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总结 | Part01
提前2个月写年终总结。
今年最大的变化是没能顺利毕业,回了三趟家,分别是过年的2月份、陪妹妹中考的6月份、论文受挫的10月。每次在家差不多待10多天。
因为毕业不顺利,今年我多了无数个审视自己的时刻,我开始想究竟是过往人生的哪一段出了问题,才导致当下停滞不前。不过想太多只会给自己带来内耗、让自己晚上睡不着,研究生3年的漫游中,身边也有面临同样“坎坷”的人,大家的人生都不一样。
10月回家的时候我想或许我一直没有好好努力过,这个努力指的是发现问题并能立即寻找合适解决措施,可惜我并非多年后穿越回来、全知全能的存在,过去两三年里面对超出我认知的问题,我会默认接受、鲜少做出灵活性的调整。这是自己心态上的转变。
说起来时间过得非常快,前天我还坐在家里等待我妈下班做饭,年初某个周末与师姐的交谈好像还记忆犹新,我妹也开始面临高中选科的问题。毕业对我来说像是一辆晚点的公交车,别人挥挥手跟你道别说我坐这班就先走了,你继续等在站牌,等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会来的公交车。
心态调整之后,对自己有了更多包容,大有想“躺平”的趋势,同时也发现自己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自律。但不是真正躺平什么也不做,是重新看看可以做什么。
准备按照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总结,秉着连载的心态打算在今年底完成总结,祝我成功吧~
1-2月:准备毕业论文框架
1月我开始写毕业论文的框架,在这个过程中,我罗列了我可以往哪里写、我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当时的我告诉自己,不管怎样,你先把一个框架写出来,写出来之后还可以再改。很急,不知道在急什么。每天都很绝望,感觉自己孤立无援,事实也确实如此,写出来的东西觉得可以与导师讨论了,但又觉得没必要,因为一定会被他骂回来,结果就是我敲的框架对最后的论文并没有什么帮助。
上半年一直处于一个情绪比较紧绷的时期,坐在我前面的同门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我们很少聊天,我那时候对他回头的交谈都很有防备,生怕暴露了自己坐了一整天其实什么也没做的事实。返校写前言的时候,我也很紧张被别人“巡视”到。
但与其说自己因毕业而紧绷,不如说自己一进入到办公室就会自动进入到紧绷状态。回到宿舍狭小的空间,我也会继续紧绷状态。在这个校园里,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转移,我的情绪状态大致都是紧绷。只有在家这个空间里或者与很熟的友人陪伴时,我的状态才是放松的。我对自己选择来这么远的地方读书产生了怀疑。
这个时刻我想起来大学一个朋友对我说,我跟很多人相处的时候都有些不自在,但跟你在一块的时候是放松的。可能她是想表达她是个很在意对方评价的人,但我相对温和。这一时空的我与当时的她共情,甚至在想当时是什么样的环境让她有这样的感受。
为自己打造一个具有安全感的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说我的适应能力比较差,也可能是这个环境不适合我,但我更愿意说是前者,因为环境不可改变,能做的只有自己。我又联想到从小到大我都缺少一个自己的房间,于是想到伍尔夫说女人应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未来我的人生目标里也包括了这个。
2月1号回家,回家前在平板上记录了自己准备在回家的时候准备做哪些工作,包括找工作、刷招聘软件、完成论文的前言等。回家的当天河南开始下雪,有的高铁还因此停运了,还好我那一班按时到达。我一路从十几度的广州过渡到零下的河南,看到越接近北方,玻璃外面白色的表面越多,忍不住拍照。
六点半到达漯河站,我妈给我找了个拼车,等人到齐等到七点半,等人的时候看着细细小小的雪从天上落下来,还是让人感叹这就是北方啊,毕竟当天在广州我还只穿了一个卫衣。下雪之后车特别容易打滑,本来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花了两三个小时,到家已经十一点多了,路上还看到好几辆转向的车,暗暗赞叹司机车技了得。
我回家的时候我妹已经放假了,我这么晚回去好像也是在说“看,研究生放假也很短”,不知道我在比较什么。按照一套习以为常的惯例过完了年,但过得很不开心,兴许是我心里面悬着毕业的事。在家的无聊时间里,我非常有限地打开了电脑,连相机也很少用,要知道在去年我还有心情与家人一起去散步。在关系越来越淡、回乡过年越来越无趣的现在,趁着过年的放假期间出去旅游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概在家待了两周就回来了,在家期间因为天太冷也很少打开电脑,直到返校才继续回家前定下的论文进度,同门的导师要求在3月前把论文的初稿完成。我的导师对学生的毕业毫不在意,我问师姐她的导师时间安排是什么样的,师姐发送了每个时间节点,我心里面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但自我管理中人很容易出现思想滑坡,直到第一个ddl来临,我还没有把论文的框架完成,就一个字,急!
急也没用,我每日的论文仍然按照龟速推进,每天压力大的时候就把鼠鼠拿出来陪我玩,结果每天可能需要鼠鼠陪我半小时。我按照同门的时间线给自己设置了2月29号的死线,发现完不成又灵活调整到3月5号。但不得不说论文有问题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是憋不出来的,强求不得。
(预计10天后更新3-4月,写了两个小时,好像也只写了两千字,开始感叹文字工作者的不易,佩服那些兼职、能做到每天连载四五千字的网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