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旅》1036|敦煌,命运交织的石窟
公元1036年,西夏占领敦煌。罗振宇《文明之旅》1036介绍敦煌的石窟艺术与藏经洞文献。

西夏统治者信仰佛教,接管敦煌后,将莫高窟的佛教壁画艺术再度推向高峰。回溯历史,西晋爆发八王之乱,衣冠南渡,北方战争频仍,前秦创始人苻坚短暂一统北方。前秦时期,和尚乐僔开创在敦煌开凿佛教洞窟的先河,敦煌石窟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灭佛造成的波折中发展,在隋唐迎来高峰,笃信佛教的西夏统治者更是将敦煌封为「朝廷圣宫」。元朝人在敦煌持续开凿石窟,但是到了明朝,嘉峪关封闭,嘉峪关以西的敦煌被废弃。清朝,交通枢纽变化,敦煌成为普通的内陆城市,从此默默无闻。

星球研究所《这里是中国3》有介绍敦煌的专题,配图是头戴桃形冠的回鹘王妃壁画。公元788年,回纥改名回鹘。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向回纥借兵,平定了叛军。早在公元745年,也就是回纥汗国建立的第二年,回纥灭了东突厥,将突厥可汗首级献给唐王朝。

河西地区的历史上,回鹘人举足轻重。唐朝时期,控制河西的吐蕃采取高压政策,趁吐蕃内乱,张议潮联手敦煌其他望族,组成归义军,力克吐蕃驻军,带领河西复归大唐。张议潮生前选定侄子张淮深接班,他去世后,女婿索勋杀了张淮深及其六个儿子,实际统领归义军,但索勋很快被妻妹、李明振之妻张氏诛杀,张氏与李明振所生的四个儿子控制归义军。张议潮孙子张承奉曾被生父张淮鼎托孤给索勋,张承奉长大后凝聚势力,除尽李氏诸子,此时,李唐王朝摇摇欲坠。公元906年,也就是朱温灭唐的前一年,张承奉在敦煌登基,建立西汉金山国。金山国实力不及回鹘,不得不向后者称臣。
张承奉去世以后,曹议金实际掌权。曹议金娶妻众多,他既是河西回鹘(又称甘州回鹘)公主的丈夫,也是索勋女婿、张议潮外孙女婿。曹氏废掉了金山国的国号,恢复唐朝归义军的称号,只是此时归附的是李存勖的后唐。五代终结后,曹议金的后人名义上效忠赵家天子。公元1036年,第八任曹氏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玄孙曹贤顺审时度势,投降了李元昊。归义军张氏家族与曹氏家族内斗、内耗严重,遇到更强势的外部力量,只能低头,张氏臣服回鹘人,曹氏臣服党项人。
公元1036,李元昊部队将至的消息传到敦煌,寺庙的僧人们并不知道党项人的宗教信仰为何,担心党项人破坏佛经,便将佛经放入洞窟,封洞保存。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无意间打开藏经洞,敦煌文献问世。敦煌文献包含宗教与非宗教资料,之所以包含非宗教文书是因为唐朝时期纸张宝贵,寺庙从官府购入废弃文书后在纸张背面抄经。佛经另一面的文字是未经历史学家编纂的原始材料,让后人得以独立审视历史。
《文明之旅》1036尾声,罗振宇致敬了「年代四部曲」作者霍布斯鲍姆,霍布斯鲍姆书中提到1801年《莫斯科报》上一则奴隶转卖广告,奴隶干活利索,还有钢琴才艺。这则震撼现代人的广告就是历史的原始材料,同为历史原始材料的敦煌文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文明之旅》1035与1036两期节目的间隔时间读完了帕特里克·贝尔福《奥斯曼帝国六百年》,了解了奥斯曼与劲敌俄罗斯的恩怨。1792年,第六次俄土战争结束,1806年,第七次俄土战争打响。《莫斯科报》刊登卖奴广告的1801年,俄罗斯与奥斯曼边境无战事。
如果我来致敬,致敬罗老师,《文明之旅》是一个不断膨胀的历史知识宇宙,畅游其间,乐趣多多。再者,我想致敬曾在敦煌抄写佛经的僧人。《笔下流金:西方文字书写史》作者埃万·克莱顿早年做过修士,是修道院的抄写员,回顾伏案抄写的往昔,他感叹道:「当一天中的很多时候都在沉默中度过,文字就会生发出新的力量。」敦煌的抄经人在沉默中抄写的文字、作为抄经载体的纸张背面的文字,穿越时空,持续迸发出新的力量。
参考资料 邢耀龙《敦煌大历史》 黄体字化用自《文明》节目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