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清净
皈依已经不少年了,但是上周才正式受了五戒。赶上住持大和尚来美,因缘殊胜。
五戒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杀盗淫妄酒。但要持上品、上上品清净戒,没那么容易。佛法乃心法,持戒清净是心清净。如六祖所教:“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我心不平行不直,八识田里藏污纳垢,持戒还得靠意志力,靠信解行并重。所以把《菩萨优婆塞戒经》又翻出来,再做学习和自我警醒。这本经讲的是在家菩萨戒,但菩萨戒的六重戒则包含五戒。此经向在家男众所说;大体适用于优婆夷,但部分内容的执行仍需思惟。现将五戒相关部分摘录如下。
持戒的重要性
善男子。優婆塞戒極為甚難。何以故。是戒能為沙彌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薩戒。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優婆塞戒。則能獲得如是等戒無量利益。若有毀破如是戒者。則於無量無邊世中。處三惡道受大苦惱。汝今欲得無量利益。能至心受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
優婆塞戒極為甚難。若歸佛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自在天等。若歸法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典籍。若歸僧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邪眾。汝能如是至心歸依於三寶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
善男子。優婆塞戒極為甚難。若人歸依於三寶者。是人則為施諸眾生無怖畏已。若人能施無怖畏者。是人則得優婆塞戒。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能如是施諸眾生無怖畏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
五惡法(五戒之反面)
人有五事現在不能增長財命。何等为五。一者樂殺。二者樂盜。三者邪淫。四者妄語。五者飲酒。
一切眾生因殺生故。現在獲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秏減眷屬分離。賢聖呵責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橫羅其殃。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當墮地獄多受苦惱飢渴。長命惡色惡力惡名等事。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復受惡色短命貧窮。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令外一切五穀果蓏悉皆減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
若人樂偷。是人亦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秏減眷屬分離。他人失物於己生疑。雖親附人人不見信。常為賢聖之所呵責。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墮於地獄。受得惡色惡力惡名飢渴苦惱壽命長遠。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貧於財物雖得隨失。不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愛念。身常受苦心懷愁惱。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噉不得色力。是人惡果殃流萬姓。
善男子。若復有人樂於妄語。是人現得惡口惡色。所言雖實人不信受。眾皆憎惡不喜見之。是名現世惡業之報。捨此身已入於地獄。受大苦楚飢渴熱惱。是名後世惡業之報。若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說雖實人不信受。見者不樂。雖說正法人不樂聞。是一惡人因緣力故。外物一切資產減少。
善男子。若復有人樂飲酒者。是人現世喜失財物。身心多病常樂鬥諍。惡名遠聞喪失智慧。心無慚愧得惡色力。常為一切之所呵責。人不樂見不能修善。是名飲酒現在惡報。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飢渴等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亂。不能繫念思惟善法。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資產臭爛。
善男子。若復有人樂為邪淫。是人不能護自他身。一切眾生見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語在先。於一切時常受苦惱心常散亂。不能修善喜失財物。所有妻子心不戀慕壽命短促。是名邪淫現在惡果。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惡色力飢渴長命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果報。若得人身惡色惡口人不喜見。不能守護妻妾男女。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
善男子。是五惡法。汝今真實能遠離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
如若破戒,后果还有:“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優婆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優婆夷。”
以上经文为从事上来说。前两天和师兄交流“戒体”的概念,师兄提到了菩提达摩的《一心戒文》,则从理上说持戒。也摘录于此。
一、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不杀生。
二、于自性灵妙不可得法中,不生可得之念,名不偷盗。
三、于自性灵妙无着法中,不生爱着之念,名不淫欲。
四、于自性灵妙不可说法中,不说一字,名不妄语。
五、于自性灵妙本来清净法中,不生无明,名不饮酒。
六、于自性灵妙无过患法中,不说过罪,名不说过。
七、于自性灵妙平等法中,不说自他,名不自赞毁他。
八、于自性灵妙真如周遍法中,不生一相悭执,名不悭贪。
九、于自性灵妙无我法中,不计实我,名不瞋恚。
十、于自性灵妙一如法中,不起生佛二见,名不谤三宝。
事理一如,自不可偏废。
先记到这里,以后想到再加。

善哉解脫服
缽吒禮懺衣
我今頂戴受
禮佛求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