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而内省,足矣
这是一篇论文的后记。主题是找到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写作的缘起是,现在社会人际关系淡漠,人们找不到生活的重心,感到越来越孤独。我很希望通过社区志愿者服务,提高居民对社区的参与感与认同感,从而减少一分对生活的虚无感。但由于一些原因,不能写明真正的问题,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如此,每一届毕业生写论文时,都装模作样地提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看了一些参考书,发现作者也回避了关键的问题。这纯属浪费时间!于是便有了这篇后记。
本来行文至此,该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但有些话不得不说。刚才虽然提出了一些美好建议,我们看问题时,依然要从实际出发,否则只管说些漂亮话,也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已。因此,面对一些大势所趋,我们的社区工作者只要做到,尽人事,听天命就可以了。
blibli网站有短视频讲了一个58岁的,孤独的德国女卡车司机的故事。她开货车有30年。和丈夫已离婚。女儿成年后,搬出去住。她一个人住在现在的公寓里。开卡车是她的收入来源和唯一的爱好。每周一到周五,她每天开十五个小时卡车。周末不干活,只能一个人无聊地呆在家里。“现在开卡车和以前不一样了,”她说,“以前吃饭的时候,大家都聚拢在一起吃,现在都是各自吃各自的。”另外还有报道称,美国人感到生活越来越孤独了。看来感到孤独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居委会的党总支,王华在我问她,“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参加社区活动”时说,“现在的人都很忙,忙着自己的事业,忙着自我提升,没有精力想居委会的事情。”的确,现在的上班族工作日每天早出晚归得,十分忙碌,到了周末累得只想呆在家里。不过她只说对了一半,如果说,以前的人是外向型发展的人类,他们热情地与这个世界产生连接,那么我们这一代是积极向内探索的一代。尘世喧嚣,众人皆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向外探索越多,心灵越枯竭。“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只有回归内在,化融万象,才能“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人生从此不迷茫,还会生发出一颗慈悲、博爱的心来。看来,生活变得孤独也未尝也不是一件好事。
最后,以陈嘉映老师在《何为良好生活》的里一段话和微信群友的精彩发言结束本文,“不管这个世界是变好还是变坏,你生存的环境就在这里,你要有心好好生活下去就得在这个社会现实里建设自己的良好生活……说到底,并没有谁应许过送给你一个良好社会 …… ”好好活着,“孤独而内省,足矣!”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3 10: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