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曼谷游记流水账
从泰国回来了。
1、
在曼谷逛了逛最有名的两个庙,卧佛寺、郑王庙,还逛了个暹罗博物馆。
最新开的最大的商业中心(千禧希尔顿旁边)也去了。
我发现我无法在人工建筑中得到滋养。
反而是顺路走过的一个街头小公园更能让我放松(对面应该是泰国国防部)。
2、
美食我还是喜欢的。
这几天都是在千禧希尔顿吃的自助,招待方安排的,其中有一顿是在湄南河游船上。食物都很不错。
自己找地方吃的几顿,最好吃的居然是在索万那普机场,出了轻轨站后的美食街上的一家店。其实那里已经是航站楼的一部分了。点了冬阴功汤,居然吃到了这几天里泰国口味最正宗的一顿。
之前我在另外一家餐厅里点过一顿冬阴功汤,太酸了,虽然里面的虾还不错,但总体还是又贵又不好吃。
还在暹罗博物馆的餐厅吃了一顿,点了个小套餐,4种泰国传统菜,味道很有特色。木瓜沙拉的酱汁也是很酸,但胜在食材新鲜。还有个炒河粉,河粉味道还不错,他们还放了生豆芽和另外一种认不出来的酸味香料,也很好玩。另外的蛋包饭,还有个啥,就正常味道吧。
逛街在路边买的新鲜椰子很好吃。椰子汁冰冰凉凉,甜甜的。喝完老板还给打开椰壳,给个大勺子挖里面的椰肉吃。看我挖得辛苦,他又拿过去,用自己的一个特制刨子把椰肉刨下来,仍然盛在椰壳里拿给我吃。一个椰子吃下去,顿时就饱了。
还看到很多小吃摊子。其中一个卖的是圆形蛋卷,夹一种白色奶油状糊糊,上面放一小撮金黄的或者褐黄的丝。看起来很好吃,我就买来尝了尝。但是不行,白色糊糊不是奶油,比奶油粘稠一点,口感奇怪。顶上的丝则有种很奇怪的香气。我两样各尝了一口,味道实在太可疑了点,想了想朋友来的第二天说吃错东西肚子不舒服,我也没有勇气再继续吃下一口了。
3、
佛像多、寺庙多、信徒多是真的。
寺庙附近很多人卖花。也有很多人乞讨。
本地人路过寺庙,从外面也会双手合十掰一下。自己看起来不富裕,也会给路边乞讨的人丢下硬币。
街上很多流浪汉,不时地就会遇到一个。
很多地方都挂着国王照片,海关有,寺庙门口有,公共建筑有。无处不彰显国王的权威。
人民似乎也很信皇室。很多本地人穿着皇室服装去寺庙拍艺术照、婚纱照。
4、
晚上夜景很暗。
路灯很多都不亮。
游船夜游,两岸的灯火也只是零零散散有一些。只有到两处知名寺庙(还是皇宫),才突然亮起来,金光灿灿的。凸显出巨大的贫富差距。
城市街景其实也是这样。曼谷有很多高楼,看起来现代化、高大上,但是一步之遥就是脏、旧、破、小的老建筑。贫民窟与豪华写字楼,奇妙地混合在一起。
听说曼谷在90年代就是亚洲最大的几个城市之一,现在在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的排名仍然很高。认识有的欧美人,对曼谷也很高,从日本退休后专门去曼谷生活。
我个人感觉,国内一线城市看起来更干净安全、更宜居吧。
5、
旅游业很发达。街上真的很多外国人,欧美的、亚洲的都很多。
曼谷本地很多人都懂英语,感觉路上遇到的人六七成都懂英语。外国朋友说,去中国城市的时候,上海也语言没问题;但是去到杭州就很少人懂英语,住酒店、打车都挺不方便。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藏在每一个本地人的外语水平里。
这个城市大部分时候态度还是很友好的。
但也有些地方很不好理解,比如手机卡,去之前在小红书上看到很多人说便利店有7天49泰殊(汇率可以用1:5速算,人民币1元兑5泰殊)的sim卡卖。我去了好几家711,都说不卖给外国人,只卖给本地人,外国人要买只能买199泰殊的。这种“双标”的对待就让人很不爽。这种有天数限制的卡,本国人有什么需求呢,分明一开始就是给外国人设计的,但看买的人多了,就坐地起价。这就对行程短的游客很不友好了。
免签证这一点还是很方便。在海关也没有遇到网上说的骗中国人签证费的事情。
其他嘛,物价跟中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