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不是《道德经》里最毒的一句话?
朋友,你理解错误了,所以认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道德经中最毒的的一句。
《道德经》是老子写的,他讲的道德不是劝解老百姓做到什么,而是劝解君王要做一个好人,象圣人一样对待人民。
为什么《道德经》是劝君王做好人不是劝老百姓做好人?古代,老百姓不识字,写道德经劝老百姓没有用,瞎子点灯白费蜡;相反,君王必须识字,不然无法与边疆或远处的臣子交流,就算开国君王不识字,他的后代必须识字。
懂得了《道德经》是给谁写的,就好翻译了,翻译才会正确。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意思?
老子的《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就是猪狗,在这里指“象猪狗一样处死”;
天地:就是大自然了;
大自然为什么不仁?如暴雨,龙卷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不把万物生死当一回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自然暴怒行不仁之道,万物生灵都该死”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圣人:老百姓眼中的圣人就是十足和大好人,全民拥戴的大好人 ,是唯圣人说的“赠了物不收钱的大傻瓜”;
但是,前面讲了《道德经》中的圣人是君王的意思,过去皇帝自称圣人(强权下),臣民为了得到好处对皇帝拍马屁也称其为圣人(圣君),所以老子的圣人意思是指君王,如果老子不称君王为圣人,君王一怒之下就要他的脑袋搬家。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君王不仁道(无道德底线),把老百姓当猪狗一样对待”。
可见朋友把“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理解钷了,才觉得此句恶毒,事实上是老子在劝解君王做好人。
孔明的马前课十二课说,古今中外及其将来只有一个圣人要靠他拯救人类‘;推背畋第44项说这个圣人叫蒋有成,烧饼歌唯独称呼他为圣君。
他1963降世,但是1983已经遇难,从此天灾人祸不断,也从此古今中外预言作废;所以,世间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圣人和圣君,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拍马屁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