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琐碎事
一、超越时间
十一月的天气凉快了不少。已经很久没有下笔记录些什么,读书时候的我很喜欢在日记本下记下很多无关紧要的东西,这个习惯直到刚毕业出来工作仍有所保留(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阿姨给植物浇水的时间),虽然当时不知道这些信息会起什么作用,可能只是出于无聊,出于对世界的好奇。但文字的作用,总是超乎我的想象。高中时候的日记,使我认识了一位高中同学,并交上了朋友(算是吧?)
起因是那个日记本上记录了一些当时关于她与班上一位超人气男生的恋爱故事。我们如饥似渴地交流起八卦,如同乘坐了时光机回到了那个人际关系复杂交错的教室里。讨论着当时未注意的细节。时光流逝了十多年,回忆变得昂贵起来。这个时候,文字就超越了时间,留下比大脑更加可靠的信息。
二、文字的另一种形式
与文字有关的,还有最近看了一本韩国同志作家的小说《在熙,烧酒,我,还有冰箱里的蓝莓与烟》。里面的故事是否真正发生在做身上并不重要,但它实在真实的可怕。在另一个国家,我们的群体现状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有一个无所不谈闺蜜,身后跟着一只为爱付出的舔狗,爱上一位故作姿态的渣男,遇上一位兴趣相投却争吵不休的同居男友。最后在奢华的名牌酒店的房间里,与另一位陌生男人怀念着一切。然后,再重复着一切……
我以前觉得自己会有所不同,后来发现我们都一样。爱情似乎不过是一场海啸,浪潮退去,有些人不知所措,有些人疯狂地追逐大海,还有些人假装溺水。朴相映就这样记录着一切,我甚至有时候觉得他写得过于琐碎,但是这又不可或缺,原来文字还可以这样。可以不那么严肃,也可以不那么正经。于是,我又拿起笔(现在应该说是敲起键盘了吧)。重新开始自己的文字之旅。
三、咖啡余后的味道
30岁后,逐渐爱上咖啡。当然,现在中国随处可见的精品咖啡店也不断诱惑着我。点上一杯咖啡,或独自思考问题,或与朋友来一次闲聊,或坐在窗前尝试记录整理最近的生活(就如此刻)。咖啡有时候更像一场谎言,描述着各种各样的味道,品尝的时候难以察觉。但当喝下一杯咖啡的时候,你突然会恍然大悟,噢,原来它当时真的提供了这样的味道,只是我们忽略而已。这种疏忽大意好像一直贯穿我的人生。很小的时候,香港的亲戚给我寄来一些旧衣服。那时候内地的经济还比较落后,穿着这些不明所以的衣物出门。直到有一天,一个稍比我见过世面的朋友羡慕的告诉我,你穿的是名牌哦。当时的我并不在意,只顾着玩耍。直到20年后,我领着工资来到商场的橱窗前。那颗被忽略的子弹在20多年后的今天擦身而过,把我狠狠地甩在身后。后知后觉地才发现,自己曾经拥有的东西的价值。这样的迟钝同样体现在爱情上。我最长的一段关系中,K先生曾带我到广州一家著名的咖啡店里喝咖啡。那时候我对咖啡一无所知,他饶有兴致地与我讨论着关于咖啡的一切。而我只觉得厌烦,觉得苦涩。后来当我开始着迷咖啡,才理解他那个时候的感情。他是真的有把认为最好的一切分享给我。而我由于自尊心作祟,只是觉得他在炫耀,在夸大其词,在自顾自话。咖啡的味道有延时性,永远到下一杯才能尝出上一杯的味道。
四、被忽视的选择
昨天鼓起勇气踏入了口腔医院的矫正科,我现在还能感受到当时汗流浃背的感觉。从挂号到进入疗诊室的几天里,抗拒的情绪一直萦绕在心头。这件事足足延迟了十多年,拖延的时间实在太长,导致我选择性地忽略它。但是关于牙齿的问题,从出现到现在它就并没有消失。许多年前妈妈曾经带我去医院看过,当时她嫌弃太贵而拒绝了。哪怕我一再想要坚持,她也无动于衷。毫无经济能力的我,只能无声的反抗。我们一直避而不谈这个话题,任由它停在我和妈妈之间。直到工作后的我,也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但每次见到妈妈,那股被忽视的愤怒都从黑暗的角落爆发出来。那颗以爱绑架的种子早已根深蒂固,盘踞了一角。在《成长录》关于父母的一期节目里,我坦诚地把这个伤疤再一次展示了出来,我可以理解了我的妈妈。当时家里的收入不高,几万块不是一笔小的数目。关于开刀与手术的恐惧,也足以让她退缩。我却始终难以原谅她,因为她甚至么没有询问过我的意见就做出来决策。这种被忽略的感觉,依然操控着长大成人后的我。自己似乎不值得被爱,不值得被听见,被看到。最恐怖的是,她却是爱着我。
医生给予了他的治疗方案后,问题比预想的要严重。可能长达四年的矫正治疗,以及中间的开刀手术。我和医生表达了需要回去考虑的意愿后,就回去了。在回家的路上,我走进一家咖啡店,点了一杯手冲咖啡。开始思量后面的选择。对比起是否需要做矫正,更大的困难似乎是该如何告诉妈妈这个决定。她会阻止我吗?还是会大吵一架?过去那个无声争吵的画面又出现在眼前。面对人生的分叉路,我永远不知所措。20年过去了,他们会支持我吗?还是依旧选择忽视。假如还是如此,我该怎么办呢?
我真的好想对当时沉默哭泣的小男孩说一句,不要担心,人生永远有第二次机会。
-
伊卡洛斯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3 22: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