾收拾多有东西、清洗所有东西。但还是把冲锋衣在阳台晾了一个多星期、漏网之鱼睡袋拖了10天才洗......

一路上都是很新鲜,又因为身边有好朋友,一切又变得很安心。
第一天坐了八九个小时的高铁到的成都,地铁到九点就出门觅食,吃了顿不辣的牛杂火锅。出发前有点咳嗽,怕自己爬山会不适,一直不敢吃辣。一直以为成都话就是普通话变一下音,但火锅店阿姨的成都话是在听不懂。幸好她们很努力在跟我们说普通话。
第二天心里七上八下,怕堵车。表哥在甘孜堵死,一路都在骂。
好在一路顺畅到四姑娘山(路上还接到了工作信息,直接截图发了个定位过去,说做不来...)
中午到的,稍微适应了一下海拔(三千多,脑子有点不舒服),P人就开始到处乱走。海子沟爬升100的海拔,怎么就那么累人。后半程几乎就是十步一歇。知道海子沟很大,可爬到第一个大草坪——斋戒坪就已经累瘫了。(路上遇到一阿姨说200块让我们上到斋戒坪,我一边搜某书价格一边跟她聊,她说:斋戒坪就是山顶;我搜到海子沟很长,斋戒坪不是第一个;她说她的价格很实惠,没有漫天要价;我搜到的却是160往返斋戒坪,讲讲价还能60单程。最后就是不要了)自己怕了一个小时上去,景色很是惊叹,也对第二天怕长坪沟产生害怕。


第三天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开始徒步,实在是害怕遇到前一天在海子沟遇到的那种海拔提升、那种心跳到要爆炸的感觉。看到那木栈道心生欣喜!一直走啊走啊,向导站在岔路告诉我们走哪边,偶尔的拍拍停停导致好几次遇上收尾的领队。




随着游人渐少,木栈道结束,穿过树林,雪山出现在脑后,目的地木骡子营地到了。
第一次露营、第一次用旱厕、第一次在各种牛马叫声中入睡、第一次抬头就能见到雪山低头就能见到马粪......
第三天、第四天的行程也没有很难受,基本上都是平地,但遭不住走的时间很长啊。一路欣赏一路拍。因为没有什么信号,真的过上了与世隔绝的日子。牛马进山,看别的牛马。却没想到山里牛马过得那么安逸、那么昂贵(四五小时大几百)。



第四天到达的是叉子沟营地,从兜里看了无数遍手机,都是没信号。那晚七点多就睡了,好在睡得着(前一天热得整宿没睡着,都是旅行的幸福支持着我白天的徒步)。第五天凌晨一点多起来吃了个早餐就开始徒步。
一开始还好,因为山上“堵人”,虽然是在爬升,但走走停停还可以接受。只不过身边的人一个又一个超过了我,我们又被落在了队伍的最后。向导安慰说没关系,按自己节奏走就行(结果我们走得好慢好慢......
他们说绝望坡很难爬很绝望,我也没感觉到有啥,因为这一路都让我绝望(......),路不都是要一步一步走。虽然比大部队晚了,但还是顺利上了垭口,只可以漫天的大雾,没看到期待的云海。令人没想到的是气温那么冷,手没戴手套几秒都冻得不行了。像是东北零下的天气。导致拍照也没啥心思拍,咔咔拍了两张丑照就往下撤了。
以为下坡会是很轻松,没想到自己低估了这川西的地形和天气。碎石、沼泽、河流、山地、树林都遇到了;下雨、下雪、下冰雹都见识过了。下到山下发现自己冲锋衣竟然湿透了,好在里面衣服没有湿。
下山的路走了6个小时,没有爬坡,但止不住时间很长。加上自己的“偷懒”思想。要是能一鼓作气地走,大概不会走那么久。
下山休息了一段时间就去成都啦。出发前还看攻略,晚上能去成都哪里哪里玩,可晚上到成都酒店已经晚上十点了。出门吃了个火锅就打道回府休息。
第六天就是高铁回家。






以前读书的时候很是羡慕背包客,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这样,没想到现在真的实现了。真的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爬垭口那天我还是背着十几斤重的背包,觉得自己很是厉害。虽然花了很多钱,但很庆幸自己有时间有能力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
真好。
没有什么远方是到达不了的,一步一步地走,总有抵达的一天。只是,少些休息,时间缩短,或许会更轻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