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艺美术馆·改造日记(一)
2024年5月15日
今天皮彬,慧群和我一起去村里签合同。毫无经验的我不仅没带身份证,连印泥都没准备,在房东爷爷家的厨房里,我们几个坐在灶口,喝着滚烫的房东自己种的茶,母鸡围着我们吵来吵去。在母鸡的见证下,我用口红当了印泥,与这两栋位于长沙郊区的老房子签下长久的契约。
这才是我第二次来,签完合同我绕着院子、竹林、菜地、小坡、池塘和黄土屋走了一圈。和慧群做的设计图相比,房屋建筑显得小些,但院子和菜地远比想象的大。我们计划把高处的房子改造成家与工作室,旁边稍矮的房子改建成民艺美术馆,我们所有关于民艺策展与空间设计的实践终于可以在这里落地。
为了找到这个可以实现我和慧群职业理想的地方,过去半年我们跑遍了长沙,找过厂房、商场、公园、各种近郊自建房和院子。如今一切尘埃落地,终于可以停止奔波,专心耕耘脚下的土地了。我有些不相信等到九月,我们能把这两栋年久失修的黄土房子变成“梦之家”,仿佛等待了一生的施魔法时刻终于到来了。
签合同时,我并没有想象中的紧张和激动,这种心情早在过去下决心的五天里体验过了。过去五天,像是有不安的母鸡一直在啄我的心脏,每当想起梦想可以实现,心都跳的快一些。
返程的路上,皮彬说我们如今的状态特别对应卦象里的第二卦——见龙在田:渴望的东西就在耕耘的路上。
花了不到一周就签定了这两栋房子,其中谈判过程的精彩与顺利超乎想象,仿佛有股力顺着我们的人生轨道把步子轻轻推向前。想到接下来可以搬离茶场村、做自己的美术馆、把三只小猫接到一个院子一起生活,年纪渐长,我对人生的大变化可以欣然和平静地面对。明明是影响人生的重大选择,竟然没有一丝惶恐。
看完房子第二天,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话:
“做重要决定的早晨,天花板显得很白很亮。
但没有那么高了,仿佛伸手可以触到。”
2024年5月16日
朋友们陆续发来并不积极的反馈。申老师觉得改造工程量很大,五十万的预算远远不够。诏姐认为院子是个耗时耗力更耗钱的大工程,仿佛我们是毛头小子的一时冲动。我和慧群昨晚脸色沉沉地各自熬夜思考院子该怎么办。
尽管为院子愁满了脸,但我对植物的激情已经彻底点燃。买了他最想要的中华木绣球,如今为新院子我一共准备了五颗大绣球;新下单了喷雪花,牡荆,小叶昙花,铁线莲,牵牛花,打算从小苗开始养大,祈祷秋天移栽去新家时可以花色满园;我每天早晚都宝贝似地给天堂鸟喷水,对它施法让它更加高大,毕竟我要让它通过慧群的严厉考核,成功送它进宫(新家);我还给狐尾天门冬和朱顶红分盆换盆,今天我的手臂上都是蚂蚁在赶路。
当然远远不够,但我焦虑的心是如此扑腾。慧群为室内设计殚精竭虑,我总要担起户外院子的一片天吧?
于是我还紧急联系了做建筑设计的小黎,然后拉上她做景观设计的朋友下周开大会,我明天先去航拍两栋房子的大景,等俯视图出来之后,就更方便做院子规划了。
九月真的能顺利开馆吗?
答案飘渺起来。
2024年5月17日
每到周五傍晚,我家楼下就会变得热闹。住在附近的建筑工人们往往周五晚上聚集在村口,什么事都不干,纯粹浩浩荡荡地谈天说地,这种谈天说地用广东话形容是“吹水”,用湖南话形容是“扯卵谈”。有时候十几台摩托车架成一排,不知情者路过会以为是茶场村大型群架现场。不过,在进城务工的辛苦工作里短暂地相聚扯谈打哈,的确是大事。最近读民俗学,我读到民俗活动有一项重要功能——宣泄。人类创造文化,目的是为了享用它。“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奔者不禁。”这种村头摩托车大会,是独属于他们的情绪赶集吧。
能观察明白村里邻舍的生活,是真正适应村庄生活的开始。我到茶场村的第三年才彻底掌握这项技能。
对面那栋楼的前坪在去年装修后多了几个露天的沙发,周五傍晚,师傅们买上酒和菜,就在路灯下大声聊起来,往往伴随着节奏缓慢的相互了解(介绍各自家乡、孩子年纪、以前做过的工作)和节奏响亮的背景音乐(总有人自带大音响公放手机里的网络神曲)。从这个意义来想,这几台露天沙发简直就是民工师傅们自己的豆瓣——一个分享故事与品位的私人精神角落。
新买的牡荆和喷雪花到了,我把它们放到浴室,用花洒仔仔细细冲干净叶片,然后抱到阳台小心地修剪。“请快快长大哦!”,我对植物耳语。也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像我一样给植物爱的凝视,总之我每天在阳台上像关心孩子一样给每一株植物检查身体,爱的注视是不是它们长得如此健壮的要素?
今天我在阳台上看花时,楼下传来邻居阿姨的问候:“你家柠檬树今年结果了吗?我们家的柠檬树去年被冻雨冻死咯!”
每年我和都和这位爱花的邻居阿姨交换植物,分享种子,阿姨还会给我们送她家种的菜。也不知道九月搬家后,她路过我家阳台,会不会想起这里曾经住过一个他们不懂但亲切的女孩。
今天和朋友们去开开先禾的新房子航拍,初夏傍晚的村子很舒服,有人在宽阔的水田里忙碌;邻居家刚出生的小狗有四只白手套,在路上快乐地跑来跑去;我去一个高处俯瞰整个宜家冲,发现我们的小小聚集地被高大连绵的竹山包围,我们的两栋房子正好位于村落正中央的高处,像一个小岛岛主;房屋附近除了竹林、桂花树林还有好大一颗板栗树与泡桐树,我绕着前后转,居然还发现了两颗我心念的石榴树,真是太好了!
最近读了两本书,一本是赤木明登夫妻写的《赤木家的食器柜》,里面除了描写餐柜和器具值得喝彩外,夫妻料理笔记让人感到非常幸福。他们俩夫妻住在村中,生活顺应自然的节气,眼鼻口舌都享用自然的流转。希望今年秋天之后我也拥有自己的板栗树、蘑菇、叶菜、音乐、炖菜火锅和新年的幸福。
还有一本是蔡皋的《一蔸雨水一蔸禾》,里面写的与植物相处的笔记也让人能共鸣蔡老心中的澄明。她写爬山虎的藤蔓结花籽时声音就像下雨,她在“雨声”中写作;还写早晨六点起床,去东窗感受太阳和光斑的运动;她写字的时候,韭菜比她还努力,植物真可爱啊。
印象最深的是她提到“福”字的右边是一口田,因此,有一口田的人是幸福的。
我也在筹建美术馆的过程中一点点感受到幸福。
这口田是我们自己即将在荒地上建的美术馆,
也可以是此刻我手下待写的白色纸页。

长安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日记(13):蕨菜与煎豆腐 (41人喜欢)
- 我们的民艺美术馆(12):工人如何上厕所? (28人喜欢)
- 我们的民艺美术馆(11):可惜我不能凭空变出洋蓟 (32人喜欢)
- 我们的民艺美术馆(10):同行的人 (56人喜欢)
- 我们的民艺美术馆(9):我在森林,晚一点到 (3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