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梁思成和林徽因》
小灯塔人物传记《梁思成和林徽因》
作者: 作者 韩青宁 绘者 刘正南 孙平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梁思成和林徽因:探寻中国的古建筑
适读年龄7-10
清华学校时的梁思成擅长美术、学过小提琴和钢琴、是学校里的小号手、擅长踢足球、跳高得过全校运动会第一名、擅长体操、单杠、双杠、爬绳技巧更是了得。
1920年,林长民到欧洲访问,带着天赋很高的大女儿林徽因,他希望女儿将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新女性。
父女俩在英国旅居的一年多时间里,林徽因和一位学建筑的女学生成了朋友,她有了将来自己也成为女建筑师的想法。
回国后,她和梁思成分享了她在英国立志当建筑师的经过,梁思成听了非常感兴趣。于是,二人决定,都选择建筑学作为未来的专业。
1924年,二人共同到美国留学,梁思成顺利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学生,林徽因被拒绝了,因为当时的宾大建筑系不招收女生。林徽因进入宾大美术系,选修建筑系。念到高年级时,才华被看到,她被建筑系破例聘为全日制助教。
他们的婚礼选在3月21日。这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营造法式》 作者李诫墓碑上的唯一日期,他们选择这个日子,纪念前辈建筑大师。
蜜月旅行时,他们接到了东北大学工学院的电报,请他们去奉天(沈阳)组建东北大学的建筑系。
1928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东北大学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林徽因还为东北大学设计了校徽。但东北严寒的气候使她的肺病发作了。
……
这本136页的给7-10岁孩子设计的注音版书,我读得刚刚好,之前在同时期一些人的文字中、在哲学家金岳霖、诗人徐志摩等人的轶事里,都看到过一些关于林徽因的文字,但从没细读过。
《林徽因和林思成》起承转合,人物的命运、经历、成就叙述详实。
梁思成、林徽因就是很优秀,且有很大的贡献。林徽因等人先后踏遍中国十五省二百多个县,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他们发现了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寺,推翻了日本学者“要看唐代建筑只能去日本”的说法,梁思成和同事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完成了《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的大部分图解和文字注释,筹建了清华大学建筑系,设计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选定了牡丹、荷花和菊花,作为高贵、纯洁和坚韧的象征,她画了数百张不同的草图。
林徽因自己没能看到纪念碑的矗立。她在1955年4月1日去世,享年51岁。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决定,把林徽因亲手设计的一块汉白玉花环刻样放到她的墓前。
小灯塔人物传记包括钟南山、袁隆平、屠呦呦、鲁迅、华罗庚、梁思成、林徽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