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毕业去摇了两年奶茶的人,现在怎么样了?一些“科学”打工的思考
先抛结论:年轻人如果要去摇奶茶、做咖啡,必须要再搭配一个兴趣类的脑力劳动。纯体力劳动是没有意义也不长久的。
(仅针对没什么家底可挥霍,虽然对现状不满但未来还想要改变局面的年轻朋友们。)
最近经常看到大学毕业生、大厂员工辞职去干纯体力劳动的工作,
本人实践过毕业后摇奶茶两年,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验、思考和建议。
(背景:本科北京某985,KCL研究生毕业,ACCA, CATTI二级笔译和三级口译,毕业后在伦敦一家奶茶店工作了两年。现在是独立美股交易员,塔罗师)
首先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要去做服务员?”
大多数人其实压根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理由。
生活所迫、长时间不上班想和社会接触、脑力劳动受不了了想做纯体力活放松;
这些还算得上是理由吧。
我当时的理由也很简单:老板承诺给我办工作签证,这样我就可以在英国留下来了。
做底层服务的工作会迅速锻炼一个人的耐心,对于人间疾苦有非常具象化的认知。
自己做过之后很能体谅服务业从业者,在中国做服务业其实更心累……
每天在零售店里也会观察到形形色色的人和社会百态。
第二,在奶茶店工作,大部分时间的确非常快乐,这种快乐会让人麻木,忘记自己原来想追求的是什么。
因为没有竞争、晋升的压力,同事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兼职,所以工作环境非常年轻化,每天又可以有喝不完的好喝饮料,
除了偶尔遇到刁难人的客人,或者一天之中某个时间突然爆爆忙,脚不沾地,
其他时候真的非常非常快乐,跟同事都是好朋友,下班还会一起聚餐一起玩,
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我现在这样就很好”的错觉。
——真的可以长久吗?
不管国内外的奶茶店其实都更倾向于雇佣年轻人,年纪即使在服务行业也是困境,基本会安排在后厨做一些比较累的活。
(看到过好多帖子问:如果奶茶店员是大妈,你们还会选择去喝吗?投票答案是很残酷的。)
另外,在奶茶店的工作相当于要站满一整天,至少8小时,大家体验过类似的工作就知道非常非常累。随着年龄上升会明显感到体力大不如前,站久了很废腰。
最重要的一点:基础服务类岗位的工资涨幅是非常非常有限的,能涨都算不错了……我在伦敦的奶茶店拿的是最低时薪,一周上5天班的话刚好混个温饱但身体很累。年轻的时候这样尚可,再过几年怎么办呢?
讲完了奶茶店工作的快乐和困境,
终于讲到重点了——
如何“科学地”打零工呢?
如果你刚毕业,怎么投简历都没找到工作想去奶茶店过渡一下;
如果你厌倦大厂,希望找个不用动脑子的工作体验一下;
或者正在奶茶店兼职,对未来感到迷茫,
最好的模式是:把摇奶茶的工作当成消遣/娱乐/放松/现实版厨房游戏,尽量使用低电量模式,不要太用力,保存自己的脑力,下班后探索并培养一个自己的兴趣类技能,在这个技能实现不错的盈利后,你就可以转型自由职业了。
我称之为:一边做无意义的工作,一边探寻人生的意义。
(其实在奶茶店工作非常容易进入心流,什么都不想,跟外界隔绝。一天之中能有几个小时保持这样的状态对专注力培养是很好的。)
举例:
写作:写小地瓜、写书评影评、写商业文、写公号、写小说
画画:帮人画头像、画文创、画表情包、画商业插画
设计类:做PPT、剪辑师(帮人制作和卖模版)
化妆师、花艺茶艺、摄影、玄学
反正有非常技能型职业大家可以自己去探索下,
每个爱好都是可以变现的,
连追星都可以,而且追星是暴利……
找到你最感兴趣的话题,看看以这个爱好为生的人都是怎么做的?
我知道这里肯定有人要问:那这些职业都有门槛怎么办?
首先没有门槛这回事,你可以自己体验下旅拍摄影师的门槛有多低,可以说是会用相机就能拍。先去看看你的拉胯同行,就有信心了。(如果体验到一个很有实力的那你要尽可能向对方学习,问问TA的成长史)
第二,大家都是边做边学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存在什么专业对不对口,要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做专家。
其实读个本科四年都够了……又不是造飞船……没那么难的哈
还有一点:就算你要找零售类兼职,也要找连锁品牌,夫妻店小作坊家门口超市别去!
国内的品牌在营销、运营、供应链和日常管理上面都是很有门道的,
既然去了就请你带着学习探索的心态,好好琢磨一下他们的商业经营。
第二条路是:如果你在的门店有完善的晋升体系,你可以打听一下怎么做店长,怎么再往上升。(但是我觉得这个天花板还是太低了……)
我是吃了这个路子的大亏,我当时在的门店是独立品牌,全英国仅一家,老板有扩张的计划,于是我拉了投资人朋友投了不少钱开分店,也因此认为老板一开始就承诺的工作签证没跑了。结果就是在我签证过期的前两周,突然发现他跟我说的签证已经在办理,是骗我的。
于是我不得不在很紧急的情况下离开伦敦,开始旅居生活。
而在最后关头能救我的,
就是当时我在股市每天的收益差不多跟我们门店的营业额持平。
并且我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学习了塔罗和紫微斗数而且积累了大量案例,
这是另一个可以谋生的技能。
这两个技能加在一起完全足以支撑我这辈子都不用再去打工了。
以上是自己做了两年社会底层工作的一些经验和思考,
抛砖引玉,希望能给迷茫的年轻人一点启发。
(当然了你不要看我键盘一敲两千个字就觉得这件事情很轻松……你要走这么一条路弯道超车,预计付出的努力至少是上班*2)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5-11 07: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