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记(十四)
2024年10月1日
每次假期人流量很大,各个景点都是爆满。外出休闲一次反而很累。所以假期也并没有打算出沪,空闲的时间四处走走便好。初中的同学陪对象和家人来上海游玩,言之时间紧张,呆一天后要回去拍婚纱照。准备去外滩见他们,但豫园地铁口因人流量大封闭。只得作罢,也不想去人挤人。
2024年10月2日
老早买了中华艺术宫敦煌展的门票,号称以“文物+复刻经典洞窟+壁画彩塑”为形式,从敦煌研究院调集大批极具代表性、极具稀缺性的一二级珍贵文物及历代专家临本。以前看过许多关于敦煌的作品,包括《图说敦煌二五四窟》《我心归处是敦煌》,以及一些影视作品。所以一直对敦煌的壁画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对二五四窟壁画的解说记忆犹新,没机会去一趟甘肃。
看展的人很多,虽是临摹和复刻作品,也很细腻,让人震撼。但没点佛教知识和美学知识,许多壁画其实有些难懂,需要借助解说。不得不说展后的相关文创产品非常精美!
2024年10月3日
下午去爬了一趟佘山,虽有太阳,并不热,走在竹林绿道中心旷神怡,这个天气正是上海最舒服的时节。下山时居然碰到了院长,也刚爬山结束。到泗泾夜市去逛了一下,老早就听说上海仅存的几个夜市都有些偏远。传统的小推车,眼花缭乱的各种小吃,烟火气很浓,人也非常多,在上海确实很难见到这样的景象了。逛了很久,吃了一些小吃,还有许多想吃的留待下次再来。
2024年10月4日
假期几天不想看文章,也不想写论文。闲的时候翻了翻放在书架上多年、全新的默顿的《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九百多页的大部头,拿起来都费劲。中层理论读起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晦涩,许多内容对于思考今天的议题依然有启发。
下午去了岚灵花鸟市场,号称上海现存的最大花鸟市场,很久没去了。上次买回来的三株多肉,养地只剩下两株了。人非常多,摩肩接踵。宠物店越开越多,尤其是卖猫的。
2024年10月8日
下午去听了一场博士毕业论文预答辩,还是有些收获。研究问题的层层递进、研究的对话都是建立在学术脉络上的。对所研究主题的理论脉络一定要清楚,而非泛泛读一些文章,读了许多也并不清晰。
2024年10月9日
参加国奖答辩,博士名额只有一个,虽然申请的人不多,但竞争程度还是很大。
2024年10月12日
叫了朋友晚上来宿舍吃饭,回想毕业前那段时间逍遥快乐,每天几个宿舍的在一起煮火锅、喝酒、玩游戏。毕业以后,心境都发生了改变,场景一样,也找不回过去的感觉。大家都过得越来越不快乐了,为了工作、为了情感、为了学业、为了家庭、为了生活……。
2024年10月15日
读书会读阿伯特的《过程社会学》,很是晦涩,很多地方太跳跃,领会不到深意。暑期的时候读了一半便读不下去了,前几天勉强把后面看完。对我而言,这本书只能说是提供了一些方法论上的启发。今年老师招了两个留学生博士生,搞得读书会发言都要用英文,服了。
2024年10月17日
写开题报告,预计下个月要开题,论文大纲要非常详细,还没深入调研、还没开始研究,就要求每个章节怎么写,非常扯淡,非常不合理,全靠瞎编,哪来的什么逻辑?
2024年10月22日
开题报告编得差不多了,转嫁给老师。
2024年10月23日
毫无征兆地感冒了,在宿舍呆了两天,每晚早早熄灯睡觉,嗜睡。第三天开始好转。
2024年10月25日
几位朋友约定今年继续去参加万圣节,去年的万圣节各种cos很出圈,非常有意思,大家都期待今年会有什么惊喜。但网上却刷到消息,巨鹿路、愚园路几个点都已提前做了限流防控,有大批蜀黎执勤劝阻,名曰“人流量过大,防止意外”。实则,去年出现了许多反讽cos。号称最包容的城市,也包容不了了。大家的满怀期待,成为满满失落。
2024年10月27日
与导师讨论了开题报告,研究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问题的分析进路要调整、核心概念还要操作化,最重要的是研究的新意不足,等等。预计还有一个月才开题,准备先去调研看看,但高端养老机构的田野点不太好进入。万事开头难。
2024年10月28日
突然被安排周末去参加在无锡举办的农村社会学专委会年会,看了看会议议程,有的议题还有些趣味。还安排报销,何乐而不为。
2024年10月29日
申请了五道口某学院的博士研究资助,1个W,结项要求博论、C一篇、文献综述一篇、政策报告一篇,要求还挺高。但还是期望能中,作为田野调查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