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80余位协和专家教你科学防治肿瘤疾病
哈洛君:肿瘤是一种跟衰老密切相关的疾病,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肿瘤的发生也会不断增加。肿瘤疾病对人们生命健康威胁极大,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科普工作对提升公众在这一方面的健康素养、实现疾病早预防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协和医学科普书系第二本图书《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由80余位协和专家联手打造,教你科学防治肿瘤疾病!

书名:《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荣誉主编:张玉 胡豫 夏家红
主 审:张晖 王继亮
主 编:聂文闻
副主编:张玮彭锦弦 陈有为 熊婉婷
定价:98元
出版时间:2024年9月
内容简介
“武汉协和医学科普书系”第一册《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说就懂》荣获“2024年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本书为该书系第二册。本书遴选“武汉协和医院”公众号近年的肿瘤相关科普文章,结集成册,整理出版。
本书凝聚了协和医院近30个学科的80余名顶尖专家,聚焦肿瘤疾病这个主题,收录56篇科普作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有趣的形式,将肿瘤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娓娓道来,力求让每一位读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整体框架按照概览、答疑、筛查、治疗、预防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我国肿瘤发病率等数据,肿瘤患者的地域、年龄、性别分布,国家应对策略;第二章介绍对肿瘤的病理和临床表现;第三章阐述如何分辨身体发出的肿瘤信号,辨识肿瘤诊断结果;第四章介绍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和最新治疗技术;第五章介绍生活中的肿瘤预防妙招。
本书从大众的医学疑问或健康误区出发,进而介绍肿瘤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实用科普知识,帮助读者快速全面地了解肿瘤相关问题,并结合自身情况科学应对。本书特色鲜明、逻辑清晰、通俗易懂,大众读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是每个家庭都必备的医学科普书。
作者简介
名誉主编
张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书记,药学教研室主任、药学研究所所长,湖北省重大疾病精准用药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胡豫:华中科技大学血液病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前院长。
夏家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
主审
孙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内分泌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王继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胃肠外科、微创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后。
主编
聂文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宣传部科长,担任湖北省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常务委员。
专家推荐
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对增强大众肿瘤防治意识产生积极影响。它不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我们医者传递关爱、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肿瘤防治问题的重要载体。 陈孝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
我衷心希望《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能够成为广大读者手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他们走向健康的道路。
张定宇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教授
编辑推荐
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本书所介绍的肿瘤涵盖我们身体不同部位的多个不同类型肿瘤,全面而细致,适于不同类型肿瘤患者阅读。同时,本书还介绍了肿瘤患者护理,极具人文关怀。
②专业作者,质量较高。
本书作者由来自不同科室的多位医生共同编写,术业有专攻,领域有细分,为本书的专业性提供了较大的保障。
③图文结合,浅显易懂。
本书延续“武汉协和医学科普书系”的图文风格,以活泼浅显的文字配以生动形象的彩图,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专业科普知识。
图书目录
一概览篇:中国肿瘤疾病现状
002中国肿瘤疾病现状
二答疑篇:肿瘤是什么
018肿瘤=癌
病理医生带你了解肿瘤世界
024身上的小包块会恶变
可能是脂肪瘤
028肝囊肿会癌变
其实多半是“水泡”
034乳腺囊肿和结节如何分辨
一个指标快速判断
040肺结节离肺癌有多远
这些问题要了解
048会癌变的胃息肉,切还是不切
五招教你预防
054肿瘤切了又复发
四点建议请收好
060肿瘤细胞能饿死
肿瘤的这些传言不能信
068常见的三种慢性炎症,可能变成癌症
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072警惕皮肤上的硬肿块:鳞状细胞癌
区分良性、恶性首先看这几点
三筛查篇:如何识别肿瘤信号
080肿瘤早期有何表现
身体释放的这十大信号,千万别忽视
