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孩子:表扬和批评,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作为一个宝爸,我常常会很困惑。就是面对自己的孩子,我到底要表扬鼓励为主,还是批评为主呢?因为有专家告诉我们,过分表扬会让孩子养成外在评价体系,说白了就是养成将来看喜欢别人脸色的习惯。
也有理论告诉我们,严师出高徒,压力越大动力越大,批评可以让孩子重视问题,另外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将来能更好面对生活压力。所以为此,我困惑了好一阵。
但是直到我看到刘澜老师的下面的话,我仿佛看到了一道光。
“我问你,怎么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是赞扬还是批评?我猜呢,大多数人会回答赞扬。你现在注意听,我给你一个不同的答案。
这个答案是: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的,不是赞扬,也不是批评,而是反馈。这不仅对孩子适用,对成年人也适用。批评和赞扬对你的学习都没有多大帮助。对你的学习有实质性帮助的,是反馈。这是学习科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我也认同。”
这个我此前确实没有留意过,所以我决定好好探究一番。
01
反馈的核心: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方向
批评和赞扬通常关注的是结果的好坏,对学习的直接帮助有限。比如,“你这次考试不及格”是批评,而“你这次考得不错”是赞扬。这些评价虽然让孩子知道了自己的表现如何,但没有告诉他们该如何进步。
反馈则不同,它的核心是帮助孩子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例如:“你在阅读理解部分的分数不高,可能是因为你没有抓住文章的主旨,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些标注和总结方法来提升你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种反馈不仅指出问题,还提供了解决方法,让孩子清楚如何改进。
我们来一个常见的场景,对比看看:小学作文的反馈
情境: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写了一篇作文,语言生动但结构不够清晰。
批评:家长可能会说,“你的文章结构不清晰。” 这会让孩子感到挫败,但不知道如何改进。
赞扬:家长可能会说,“你的语言很生动!” 虽然让孩子感到高兴,但对结构的提升没有帮助。
反馈:家长可以这样反馈:“你的文章语言很好,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为了让结构更清晰,你可以把文章分成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可以尝试在开头用一句话引出主题,中间部分分段讲述事情的经过,最后再总结你的感受。”这样的反馈不仅指出了问题,还提供了具体的改进方法,孩子可以据此提升写作技巧。
02
反馈帮助建立内在动力
赞扬往往会导致学生寻求外在的认可,而批评则可能引发挫败感。反馈则专注于学习过程本身,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内在的动力。反馈关注的是“如何变得更好”而不是“我是好还是坏”。这种专注于自我提升的思维方式能让孩子逐渐建立起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我驱动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03
反馈的具体要素:明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有效的反馈通常具有三个要素:明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明确性:反馈内容应清晰明了,避免模棱两可。例如,不说“你的作文不够好”,而是说“你的作文在结构上有些混乱,建议分段更清晰,方便读者理解”。
具体性:反馈应该指出具体的改进之处。比如,数学作业中的反馈可以指出“你在使用公式时忽略了负号,所以结果不对”,而不是泛泛地说“计算错了”。
可操作性:有效的反馈要提供明确的改进方法,告诉孩子下一步可以做什么。例如:“你可以尝试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个观点,以提高你的语言丰富性。”
总结
反馈优于批评和赞扬,因为它能够:• 明确指出问题所在,让孩子有清晰的改进方向;• 给予具体的改进方法,使孩子知道下一步如何行动;• 建立孩子的自我提升意识,增强内在学习动机。
通过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到,反馈帮助孩子看到如何进步,而不仅仅是对结果的判断。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孩子,对成年人在职场或学习中的成长也同样有效。
本文作者:unlockedmind,致力于和你共建心灵驿站,一起破解幸福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