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爬泰山感受2024.9.13
昨天十点半从北京站出发,凌晨三点半到山东的泰山火车站。因为安全考虑,在车站门口等到五点左右天微亮后走到附近宾馆入住。早上八点多醒来,收拾一下吃完早餐,大概十一点多就开始出发了。宾馆老板告诉说,离得很近四五公里,骑个小黄车电动车就到红门登山口,殊不知我不会电动车,于是久等了半个小时的公交车。
进入泰山景区,拾级而上,跟其他景区一样两边都是商户。今天是阴天,又是工作日,所以登山的人很少。不会出现屁股怼脸的尴尬。
开爬后,很轻松的走到收费处,前面几个刷身份证的不是老人票,就是大学生免费票,只有我一个是正常成年人票价,足见我现在是社会的中间力量,理应承担这份责任。
看看树林里到处是碑刻,还有刻字的巨石,除此之外跟家乡的山野差不了多少。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对于从小在山上生活,上山下山是如此稀松平常,这应该不在话下,虽然那是儿时的经历,那也算是童子功啊!我心想着,可不能带我老爸来爬山,他们应该觉得没有什么稀奇的吧。我顺道摘下耳机,细细享受起来。
有下山的游客问还有多少距离,我说很快了,我刚买的票。他们是昨晚爬的,为了看日出,结果阴天没能如愿看上。
大概爬了两个小时,我开始从轻松拿捏到痛苦难耐,拿出手机无线耳机开始寻找寄托起来,试图摆脱爬山的枯燥乏味。
但是身体也开始吃不消了。我开始询问微信群里有没有爬泰山猝死的,我不想成为新闻人物。
过会儿有下山游客告知“你最多爬了1/3”,真是晴天霹雳啊!
很少 爬山的我,加上近一年缺少运动,气短心慌,爬一段就要停下来,听猛烈的心跳声,体会濒死感。这骑虎难下的尴尬了。终于咬牙爬到中天门,离南天门还有一半距离呢。
后来置之死地而后生,漫悠地看看两旁的植被,欣赏形态各异的山石,还有被隽刻过的大字,转移注意力,靠着感觉去登台阶。最后居然找到节奏调整呼吸和步伐,不看旁边的人,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呼或者一个吸,很快突出重围了。在最陡峭的十八盘,我几乎没有停下来很久,把跟我较劲休息的几组游客远远甩在后头了,登上南天门周围都是完全陌生的陌生人,等我从玉皇顶下来时陆续碰见他们这群熟悉的陌生人。
爬山过程中,我不停地复盘最近的生活工作学习。
1.把本来不足的精力花在了看微信小视频上,没能得到最好的休息放松,反而分散精力。
2.精力不足,焦虑担心中级考试,变相把责任推到家人身上,制造不和谐。
3.学习时不够沉静下来,从最基本做起,学透知识点,掌握,并且灵活运用。过于轻视怠慢。更没有较好方法,只会费死劲做。而没有形成自己的节奏。就跟爬山一样,是要找到自己的节奏,愉快地重复自己的节奏,再螺旋上升进步。不要去过多焦虑学习的速度。花时间了解自己的状况,找自己的节奏,可能需要大量时间,但只要找着了,后面就会加速度非线性的进步,突破。要足够努力,足够谦虚,足够自信。
4.明年开始再战,11月份开始分一周为一个单位的学习,陪伴孩子也一样。每天的基本动作,理解学会应用后,次日复习,一周再复习一遍,一个月再总结一遍,基本就等着考试再过一遍就可以了。五遍学习法。
二宝的课外兴趣班练习,家里的语文课本阅读,国学三字经古诗次背诵,英语阅新概念读。
昨晚上没睡好,一直感受窗帘边缘透出来的微光,猜想是晚上还是早上,恍恍惚惚间听到了有人说话还有车轮喇叭之类的嘈杂声。
昨天爬了一趟泰山,我还躺在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感觉很虚幻。只有身上无法安放的每块肌肉,把我拉回现实。
细想昨天爬山有三个节点做出了明智选择,第一就是到达玉皇顶时,看到云雾瞬间弥漫过来,零星雨点飘落,我便下山,没有纠结于未能体会这一览众山小的快乐,加上已近黄昏,我便果断折返。
选择快速下台阶,慢速走平路的方式,打破了“上山容易下山难”的魔咒,下山只是腿肚子有点不适感,并没有心肺的不适和精神上的挫败感,所以很轻松。但是行程较长,台阶较多,我便在半途换了旅游公交,不敢恋战,考虑到重复对膝盖的磨损还有天色已晚,恐怕不够安全。
旅游大巴盘山而绕,也开了大约有二十几分钟,到了山脚已经全黑。
时刻评估环境状况和自身条件,随时调整这便是收获。不要一味地执着于原定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