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昨天日记,谈谈近况II
谈谈教育
今天我姐的女儿没有去上学,我姐说了句青春期逆反呗。于是载着他娘俩儿去吃饭散心,作为看着她长大的小姨,看到了未来孩子艰辛的教育历程。我们不理解他们就像父母不理解那时候的我们一样。父母苦口婆心砸锅卖铁也得供你去上学,甚至为了成绩不理想痛打你一顿。在那时的我们是无法理解的,这就是代沟。但是从和她的深入沟通来看,她升入初中,从以前小学班里的前几名变成了如今的二十名,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毫不费力的样子就比我强,瞬间就明白她的心情了,就犹如当年从乡镇中学前几名出来的我到了高中和城里孩子一比较,我竟然成了学习一般的人,不是我不优秀不努力,而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和城乡之间父母眼界的不同导致了这样结果,后来的我就认命了,导致我并没有考上很好的大学。因为没有人告诉我这些东西,也没有人开导我,那就认命摆烂吧,所以我的高中生活是自卑压抑的,是暗淡无光的,是你明明喜欢他却由于自卑,口是心非满不在乎的错过了他。我接受了一个平庸的我,不够聪明和优秀的我,和平平无奇的自己和解了。我姐姐的女儿目前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困境,我给她讲了很多,我的经历也讲给她听了,当然她也不一定能听下去。还有她现在看谁都不顺眼,甚至有暴力倾向和自残倾向,她只是个孩子,好像抱抱她,给她温暖,而她也不过是想要爱,想要安全感,而她却不断的在说没事儿没事儿,就像是开启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想想我的未来还有两个儿子的教育在等着我,希望能从这件世上给我一定的启发作用吧。
从最近大儿子和我的关系上似乎对亲子关系有了一定的认知,我们常谈的高质量陪伴究竟是什么。是能放下手机陪伴他从一件事情的开头做到最后,是不扫他兴认可他的自我创新和成长,是包容他微不足道的错误。而不是一句虚无缥缈的你真棒啊,你真是个好宝宝。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美主义着,那本身就是一种近乎苛刻的病态审美。正是因为有形形色色和不同性格缺陷的人才构成了这个复杂又有秩序的社会。
谈谈艺术
艺术是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所以搞艺术的一般在发达国家和一线城市。当一个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时候,他是不会去和艺术沾边的,除非他堵上全部身家,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艺术是需要极高成本的,金钱,时间成本,而且不一定有回报。但是这仍然不影响我成为一个艺术热爱者。虽然我不是艺术家,但是我尊重艺术本身,尊重每一位艺术家。就像我尊重文学和文学家是一样的。随着社会发展,艺术的门槛如今也没有那么高了,老百姓搞艺术的越来越多,这对人类发展史和提升人类的认知水平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所以感谢我们生在了和平的年代,和平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