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环勃朗峰徒步日记 (6) 搁浅 谁是痢疾的元凶
视频记录: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bB6YfEUg/
上一篇 (5) 放晴 走去世界的尽头 下一篇 (6) 从Bonjour到Buongiorno 这才是秋天的TMB
在计划这次旅行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料到Les Chapieux会成为后勤的难点。
这个没几栋民房的小村子的确没有手机信号,也不能划信用卡。但它拥有一栋山屋,一间旅馆,一个披萨店,一家小超市,还有游客中心和公车站,怎么也不该在这里山穷水尽吧。
我们抵达的日子是这个旅游季的倒数第二天,游客中心和公车会运行到次日,但谁能算得到唯一的一家小超市会提前进入关门整修的状态——透过窗玻璃,可以看到屋子里堆满了装修材料。
我们包里的食物已经不够支撑明天的行程了,失去了超市的补给,只能转向昂贵的选择——在饭店用晚餐,再试试可否跟他们订购明日的路餐。
我看过的一份攻略的作者声称,他在这个村子里吃到的披萨是整个行程中最美味的——披萨店的桌椅还摆在外面,屋檐上飘着炊烟,但就是已经歇业了,让人一点脾气没有。
我们只能转去询问酒店和山屋,3-course dinner的价格都在每人30欧元上下,相当昂贵。幸好山屋允许单独购买主菜,那样价格是17欧元一人,总算可以接受。
山屋的工作人员里只有一个姑娘讲英文,她化着一丝不苟的妆,态度算不上热情,但言行很是麻利,我们这两个没有预订床位的不速之客被安排在门边的座位——身体每攒起一点热量,就被门开合时夹带的寒风驱散。
在其他人还在就着热汤大口咀嚼面包之际,姑娘就给我们端来了主菜:盘子的一半是三大块炖的软烂的猪肉,上面浇着番茄基底的酱汁,另一半是洒了香辛料的烤土豆,另附有一小篮面包。这顿饭菜很对胃口,我用面包把盘底残留的酱汁都刮得干干净净。而大猫——面对这几日吃的第一顿热饭,他吃得很慢,食欲似乎并不太好。饭后我们加订了一份明天的路餐,就从同桌年轻人那热火朝天的社交氛围中退场,回帐篷睡觉了。

这一夜,大猫开始拉稀,还发了低烧,到了天亮时分,他说,今天他走不动了。
我的计划里完全没有搁浅在Les Chapieux的预案——我只知道,明天只要翻过了Stage 3的垭口顺利下山,我们就可以找到一切需要的补给。但如果我们推迟一天动身,不但没有足够的食物,帮助省时省力的公车也会停运。
我打开昨天从山屋订购的路餐,纸袋子里有一份三明治、一个番茄、一个苹果和一个水煮蛋,三明治里夹着一大块形状扁平、呈肉粉色的不明馅料和三根酸黄瓜。我们把三明治分了,肠胃虚弱的大猫吃了酸黄瓜和一半面包,我则吃了载着不明馅料的另一半面包——现在回想起来,那应该是肝脏类的东西,滑滑腻腻的口感让我很是不适,但这也不是挑三拣四的时候。
补充了能量让我们的脑筋运转起来,我们开始讨论这场突如其来的痢疾的元凶会是谁:是家乐福那袋外皮覆着白色霉菌的香肠,还是昨天在垭口那瓶未经过滤的雪水?

