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少数群体,死由不得自己,生就做自己吧
周末去山里的村子,家家门口撒着草木灰,村子有人去世了。我问小朋友是谁,她们都说不认识。而且挺奇怪的,广西村子白事是最热闹的,路过他家竟然感觉不到有事情发生。 后来听朋友说才知道,去世的是一个单身汉。 共读同志文学的一年,11月读的是《阿妈的女朋友》,刚好读到第二篇,一个七十多岁拉拉的故事。 在生命的最后一里路,黄晓宁如同七十四岁潇洒一生的作风,不拖泥带水,作为一位摇滚歌手、一位帅T,自信与坦荡都是黄晓宁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而送行的人们为何不能光明正大用一位T的身分向他道别? PS:事后查询得知,当天主持告别式的牧师来自反同色彩鲜明的教会。 这本书可能是按年龄排列的,前两个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 第二个拉拉,黄晓宁,还是台湾蛮有名的艺人,生活也很飒,八十年代去洛杉矶开酒吧,一直到老年得了癌症又回来。 但是,她这样的性格,这样的经历,死后也是只能任人摆布。 也许我们社会上有声音会觉得,毕竟人都没啦,何必较真。不过想一下,我们的生活环境,还没有黄晓宁那么宽容,大部分人也不会像她有社会上的功名。 身为少数群体,不论你是讨不到老婆的单身汉,还是不婚不育的性少数,有尊严的生活,有尊严的死亡,都不容易 既然我们没有办法决定死后的事情,那么在我们还没有死之前,就不要在意这个社会的各种条条框框,努力的做自己,活出自己吧。 虽然,可能做自己,也仅仅是个美好的愿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 照顾好自己,对同志朋友友善,尽力而为吧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永光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村里的轮回:孩子们承受与传递的暴力
- 同志生活,生生不息 (1人喜欢)
- 在县图书馆借书,如何保持好心情?:县图借书记3 (1人喜欢)
- 你对食物的喜好,有没有随年龄改变 (2人喜欢)
- 自然醒,还是闹铃醒?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