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
如果说历史长河的主题是遗忘,那我想大概人生的主题就是告别吧。
告别稚气、告别天真、告别那些习以为常,毕竟变化才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一切都是按照“无序”在演进。最近哥哥也在经历一些“告别”,告别一个对他来说很重要的朋友。很遗憾我并未见过那位纹身师,在从他们的作品、以及他们的文字中,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所谓“爱”在流淌。在我的视角里,他们像森林的植物一般“神秘”,又像秋日的阳光一般和畅。生死在他们之间,似乎将爱浓缩集聚;面对死亡,照片中记录下的仍是灿烂的笑容。
他们身边有很多朋友。哥哥说:“毕竟是个广结善缘的人呐!”不知道为什么,在这句话的映射下,似乎显得自己更加的暗淡了。不由得想到,当我离开的那一天,大抵不会有人来为我送行,也不会有人为我记录、更不会留下只言片语的悼念。由此也想起了两年前告别外婆的那段日子,眼睁睁的看着从前那么骄傲执拗的人,被一点一点磨去心智,变得精神恍惚,然后彻底“疯掉”。犹记得在她神智还清醒时,临床的病友带着看破一切的“世外高人”的语气悄悄对我妈说:“她人中都平了,大概是不得行了。”
是啊,病痛要带走一个人的方式,是这样的直接粗暴。没有一丝血色蜡黄的脸颊,瘦骨嶙峋的四肢,逐渐浑浊暗淡的瞳孔……完全失去自我行动能力,所有的活动都被“囚禁”在狭窄的病床上,起身、吃饭都得依靠“护工”。听不见任何声音,也不了解任何状况,只能痴痴地等,等着生命流逝。我不知道那些被“禁锢”的晚上,她有多么想家,多么害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感受到的是亲人对她的抛弃,是“一无所有”,是毁灭。她在深夜大叫我妈的名字,呼喊说“小红,有鬼!有鬼!快点打鬼!”的时候,内心该是多么绝望。当一个人精神死了的时候,或许那时,她就已经真正与我们“告别”了吧。而那之后,她手上无数的针眼,不曾拔除的留置针,再到之后插上管、接上各种监测设备……这些对她来说只有一个感觉:痛。
那也是我第一次亲眼见证“火化”。那时候全场只有只有五个人,其中两个还是陪伴我的朋友。那时候我知道,原来人的尸骨焚烧之后竟是如此的洁白;原来人死后真的是什么都没有。送进炉前,穿在故亲身上的寿衣、摆在身旁的物件,焚化之后真的什么都不会剩下,唯余一副尸骨。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尸体“,并未有一丝的害怕,也不觉得有任何一丝的阴晦,因为那是我曾经那么熟悉的人呐……然后敛灰的师傅讲究的把骨头放进盒子里,于是一切就结束了。
告别,坦然接受他人的离去,也坦然的选择离开。
好像感觉自己越来越”内向“了,可这内向的背后,也感觉所谓”自我“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不再想要奋力的融入他人、或是向他人汲取养分和能量,逐渐学会了钻木取火、自给自足。把自己的体验感摆在了头位,在”吃“上也不再讲究,奇异果、三文鱼,我需要优质的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来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健康,来让身体机能变得更加的完美。
奋力又不留遗憾的活着,哪怕什么也不会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