会怀疑到这两者,是因为只有大猫得了痢疾,而我的胃口和消化系统都还好得很,而这两样东西,我都只是尝了一下。
大猫在手机的离线地图上发现这个村庄的公路不只通往Stage 3 的山脚,还可以通往一座叫做Bourg-Saint-Maurice的城市。从地图上看,Bourg-Saint-Maurice拥有星罗棋布的交通网格,应该是个颇具规模的大城市。这时我们蓦地想起,昨天买车票时的确还有其他线路可选,于是我赶快走去售票机,发现果真有一班下午5点50分的公车前往Bourg-Saint-Maurice——这是这条线路在2024年的最后一班车,有去无回。
虽然对Bourg-Saint-Maurice一无所知,我们还是一咬牙把票买了——只要找到地方补给、吃饭和休息,总有办法回到TMB上吧。
早晨七点半的公车开走了,我们浪费了两张票,也错过了跟Jim和Sophie说再见,以他们的速度,这一耽搁,怕是再也碰不到了。
八点了,游客中心的工作人员上班了,她看起来五六十岁,朴朴素素,像是在超市买菜会碰见的邻居。今天是她上工的最后一天——不是2024年度的最后一天,而是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天。不过她并没有什么放飞自我的表情,严肃而耐心地听我们陈述了情况,然后慷慨地把可以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借给我们订酒店。
电脑的网络并不灵光,法语键盘跟英文键盘还有些微妙而恼人的不同,我们很费了一番功夫才订好Bourg-Saint-Maurice的酒店。其间,一位来自新加坡、讲着纯正大陆普通话的男子也来游客中心求助——他不想重复Stage 2那样背着帐篷爬雪山的体验,甚至已经把昨晚睡觉用的帐篷当垃圾给丢了。
即将退休的大姐给Stage 3终点处的山屋打了电话,顺利帮这位同胞订到了今晚的床位,这样他可以坐今天晚些时候的公车去山脚下,然后轻装完成Stage 3。
我们也不得不考虑接下来的行程了,我们跟大姐询问坐什么车可以从Bourg-Saint-Maurice前往Courmayeur——想当然地认为两个大城市之间必然是有公交系统连结的。但大姐遗憾地告诉我们,想要从Bourg-Saint-Maurice前往Courmayeur,要么打车,要么只能去碰运气蹭顺风车了。
“打车去Courmayeur,大概要150欧元左右吧”,大姐如是说。
我们俩沉默了,刚出发时因为天气不好,已经住了两晚酒店,今晚订的酒店又花了150欧,我们的旅行正处于超支状态,虽然现在这个囧态已经没法兼顾省钱了。
晴空万里,群峰包围下的Les Chapieux风景如画,但面对接下来完全未知的行程,我们心情沉重,相对无语。

正午过后,背包里的食物差不多吃完了,我们分食了路餐里剩下的最后一个苹果,在帐篷里默默等待时间的流逝。
这时,山屋那头传来一声电吉他炸裂的声响,接着有人开始断断续续的试音。
我走去游客中心打探情况,帮助了我们的大姐正卯足了劲儿挤出一枚拖把里的水分。
“今天这里有乐队演出啊,下午三点开始。”大姐告诉我。
不过她并没打算去凑热闹,“最后一天,我得把办公室打扫干净。”她对帮助我们这些游客很有耐心,但对打扫清洁显然兴趣寥寥。当然这清洁工作确实繁琐,除了拖地,她还得擦拭外面的自动售票机,并把办公室里那一大摞一大摞即将过期的旅游小册子丢掉。
乐队的演出准时开始,舞台周围忽然冒出好些本地家庭,小孩子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妈妈手推着婴儿车。今天走Stage 2的徒步者也陆续抵达,一边薅着免费的演唱会,一边在草坪上支起帐篷。

我们开始收拾行装——经过一日的观察,我发现这里公车很是准点,预约了座位也是过时不候。而我们,错过了这一班车,就得断粮了。
前往Bourg-Saint-Maurice的公车几乎坐满,乘客看起来都是跟我们一样的徒步者——那么他们离开这里之后都是什么打算?
我们总算把这个问题勇敢地抛给坐在旁边座位上、一个披着一头金色卷发的女孩子。
“我们啊,明天从Bourg-Saint-Maurice打车坐去des glaciers继续走TMB啊。”
女孩的话如一道阳光射穿了厚厚的云层,Ville des Glaciers是我们原定乘坐的公车会途经的一站,虽然比我们打算去的终点站des Mottes要离山脚稍远些,但也足以让我们重新回到TMB上继续徒步——这样既不用放弃Stage 3的行程,也比直接打车去Courmayeur便宜。至于今天耽误的时间,大可以通过利用公交系统跳过比较平庸的瑞士路段补回来。
于是我们发起了大家一起打车的倡议,这个女孩还有一男一女两个旅伴,而坐在最后一排、亚裔面孔的一男一女也迫不及待地加入了我们。他们五个人住在同一家酒店,所以我们约定明早七点半在他们的酒店集合上车。
缭绕在我们头顶一整天的阴霾终于散去,抵达Bourg-Saint-Maurice时虽然超市都已关门,但我们在一家面包店买到了足够的干粮,店主还主动送了我们一袋卖剩的核桃面包。我们的酒店是一栋如古堡般庄重的石头建筑,复古的房间宽敞而典雅,设施全面且方便,还有一个风景绝美的大阳台,这让我们再度感叹金钱力量之伟大。
在阳台的躺椅上,看着暮色渐渐降临在包围着Bourg-Saint-Maurice的群山之上,愿明天是个适合出行的好日子。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2 17: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