086绝经前后异常阴道出血
当心是妇科肿瘤的前兆
092黑线、白斑、凹陷……
这些指/趾甲异常要警惕
100鼻塞、擦鼻涕有血丝,千万别大意
涕中带血可能与鼻咽癌有关
106脑肿瘤听起来可怕,却不一定致命
发现这些早期症状,要警惕
110腰痛 贫血 反复感染
这可能是恶性血液肿瘤的信号
116放屁次数过多,你以为只是“屁”大的事
屁多可能是四大原因所致
122胰腺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出现这些信号,小心“恶魔”上身
130胃肠道间质瘤是癌症吗
身体出现这些信号需警惕
138查出甲状腺结节会是癌吗
报告单上出现这五个词很危险
144一旦偏高就意味着患有肿瘤
科学认识“肿瘤标志物”
150体检发现纵隔肿瘤
先别慌,大多为良性肿瘤
四治疗篇:如何有效治疗肿瘤
156 长了“肉疙瘩”,先别慌
有些息肉,离癌差得远
164良性结节不用处理 可疑结节非切不可
这四种情况要及早医治
170五个身体信号暗示白细胞“黑化”
CAR-T为白血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176癌痛一忍再忍
除了止痛药,还有这些镇痛“武器”
182肿瘤腹腔转移没得救
这项技术可以“烫死”肿瘤细胞
190头疼、看不清 月经不调
别让垂体腺瘤在脑中“兴风作浪”
196用病毒对抗肿瘤
脑胶质瘤治疗的“重磅武器”
200不开刀就能切除脑部肿瘤
这些疾病可用伽玛刀治疗
206放疗副作用大
揭开放疗的神秘面纱
214精准“爆破”肿瘤细胞
质子治疗到底适合哪些肿瘤患者
218头颈部肿瘤超60%患者初诊即晚期
新疗法带来新希望
222速锐刀、TOMO刀、射波刀、质子刀
谁是放疗界的“武林宝刀”
226肿瘤竟被免疫细胞“围殴”
肿瘤治疗的免疫新时代
230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
了解这些,有效应对
236哪些肿瘤容易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无药可医
244肿瘤能被“饿死” 发物不能吃
真相大揭秘
250看到食物就想吐
如何改善肿瘤患者的食欲
256肿瘤患者如何科学运动
这份科学运动指南请收好
262肿瘤患者睡不着怎么办
专家来支招
五预防篇:如何科学预防肿瘤
268口腔溃疡会致癌
这六类症状要重视
274精油按摩可以丰胸
一次说清乳腺那些事
282不改掉这些坏习惯
当心消化道肿瘤找上门
290哪些信号提示肝癌
专家教你正确保护肝脏
298“治不好”的桥本甲状腺炎
能怀孕吗会发生癌变吗
306宫颈糜烂=宫颈癌
宫颈糜烂患者在孕期要注意这三点
310不痛不痒长肿包
警惕淋巴结异常肿大
318长出这种“肉疙瘩”,别大意
专家教你识别软组织肉瘤
324良性还是恶性
这样分辨常见体表肿物
330孕期能接种HPV疫苗吗
这样做能有效预防宫颈癌
336不是每一个肺结节都是“劫”
三类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
340为何不吸烟也患肺癌
做好这四件事“肺”常重要
346“富贵痣”还是“要命痣”
这些特征要当心
354胃癌是吃出来的
关爱中国胃,夏养正当时
359参考文献
367后记
推荐序一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将医学视为救死扶伤、仁爱智慧的象征。《黄帝内经》所蕴含的“上医治未病”之理念,不仅是中国古代医学家的“医之真谛”,也为我们当下的健康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当我为《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这部科普佳作作序时,心中顿感使命与责任之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指示无疑为我们的科普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医学界的科普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自1866年诞生至今,始终走在医学科普的前沿。从早期杨格非博士、纪立生医生的医学知识普及工作,到医学大家于光元、管汉屏的医学科普宣传,再到如今多维度、全方位的医学科普活动,武汉协和医院始终坚守着“预防疾病,守护健康”的初心。近年来,武汉协和医院在科普领域硕果累累,不仅建立了一支强大的专业科普队伍,而且通过健康科普大赛等平台,推出了大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
武汉医学会成立了以我本人名字命名的院士科普工作室,旨在联合国内多位院士和专家,将医学知识以更加亲民的方式传递给大众。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努力践行“让医学归于大众”的理念。这一理念源于我的恩师裘法祖院士在1948年创办的《大众医学》杂志,他坚信医学知识应惠及每个人。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和鲜活注脚。这本书汇集了武汉协和医院顶级专家的智慧,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复杂的肿瘤医学知识转化为读者易于吸收、理解的内容。这本书涵盖了众多肿瘤相关知识,从肿瘤疾病的预防到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不失为一本权威且实用的健康指南。
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对增强大众肿瘤防治意识产生积极影响。它不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我们医者传递关爱、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肿瘤防治问题的重要载体。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了解肿瘤、预防肿瘤、战胜肿瘤。
在此,我要对武汉协和医院在科普领域的卓越贡献表示由衷的赞赏。同时,我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此类作品,推动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愿“武汉协和医学科普书系”成为家家户户的健康宝典,守护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与幸福。
陈孝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

本书近期将上市各大平台,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