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 石涛《古木垂荫图》


石涛,1642至1708年,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发为僧后,更名元济、超济、原济,自称苦瓜和尚。游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他的别号很多,还有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


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从整幅画面构图来看,正体现了石涛所总结的“三叠两段式”山水画构图程式。三叠是一层地,一层树,一层山,两段是景在下,山在上。画面近景处两株老树生长在地面上,姿态挺拔,向上旺盛地生长。而两边的树木则呈倾斜之态:左边的那株树呈扭动态势,树叶尽脱,只剩下嶙峋的树干与凌乱的树杈;右边的那株好似被狂风吹弯了腰,形态与岩石进行对比。顺着树木向后望去,山体越发高耸,树木越发苍翠,曲径通幽,古木蔽天。山坳、丛林中,楼阁掩映。



画面中景是江水横流,一桥横跨,山石圆润、低矮,堤岸延伸,云树、丘壑掩映。远景山峦重叠、峰外有峰,其中主峰高耸睥睨、气势非凡。峰顶上,圆润的石体如拳头、如卷云,形态怪异,四周云雾缭绕。山脚下,树林中,依稀可见屋宇。

从笔墨来看,整幅画面用了非常多的苔点,这是石涛作画的特点之一,意欲用苔点的变化,增强画面笔墨的表现力。并且画中的云烟、江水纯以留白法表现。这些留白贯穿于物象繁杂的画幅中,与景物形成虚实对比,使画面气脉相通、生机无限。

清代 | 邹一桂《蟠桃图》清代 | 李鱓《花鸟十二开》清 · 高凤翰《牡丹图》清 · 丁观鹏《无量寿佛图》清 · 查士标《桃园图》清 · 赵之谦《牡丹图》清 · 钱维城《万有同春图》清 · 钱维城《山水花鸟册》清 · 焦秉贞《耕织图册》清 · 永瑢《平安如意图》清 · 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清 · 黄慎《柳塘双鹭图》清 · 佚名《古代神仙十八洞》清 · 杨晋《石谷骑牛图》 清 · 杨晋《唐解元诗意图》清 · 邹喆《乡郊秋雾图》清 · 萧晨《仿李希采薇图》清 · 王原祁《辋川图》清 · 边寿民《晴沙集影》清 · 杜湘《山水图册》清 · 方琮《山水十页》清 · 黄夔《桃花源图》清 · 樊圻《岁寒三友图》清 · 禹之鼎《桐禽图》清 · 戴本孝《山水册页》清 · 王原祁《山水十二开画册》清 · 王武《花竹栖禽图》清 · 黄山寿《拟古山水册》清 · 虚谷《山阴草堂图》清 · 虚谷《梅鹤图》清 · 查士标《山水》清 · 汪中《秋园蝴蝶图》清 · 多人《清明上河图》清 · 董邦达《断桥残雪图》清 · 宋思仁《清芬自怡图》清 · 王原祁《西湖十景图》清 · 王原祁《摹卢鸿草堂十志图》清 · 萧晨《杨柳暮归图》清 · 高岑《景观册页》清 · 钱维乔《山水图》清 · 任熏《花鸟图》清 · 王宸《山水图册》清 · 王武《花卉册》清 · 王士祯《书画图册》清 · 虞沅《双马图》清 · 叶芳林《九日行庵文宴图》清 · 边寿民《芦雁图立轴》清 · 孙温《红楼梦》清 · 刘彦冲《听阮图》清 · 关槐《上塞锦林图》清 · 吴宏《燕子矶莫愁湖图》清 · 程璋《双猫窥鱼图》清 · 钱松喦《蜀道行旅图》清 · 院本《十二月令图轴》清 · 查士标《山水》清 · 查士标《山水图》清 · 张赐宁《山水图卷》清 · 张若澄《燕山八景图》清 · 汪士慎《花卉山水图册》清 · 奚冈《图册》清 · 查士标《青山卞居图》清 · 樊圻《山水图册》清 · 陈枚《山水楼阁图册》清 · 汪之瑞《山水册页》 清 · 沈振麟《洪崖仙图》清 · 禹之鼎《移居图》 清 · 阙岚《梧桐白头图》清 · 奚冈《竹菊图》 清 · 叶欣《山水册页四开》 清 · 查士标《山水图册》清 · 上睿《携琴访友图》清 · 佚名《南岳全图》清 · 梅清《山水图》清 · 任熏《群仙图》清 · 张宗《苍山水图》清 · 禹之鼎《王士祯放鹇图》清 · 吴应贞《荷花图》清 · 祝山嘲《仿倪云林山水》清 · 樊圻《牡丹图》清 · 边寿民《芦雁图》清 · 孙逸《山水图》清 · 女道人韵香《兰花》清 · 郑日文《墨笔山水中堂》清 · 钱与龄《秋风墨藻图》清 · 丘鉴《芙蓉芦雁图》清 · 钱维城《狮子林图卷》清 · 余稚《花鸟图册》清 · 尤萃《杏花双雉图》清 · 章谷《携琴游山图》清 · 边寿民《芦雁图册》十开清 · 郑旼《黄山八景图册》清 · 张伯龙《纪恩图》



-
wendy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2 06: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