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嫂
父亲严厉,祖父慈祥偏又过了头,故小时总望着有个哥哥。可惜孤门细族,枝叶萧疏,居然也就如此长成了一根独苗儿。
而我究竟是有两个哥哥的,祖母的长姊落户在西安,开枝散叶,有两位伯伯、一位姑姑。其中大伯所出是两位如花似玉的姐姐,大姑二伯膝下,便各有我一位表兄。
幼时往西安求医,曾寄住这位大姨奶奶家里。其时我还未入校,两位姊姊俱已就业,大哥哥念初中,小哥哥正读小学。我不知愁,上天下地只是要玩儿。伯伯伯母因带小哥哥相陪,一起去乾陵、雁塔、华清池,与我买过诸般手工玩意儿——回杭之后,我的小布老虎们足足可以叠起罗汉来。
在外时小哥哥老实,我反不乖;乾陵下满目农田,我曾飞奔下地,去骑那雪白的小羊羔子,被农妇追着相骂;又抱我去算命,闻得那先生说一句“日后要当女兵”,我哇地大哭……身体又弱,中夜高烧四十度,母亲抱着去医院。影濛濛空花乱双眼,也还记得急诊室惨淡灯光。
闲居何所为,现在不大想得起了。但记得与小哥哥玩耍,总在长沙发上落败,遭他佯举手臂打下来。彼时大姨奶奶身体康强,精神也好。凡呼她来相救,小捣爷就只能偃旗息鼓。后来父亲调假也来,率两位哥哥与我一同上街。觅一处烤串摊点,扯两条长凳坐下。晚风畅怀,一人面前五十串烤羊肉,又开了啤酒递给哥哥们。我奋力吃烤肉,嘴角被铁签子烫出燎痕,幸而并未落下疤来。母亲后来说,你爸真是喜欢男孩子。
两位兄长年齿相近,而大的却稳重得过头。还记得一次姑姑唤他,“小虎,你做什么呢?”厨房里飘出一句“洗奶锅!”彼时我还是未沾过半滴阳春水的小娃娃,心眼儿里但觉他几乎已不是孩子。姑姑姑父早岁仳离,我那时何尝懂得呢。
我上初中,两位哥哥都念高中了。听说大的那位入伍做了空军飞行员,小的那位不爱学习,复读一年,就在当地上了大学。待我高中毕业,又往西安去。大哥哥远在某部队不得相见,小哥哥已出落得俊秀英朗,只一双眼珠里还见得昔日黠慧,望着我其词若憾:“你要早来一礼拜,哥还能带你去玩儿啊——现在,咳,签了工作了!”准嫂嫂单名一个青字,与哥哥大学同学,在一边静静陪笑。她瘦如弱柳扶风,柔得像一碗清糖水。叫我“妹妹”,那是妾身已近分明了罢。
那一回住在姑姑家中。姨奶奶身体已不若前时,精神倒健旺如昔。见我长大无恙,就讲旧事与我听。这些事听着怆然暗惊,我从不知自己曾累全家劳心忧愁,一至于斯。这些话,即使妈妈也从没和我说过啊。
姑姑陪我四下重游,渐渐告以大哥哥的事情:中学时交了女友,也是同班同学。虽则两下孤零,女孩原也是波澜誓不起的意思。不想本科毕业后她往深圳谋职,竟再也舍不得再回乡做军嫂了。我知道人各有志,黯然不复言。
小哥哥结婚,我就学不得脱身。父亲、叔父都去观礼,回来说那一头真是大操大办。这虽不是我所喜见的事情,可是,眼看儿女完婚嫁,风光一回,也是人之常情吧。前年随班级去西安实习,夜间出去,小哥哥必都相陪。牵了我手送到住处,同学俱说:你哥哥真俊。
小哥哥工作得也好。新嫂嫂虽然薪金无多,却有许多空闲可以顾家。闻说男方家长原都嫌她太瘦——不久有孕,生下孩子,倒见得珠圆玉润起来。
小侄女儿乳名“雨点”。一家怡怡,伯母从不挑媳妇的眼儿。听说又怀一胎,只可惜大姨奶奶业已长眠。
然而大哥哥就那么一年年蹉跎过去。前番来杭疗养,约莫也是三四年前。部队允许携一位亲眷,他带来的竟是姑姑。有一回我往杭州的文具市场去,摊主指着架上一帧军装照片,笑吟吟问我——可帅么?可像我么?那是我儿子。
我一下子就想起大哥哥来了。
今日黄昏,父亲从外打来电话,要我收拾整饬,迎见哥哥嫂嫂。我把杜诗搁下,换了衣裳,烧了水,洗了水果,惴惴不知这位嫂嫂是何等模样。怕见生人,我可从此都改了罢!
