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一个人的房间
休假回来,可能前期久坐及近期休假开车致使腰间盘有点不舒服,微微的压迫刺痛感,真的引起自己后期注意了。
五百英镑的收入及属于一间自己的房间,是心智自由的物质基础,心智自由后才能有后期的思想、创作及人本的个体独立。其实从自身家庭及现如今可可斐斐后期独立意识的成长,都是需要的,我真的也太想要一个小洋房的大户型,拥有独立的茶室书屋啊,因此也需要我持续的努力挣钱,实现家庭每个人的私密空间及监护人的责任担当。
1928年的伍尔夫所处的时代,已有女性群星璀璨了,不得不惊讶于工业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文明进步,当然她从研究小说本身看出法西斯小说及社会的不可持久性,思想的雌雄统一才是精神的高度统一,一直以来女性地位的缺失,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角色自我限制,再到思想雌雄统一,到最后的忘却性别,从人与人到人与现实的转变,步步引导、阐述、升华,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西方文学及哲学在人本方面的贡献,在推测莎士比亚创作戏剧的最佳状态(完成了系列的外界干扰及内心波动),莎士比亚妹妹的猜测发散,在时代的背景潮流下,话语权、价值观、文学范式等无不在曲折中前进,纵使有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及艾略特等人的加持,多少寂寂无名的在厨房、育儿及琐事中湮灭。谁不渴望自由的灵魂、说走就走的旅行及朋友家的高谈论阔,果然发展才是硬道理,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经济发展来解决。其实有时候想想,女性与小说这个论题,正如民族问题类似,无论你如何区分或承不承认,她都在哪里,而有意识的固话强调反而会出反效果,不禁想起来大学及研究生的历历在目了,大学经历民族的多元及后期接触公共政策背后的伦理诉求,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视同仁的无差异公平反而是更大价值的统一吧。
最开始知道伍尔夫,应该是十几年前大kindle时期的封面,虽是黑白照,优雅知性平和的感觉,后面才知道其在西方现代文学史的地位,当然完整的作品拜读不是很多,但如今的我,相对我的姑娘及所有人说,No need to hurry. No need to sparkle. No need to be anyone but oneself. 在我们这个文化圈里,各种卷各种 push,up的节奏中,接受自己的平凡平庸都是一件可耻的事了,每一朵玫瑰花都是独一无二的,希望我的姑娘也能够有独立的房间与灵魂,接收到这个社会的尊重。
受自身认识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亲人的观念都是和自己也都有冲突的,经过这几年的思考,更加认识到作为女性的性别弱势,从出生到成长的期望都是和男性有差别的。有时候时不时冒出小时候小花和爷爷的那个电视画面,“我哪一点不如男孩子呢”,纵使千般好,可惜不带把,近几十年的进步不可否认,但“好”的传统本质上还是重男轻女。自己的人生尚且无法掌握充盈,又何必强加远虑呢。
今天,偷得浮生半日闲打开上次文档接着码下,毕竟可以留个痕下33了。根据她们的意见吃拉面及串去,坐等她们放学吧。
最近听别人卷这个那个,或者羡慕这个那个,还有这个title那个项目的,有种祛魅的平淡了,卷娃不如卷自己,健康是核心,一定的经济基础是必要保障,管理好情绪,控制好欲望,一辈子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