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 万寿禅寺
五山已经去完,不知不觉进入了十刹,湖州有第二的道场山万寿禅寺,临济正宗。
五代吴越时钱王缪题额为“正真禅院”,宋元丰三年(1080)知州事陈侗奏改题“护圣万寿禅寺”,宋嘉泰间(1201—1204)改“妙觉寺”,元末毁于兵火。僧正印劝募重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建成。重建后的万寿寺,有法堂五间,僧堂七间,又有库楼、香积厨、青山堂、榭梅榈林、蒙堂、选僧堂等,后又增建观音殿。明洪武三年(1370)重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十七年毁于火,光绪二年僧法磬春诏携《龙藏宝经》于废墟上重建,历时30年,于光绪末年重光。“文化大革命”中,寺院、佛像、石刻等遭毁损,1975年由道场公社拆毁大雄宝殿、用天建造学校等,仅存观音殿、千佛壁、放生池和瑶席池。

万寿禅寺也是一座在山里的寺庙,和径山寺一样,有进香古道,也就是从凡世到宗教场所的一段心理缓冲带。但去的时候直接开车到了天王殿附近,路过摩崖,而后一进门就被天王殿到观音寺这一路的景致震撼。后来发现,这就是吴兴八景之首的原因。
明弘治《湖州府志》载:其山“峰峦秀郁,水石森爽,殊为吴兴佳绝,古今游览者皆萃焉。”万历《湖州府志》把“道场晓霁”列为“吴兴八景”之首。宋苏东坡作《游道场山何山》诗:“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
站在天王殿的视角向前看,很有平面感上的震撼。中轴是一条莲花之路,石块上刻有形态各异的莲花,通往观音殿。一路走去,都是细节。



而若是向右看,在放生池的位置看上去,就会从空间感上震撼,从此处到山顶的多宝塔,和半山的伽蓝殿呈一条直线,有江南山水的布景之意。


虽然建筑大都是新建的,但是布局仍为十刹时的,有六七个放生池,整个寺庙的结构也是依山而建。我进门处为天王殿,一路往上,到东坡的洗砚池为寺庙的最后端。左侧有茶室,右侧有诸多古迹,比如古井,塔林,以及可以一路登顶到多宝塔的般若门——很有象征性。从此门一路沿着古道爬到山顶,必然在路上有所参悟,获得般若。可惜此次没有带登山鞋,一路是青苔和落叶,下次来要登顶和饮茶。
又想着去山门看看,于是从天王殿一路往山下走,又是一条古道。罕有人至,大堆的落叶盖住石道。中途也和汽车道交叉,但总归是能完整走到山脚的。一出万寿寺的石山门,马上就回到了从安静能听到落叶声的山道回到人间村落道场浜。
万寿寺所在的道场山,离湖州市区不过二十分钟车程,也可以直接开到天王殿(其实我还是建议从登山古道上去的,相比径山寺要爬四十多分钟,这里的二十分钟攀登算是短的)。等到上海和湖州的高铁通车后,非常推荐一游,但前提也是对访古有兴趣。不然眼里只有普通的山和一座普通的寺。市民似乎已经不大信佛,但是仍是著名的太湖观音信仰所在地,法华寺和几个寺院香火仍很旺盛。
元代湖州的达鲁花赤(是一个官职而不是人名)所树立的元碑似乎在天王殿入口之外,这次没找到,下次来的时候再仔细看看。下山的时候,回头远距离地看到了多宝塔的另一种姿态,亦是江南之美。

从五山十刹的第一处天童寺到如今,大概过了三四年,此中间的心态和学养都有大变化,从茫然无所知,到处处见细节。从一位超级勤奋的工作者,到能放松地浪费时间看寺庙。如此慢慢记录,也是幸事。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从名称、历史、地理位置、壁画、建筑、碑刻、塑像、寺院植物,毫不重复,颇有趣味。
放一个湖州博物馆所藏万寿寺拓片,可以推测当年寺中的精致和繁盛。


是为记。
🪴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廊坊博物馆 (5人喜欢)
- 漫步北海公园 | 陌游记#31 (2人喜欢)
- 石家庄 毗卢寺 (12人喜欢)
- 保定 淮军公所-直隶总督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保定博物馆
- 赵县 柏林寺-赵县博物馆-大观圣作之碑-陀罗尼经幢-赵州桥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