那是一位修长的姐姐,站在我身侧,几乎齐高。两支辫子从颈项旁边垂下来,上穿着黑色修身背心,臂膀晒成小麦色,一片圆光停匀。下着一条暗红碎花灯笼腿裤子,也就有了几分俏皮。大哥哥还是枯瘦。行伍中伙食优厚,竟养不出一丝肉来。我端了茶,递过一碗葡萄,讷讷往下首坐着。当真问了姓,又序及年齿,新嫂嫂姓袁,长我三岁。
夕晖照到沙发上的时候,他们起身要走了。大哥哥一贯寡言,临别客套,又邀我去玩。一时无话,只将小哥哥搬出来作挡箭牌——“你要再去,就可以玩他们女儿啦”。
我因笑着,只说:“您可也快努力罢”;又站在门首找补一句:“下回来时,我一并都看的”。
而我究竟是有两个哥哥的,祖母的长姊落户在西安,开枝散叶,有两位伯伯、一位姑姑。其中大伯所出是两位如花似玉的姐姐,大姑二伯膝下,便各有我一位表兄。
幼时往西安求医,曾寄住这位大姨奶奶家里。其时我还未入校,两位姊姊俱已就业,大哥哥念初中,小哥哥正读小学。我不知愁,上天下地只是要玩儿。伯伯伯母因带小哥哥相陪,一起去乾陵、雁塔、华清池,与我买过诸般手工玩意儿——回杭之后,我的小布老虎们足足可以叠起罗汉来。
在外时小哥哥老实,我反不乖;乾陵下满目农田,我曾飞奔下地,去骑那雪白的小羊羔子,被农妇追着相骂;又抱我去算命,闻得那先生说一句“日后要当女兵”,我哇地大哭……身体又弱,中夜高烧四十度,母亲抱着去医院。影濛濛空花乱双眼,也还记得急诊室惨淡灯光。
闲居何所为,现在不大想得起了。但记得与小哥哥玩耍,总在长沙发上落败,遭他佯举手臂打下来。彼时大姨奶奶身体康强,精神也好。凡呼她来相救,小捣爷就只能偃旗息鼓。后来父亲调假也来,率两位哥哥与我一同上街。觅一处烤串摊点,扯两条长凳坐下。晚风畅怀,一人面前五十串烤羊肉,又开了啤酒递给哥哥们。我奋力吃烤肉,嘴角被铁签子烫出燎痕,幸而并未落下疤来。母亲后来说,你爸真是喜欢男孩子。
两位兄长年齿相近,而大的却稳重得过头。还记得一次姑姑唤他,“小虎,你做什么呢?”厨房里飘出一句“洗奶锅!”彼时我还是未沾过半滴阳春水的小娃娃,心眼儿里但觉他几乎已不是孩子。姑姑姑父早岁仳离,我那时何尝懂得呢。
我上初中,两位哥哥都念高中了。听说大的那位入伍做了空军飞行员,小的那位不爱学习,复读一年,就在当地上了大学。待我高中毕业,又往西安去。大哥哥远在某部队不得相见,小哥哥已出落得俊秀英朗,只一双眼珠里还见得昔日黠慧,望着我其词若憾:“你要早来一礼拜,哥还能带你去玩儿啊——现在,咳,签了工作了!”准嫂嫂单名一个青字,与哥哥大学同学,在一边静静陪笑。她瘦如弱柳扶风,柔得像一碗清糖水。叫我“妹妹”,那是妾身已近分明了罢。
那一回住在姑姑家中。姨奶奶身体已不若前时,精神倒健旺如昔。见我长大无恙,就讲旧事与我听。这些事听着怆然暗惊,我从不知自己曾累全家劳心忧愁,一至于斯。这些话,即使妈妈也从没和我说过啊。
姑姑陪我四下重游,渐渐告以大哥哥的事情:中学时交了女友,也是同班同学。虽则两下孤零,女孩原也是波澜誓不起的意思。不想本科毕业后她往深圳谋职,竟再也舍不得再回乡做军嫂了。我知道人各有志,黯然不复言。
小哥哥结婚,我就学不得脱身。父亲、叔父都去观礼,回来说那一头真是大操大办。这虽不是我所喜见的事情,可是,眼看儿女完婚嫁,风光一回,也是人之常情吧。前年随班级去西安实习,夜间出去,小哥哥必都相陪。牵了我手送到住处,同学俱说:你哥哥真俊。
小哥哥工作得也好。新嫂嫂虽然薪金无多,却有许多空闲可以顾家。闻说男方家长原都嫌她太瘦——不久有孕,生下孩子,倒见得珠圆玉润起来。
小侄女儿乳名“雨点”。一家怡怡,伯母从不挑媳妇的眼儿。听说又怀一胎,只可惜大姨奶奶业已长眠。
然而大哥哥就那么一年年蹉跎过去。前番来杭疗养,约莫也是三四年前。部队允许携一位亲眷,他带来的竟是姑姑。有一回我往杭州的文具市场去,摊主指着架上一帧军装照片,笑吟吟问我——可帅么?可像我么?那是我儿子。
我一下子就想起大哥哥来了。
今日黄昏,父亲从外打来电话,要我收拾整饬,迎见哥哥嫂嫂。我把杜诗搁下,换了衣裳,烧了水,洗了水果,惴惴不知这位嫂嫂是何等模样。怕见生人,我可从此都改了罢!
那是一位修长的姐姐,站在我身侧,几乎齐高。两支辫子从颈项旁边垂下来,上穿着黑色修身背心,臂膀晒成小麦色,一片圆光停匀。下着一条暗红碎花灯笼腿裤子,也就有了几分俏皮。大哥哥还是枯瘦。行伍中伙食优厚,竟养不出一丝肉来。我端了茶,递过一碗葡萄,讷讷往下首坐着。当真问了姓,又序及年齿,新嫂嫂姓袁,长我三岁。
夕晖照到沙发上的时候,他们起身要走了。大哥哥一贯寡言,临别客套,又邀我去玩。一时无话,只将小哥哥搬出来作挡箭牌——“你要再去,就可以玩他们女儿啦”。
我因笑着,只说:“您可也快努力罢”;又站在门首找补一句:“下回来时,我一并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