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白蘋洲
作为一个湖州人,对于“白蘋洲”这个名字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因为从小就知道湖州有一个有名的“白蘋洲宾馆”(建于1988年),但白蘋洲三个字到底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文化内含,小时候是完全不知道的。读书时也读过温庭筠的名句“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但完全没有想过诗中的白蘋洲和现实有什么关联。
前不久飞宇同学@蔷薇夕阳血 与我提到杭州西泠印社里张钧衡所书《闲泉记》中,开篇写道“杭之与湖相距,一衣带水耳……笠屐寻幽之侣,自蘋风苕月中来……”,当时他不知“蘋风苕月”什么意思,虽然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词,但一下就想到了湖州的苕溪和白蘋洲,“蘋风苕月”不就是白蘋洲的风,苕溪的月吗?张钧衡又是湖州南浔人,他用蘋风苕月这两个意象来指代湖州,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关注杭州和西湖文史好几年,对于家乡的文史却不甚了解,由《闲泉记》引发了我对于苕溪和白蘋洲的兴趣,于是开始搜寻资料。

湖州,古称吴兴,地处山地与平原接壤地带,城北、南、西三面群山环拥,东部为水乡泽国,北部为浩渺太湖,是一个山水环绕的格局。东苕溪和西苕溪两条主要水系流经湖州后,向北注入太湖,其中东苕溪一路入南门为霅溪,一路为苕溪,苕、霅二水在城中与许多支港、湖漾连成回环,居民濒水而居,从而形成为历代称道的“水晶宫”格局(元代赵孟頫就自号“水晶宫道人”)。唐代开成年间湖州刺史杨汉公《题郡城楼》诗中写道:
吴兴城阙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

也是这位出自弘农杨氏的湖州刺史杨汉公在任时,在湖州城东南的白蘋洲疏浚渠池,植树造园,连构五亭,建成了一处仿若仙境的美妙之所。开成四年(839),他将描绘白蘋洲美景的图画寄予当时定居洛阳的白居易,请他为之作记。历史总是如此巧合,16年前的长庆三年(823),白居易也曾为杭州飞来峰冷泉溪的五座亭子写过《冷泉亭记》,那是他在杭州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试想一下,在洛阳时常思念着江南风物的他,看到这描绘着五座亭子的白蘋洲图,定是如同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江南,文思泉涌,挥笔写下了这篇《白蘋洲五亭记》: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州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载,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溪,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时予守官在洛,杨君缄书责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覼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缋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义。恐年把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在此之前的唐大历十一年(776),颜真卿对白蘋洲进行修整,清淤导流,作八角亭和茅亭,并书柳恽《江南曲》于亭中。贞元十五年(799)刺史李锜增设大小两亭,名曰“白蘋”。至开成三年杨汉公在白蘋洲上疏浚四渠、二池,筑成三园,修建白蘋、集芳、山光、朝霞和碧波五亭,白蘋洲掩藏在水光山色之间,成为了湖州一处不可多得的人间胜境。白居易的这篇《白蘋洲五亭记》与李直方的《白蘋亭记》和孙储的《白蘋洲记》,皆刻石而立,为唐代名碑。

“蘋”原是一种水草, 早在前秦时期,诗经《国风》中就有《采蘋》一诗:“于以采蘋?南涧之滨。”诗经里的蘋也叫田字蘋、四叶菜,属多年生蕨类植物,生于浅水中,并不会开花。

而我们说的白蘋有别于田字蘋,是一种比田字蘋和浮萍更大的水草,古籍中记载:“水萍有三种,大者名蘋,又有荇菜,亦相似而叶圆。”这种比田字蘋和浮萍更大,叶片与荇菜很相似的植物就是白蘋,它在现代的学名叫做“水鳖”, 是水鳖科水鳖属的浮水草本植物,叶为心形或圆形,有时伸出水面,夏秋之交时开花, 花瓣白色, 质地透明,长椭圆形, 基部和花蕊为黄色,萼片近圆形。 当春天叶片长出未老化时,采集其幼嫩的叶柄,用开水焯后,可炒食、凉拌。而“洲”本义是指江河中的小块陆地,水陆交汇之处。唐朝时,湖州城内霅溪东南岸因契合梁朝湖州太守柳恽《江南曲》的意境,被命名为白蘋洲。
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柳恽《江南曲》)

