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打动你的演讲
查看话题 >从公众演讲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几个月前,我决定尝试以公众演讲的方式去推广自己的品牌。因为此前没有任何演讲经验,所以决定请一位专注于公众演讲的教练帮我做辅导。原本以为培训中学的只是一些说话技巧,完全没想到,它彻底改变了我看待自己以及看待人生的角度。
一开始,教练让我以即兴演讲的形式对一些话题做一两分钟的描述,在这个过程中,他给了我很多有用的反馈,比如如何调整语速、站姿、和观众的眼神交流等等,但是真正推动我建立起演讲自信的是,是他鼓励我在演讲时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曾经我总以为公众演讲,跟表演类似,需要演技。每次看到别人演讲时,我都觉得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好大,总觉得演讲更适合那些天生性格外向、擅长活跃气氛的人,跟自己的性格截然相反。我好像无论怎么模仿或者表演,都无法成为他们的样子。但是经过培训和亲身经历之后,我才发现真正打动人心的演讲,并不是那些演技最好、或者是内容最好的,而是一个人可以在演讲中用真情感动观众、找到和观众在情感上共鸣的点,而这往往需要一个人用心去讲,而不是用脑去讲。
对于演讲这件事,真的是旁观者清。当你把自己推向台前,台下的观众看得一清二楚——你是否是在做真实的自己。而一个人是否在做真实的自己,并不仅仅是通过语言、肢体动作这些表象呈现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场,这种气场只有通过发自内心的真诚、以最自然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时候,对方才会感知得到。这就是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人说话的内容很优质、语言表达也很流畅,但就是哪里让你觉得不舒服或者不喜欢;也有些人刚好相反,言语质朴,表达也没有什么修饰,但你就是说不出缘由地喜欢这个人。
而作为演讲者,能够突破恐惧,把最真实的自己呈现出去,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我们生活的社会倡导的都是一个模式,鼓励人们都去往同一个方向努力,互相攀比,教育中很少去尊重并且发挥每个人的独特性,所以很多人尤其在公众场合都会压抑自己,害怕被他人所评价或者批判。但是后来在演讲的过程中,我发现每次当你摒弃初心,全力去模仿或者讨好他人时,都会被现实狠狠打脸。很多时候,即便是取得了世俗所定义的成功,也只是短暂的喜悦,大部分时间还是活在焦虑、恐惧和不安之中。
举个例子,一开始决定演讲话题,我选择的是“如何缓解压力”,当时选择这个话题并不是因为我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而是因为觉得它更容易吸引大众,被大众所理解。但是当我抱着取悦和讨好大众的心态去准备这个题目时,每天努力背台词,不仅觉得枯燥,还产生了很多的负面情绪比如总是担心自己讲不好,会不会被观众讽刺嘲笑等等,每天活在恐惧和压力之中。而这种内心的不适感往往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说明自己已经偏离了初心。庆幸的是我及时接收了这个信号,于是决定换一个自己发自内心感兴趣的话题,这一次我选择的演讲题目是“如何聆听直觉找到真实的自我”,后面在准备的过程中,一切都变得自然流畅起来,不需要刻意背台词也能在不同内容之间自由切换, 因为我开始用心去讲,而不是用脑去记。当我开始用心去讲时,吸引过来的受众也完全不一样。之前在选题时我考虑的都是社会大众喜欢什么,然后选择去讨好大众,最后即便吸引过来很多观众,但没有任何人跟我产生真正的共鸣。而当我遵从内心去做选择的时候,虽然吸引过来的人群数量不多,但是每一个都是和我真正匹配的目标人群。
后来我时常在想,不仅演讲中是这样,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有多少时候我们选择一份工作是因为它的知名度高、高薪、或者其他社会广泛认可的因素,但是自己做下去后才发现并不真正喜欢和适合;在选择朋友和伴侣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参考的是那些学历身高长相收入等等的硬性条件,但是真正相处下来你又会发现那些硬性条件都好的人未必就能给你带来幸福感。所以在人生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做选择题时,都是要摈弃外界的评论和嘈杂,遵从自己的内心。
当你开始遵从内心的时候,不仅仅会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构建起一个稳固的内核,理解并且认清自己是谁。当你的内心变得稳定和强大时,才更有力量去服务他人。这也是我在后来的公众演讲中获得的另一个人生感悟: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
很多人在公众演讲的时候,都会担心自己的形象,害怕他人不喜欢自己,或者去评论自己。后来听到一位演讲导师说:“你在公众演讲中需要考虑的不是自己能否被观众喜欢,而是你的内容是否对观众有用。”你演讲的目的不是让自己被所有人喜欢和接纳,而是尽可能的为你的受众提供最有用的价值和信息。当你把注意力从自己转移到观众时,才能够提供最好的演讲。
后来我发现不仅仅是演讲内容本身重要,如果出席的观众彼此认识或者关系很好,现场气氛熟络融洽,演讲者的心态也随之变得更放松,演讲进程就更顺利;而如果出席的观众彼此完全不认识,相互没有沟通,大家都很拘谨,演讲者在演讲时也会更加紧张。所以后来在筹办每一次活动时,我都会安排一些让观众互相认识和互动的环节。现场的气氛一旦活跃起来,演讲的最终效果就会被大大提升。演讲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和观众的合作,当你和观众,以及观众和观众彼此之间产生心灵连接的时候,才是真正成功的演讲。
归根结底,公众演讲考验的是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稳定的内核,是否能够放下自己的面子真诚服务他人,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勇气去克服内心的种种恐惧,卸下所有的防备,把真实的自己展现在他人面前?很多人以为只有当自己变得更自信、更完美、确保他人接纳自己之后才敢于踏出这一步,而事实正好相反,只有当你先迈出这一步,不去计较得失、不因恐惧而停滞不前,开始行动并且试错时,才会逐渐获得真正的自信以及更多人的接纳。
感谢阅读!
作者:Tracey张小帆,一个用心写作的人。
公众号:小帆在远方
小红书@Tracey张小帆 知乎@Tracey张小帆 豆瓣@Tracey张小帆
Tracey张小帆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如何看清一个人的内心 (111人喜欢)
- 你缺少的不是自律,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