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三)
記忆中,厂区的外墙是红砖砌成的,長長的沿着山坡往上延伸。正大门是一个标准的“亚”字形,两根支撑门柱上是一个横向的门楼,上面是工厂名称。门楼上在过年、过节的期间,一定会撑上一排的彩旗。
有的工厂大门旁边,左右是两快大大的白墙。其上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标语,“抓革命促生产”,“高兴兴上班,开开心心回家”,“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等等。有的是进了大门后,能看到左右两块白墙,其一侧便是“传达室”。大门的门楼还标配两个大喇叭。再往里,延沿着厂区里的走干道,大喇叭也是隔不远就有一个。广播站也是在厂领导办工楼里,大喇叭会播放时事新闻,播放工厂的大事,也放播放歌曲。当然,按照现在的眼光,播放的是红歌和民歌。大门传达室旁边,一般有劳动竞赛的展示区,或者是表扬和批评的区域,以及厂里发生的或将会发生的大事。传达室是骑着“人民邮电”绿色自行車的工作人员的联系站,谁家来信都得到传达室报到再取件。
工厂里曾经有“伏尔加”,“拉达”和“上海”牌小轿车。它们离我们很远,那是厂领导的配属。除了几辆“解放”货车,就是“远征”大客车最贴近我们的生活。因为,逢年过年厂里会安排职工和家属,开厂车去南昌。这样就可以不用去挤公共汽车了。当然第一,可以省下全家的車票钱,第二也可以更快到,不用像公共汽车那样逢站必停,一路上是上的人多,下的人少,不過八一桥,那真是个挤。厂车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站着去南昌,因为座位是提前分配的。我们小男孩可以蹭座位的一角角,也就是半边屁股。座位上的同事,看在满脸堆笑的父母脸面,也就给个情面。当然,有私交好的,就会主动招呼,来、来,细伢子,到这坐。虽然是半边屁股,可比起公共汽车的那个隆起的汽车引擎盖上,可要好太多。
那个年代,司机很吃香。想办点事的,会连忙打烟给司机师傅。求托,带个物件,带个人,去南昌或回厂里。更有學校组织春游、秋游,都是厂区派車接受。司机师傅家的小孩在学校的班级里,班主任老师都另眼相看。虽然带着红领巾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座位,一路唱着队歌,欢心雀跃。可看看副驾驶座位上,坐着的司机小孩,那个得意劲,可让人羡慕死了。
未完待续……
2024-10-27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