这是柳恽诗作中最富才华也是对后世诗坛影响最大的作品,它为湖州带来了一处传唱千古的胜境。白蘋洲频繁出现在唐人诗作中,检索《全唐诗》后发现,“蘋”、“白蘋”出现的频率很高,可见在唐代,白蘋已发展为一个重要意象,它常常与江南、离别联系起来。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蘋。(李白《渌水曲》)
君山可避暑,况足采白蘋。(杜甫《寄薛三郎中据》)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阙下摇青珮,洲边采白蘋。( 顾况《白蘋洲送客》 )
为爱江南春,涉江聊采蘋。(陆龟蒙《江南曲》 )
白蘋风起楼船暮,江燕双双五两斜。”(温庭筠《西江上送渔父》)
白蘋已堪把,绿芷复含荣。(陈子昂《送客》)
忆想汀洲畔,伤心向白蘋。(刘长卿《送李侍御贬郴州》)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昨梦芳洲采白蘋,归期且喜故园春。(钱起《送褚大落第东归》)
也有春风良夜,与故人重逢同饮的喜悦心情:
河洛多尘事,江山半旧游。春风故人夜,又醉白蘋洲。(唐张祐《江南逢故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陈陶(约812-885 字嵩伯)所作《吴兴秋思》中,就将苕溪月与白蘋风联系了起来:
不是苕溪厌看月,天涯有程云树凉。何意汀洲剩风雨,白蘋今日似潇湘。
或许这就是张钧衡闲泉记中“蘋风苕月”的源头所在。

当然,古诗中如此之多的送别场景不可能都发生在湖州,理论上来说,只要是水中小洲长了白蘋的地方都可称为白蘋洲。俞平伯先生在《唐宋词选释》中指出白蘋洲“这里若指地名,过于落实,似泛说为好。” 因此,除了在诗句中明确提到“吴兴”、“苕溪”等湖州地名,或是如皎然这样作者是湖州人的,其余的“白蘋洲”则可以理解为古代水路送别之地的泛称。然而就像“天下西湖三十六,唯以杭州最著名”,白蘋洲这一经典意象在湖州最早被具象化,“蘋风苕月”也慢慢成为了指代湖州的风雅意象。 古代北方离别往往是灞桥折柳,江南水乡离别则为汀洲采蘋。蘋这种柔嫩的水草与江南“烟柳画桥”的气质非常契合,白蘋洲三字不仅意象柔美、引人遐想,音韵也很轻软。于是,“白蘋洲”文化从湖州发源,开枝散叶,在南方各地发展起来,成为了离愁别绪的代名词。
关于白蘋洲送别的诗句还有很多:
赠君青竹杖,送尔白蘋洲。(孟浩然《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张骖鸾》) 橘花香覆白蘋洲,江引轻帆入远游。(陈翊《送别萧二》) 霜风红叶寺,夜雨白蘋洲。(马戴《将别寄友人》) 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张籍《湘江曲》) 惟见分手处,白蘋满芳洲。(赵徵明《思归》) 蘋洲北望楚山重,千里回轺止一封。(皎然《白蘋洲送洛阳李丞使还》)
而最有名的当属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通过这短短二十余字,一个古代女子独倚高楼,盼望心上人归来的画面跃然纸上,那种盼望、希望、失望,最后到绝望的跌宕心情仿佛能击中我们每一个读到这首词的人。没有生命的斜晖、流水、白蘋,都因为女子浓烈的感情而变得仿佛有了生命,白蘋洲带来的离恨在这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明代沈际飞《草堂诗余别集》评价:“痴迷,摇荡,惊悸,惑溺,尽此二十余字。”清陈廷焯《云韶集》评:“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徊不尽,是亦谪仙才也。吾安得不服古人? ”清谭献《复堂词话》评:“犹是盛唐绝句。”
白蘋洲入诗,柳恽以下至宋元,不下数百首,而明清更甚,数量早已逾千。正如北宋王安石《送王介学士知湖州》中所说:
吴兴太守美如何,柳恽诗才未足多。遥想郡人迎下檐,白蘋洲渚正沧波。”

南宋嘉泰《吴兴志》记载了白蘋洲在晚唐的变迁:“杜牧之有题白蘋洲诗,至中和五年五亭二沼不复存,刺史孙储又因蘋建亭,鬋茅、作室、浚渠、疏沼,光启中刺史李师悦始即其地增土筑仓,惟余白蘋一亭……” 。而到了今天,白蘋洲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之中,当年的水域现在已成了闹市中的马路,只有一些残迹供人凭吊。据文史专家考证,在东街原县衙对面有座“蘋洲古址”石牌坊,靠近骆驼桥东堍有一座采蘋桥,桥西端还有“蘋洲草堂”。
在今天的妇保院外东街一侧,复建了“白蘋古址”的牌坊,上录唐朝诗人李郢《和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蘋洲见忆》 句: “千嶂雪消溪影渌,几家梅绽海波清。”

牌坊旁有复建的“采蘋桥”与五亭浮雕


另外,在赵孟頫的别业“莲花庄”和清代藏书家陆心源的“潜园”基础上改扩建的莲花庄公园里,也复建了一处“白蘋洲”景观,只是此处只见亭台湖泊,却不见一从白蘋。



斜晖脉脉,千载悠悠,虽然现实中的白蘋洲已不复存在,但它永远存在于一千多首诗词之间,存在于江南每一个迎来送往的芳汀埠头之上,存在于我们为了离别而感伤的思绪之中,就像桃花源一般,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

-
玉至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1 11:21:43
-
金馬都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30 23:25:25
-
Millennia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20 17:26:34
-
豆友X6de-Yovws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12 12:19:16
-
梦的延续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24 12:10:59
-
22:22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19 11:23:12
-
talltre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14 22:37:00
-
豆友hELl6Dr9O4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5 07:56:43
-
河小卫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3 13:55:17
-
LTiki-Taka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3 10:32:58
-
七太饱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3 10:32:04
-
Cruis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2 08:08:35
-
12雪落江南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1 14:07:07
-
山南杜若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1 11:10:59
-
北墻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1 09:48:19
-
风吹来的沙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1 06:06:28
-
翎上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1 00:29:16
-
云山松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1 00:21:12
-
林登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23:19:32
-
如古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23:17:18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22:13:44
-
WWW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21:58:12
-
寂楽寺惟盛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21:35:08
-
Chichi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21:24:38
-
问题物种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20:49:1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20:45:57
-
把吴钩看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20:39:41
-
阿秀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20:23:08
-
口嗨笑笑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9:39:09
-
狐狸鸭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9:21:57
-
Q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9:20:51
-
叮你个当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9:14:56
-
晓晖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9:13:22
-
那个Z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9:09:49
-
缺氧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9:05:46
-
曉知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9:03:31
-
网师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8:54:12
-
绿洲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8:54:01
-
shi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8:38:45
-
右先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8:37:44
-
Florenc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8:37:30
-
蓝藻 ~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8:34:48
-
解九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8:32:55
-
蔷薇夕阳血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8:30:39
-
aga好龙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1 18:26:43
北墻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共赏西湖 恰逢人间四月天 (51人喜欢)
- 从皕宋楼到知还洞:潜园假山洞窟题刻发现记 (47人喜欢)
- 西湖的春天 是从柳条变绿开始的 (246人喜欢)
- 今日春分丨我把西湖的春天 分你一半 (638人喜欢)
- 杭州深山的这两处石刻藏着上海滩巨贾的20年沉浮 (3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