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影招生院校·211篇丨14所院校,含3所首年招生院校!

和往年一样,阁楼将为大家陆续推出新鲜整理的25级戏剧与影视、艺术学招生信息,分为艺术、985、211、双非四大板块。其中,985院校已推送: 戏影招生信息·985篇丨8所院校,只有1所院校公布参考书目!
由于我们专注于电影方向的考研,所以本系列推送以电影方向为主,仅兼顾少数戏剧/广电方向的院校。
本期推送为211院校篇,共计14所院校,分别是:01上海大学、02西北大学、03西南大学、04暨南大学、05湖南师范大学、06南京师范大学、07东北师范大学、08海南大学、09辽宁大学、10陕西师范大学、11江南大学、12苏州大学、13郑州大学、14广西大学。
其中,上大、西北、西南、暨大、湖师大、南师大、陕师大、广西大学是我们有开班的院校;25级首次招生的江南大学、苏州大学,我们也开设了专属定制班。24级,我们在211院校院校斩获颇丰,共计59人上岸。
01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招收艺术学(学硕,全日制;下设电影研究、广播电视艺术研究、舞台艺术史论与传播研究、艺术史论与艺术创意研究四个方向)、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下设导演、编剧、制片管理三个方向)研究生。
2025级招生目录:


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130100 艺术学 (上海电影学院)
本学位授权点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了丰富而扎实的成果,在电影研究、电视研究、舞台艺术史论与传播研究、艺术史论与艺术创意研究等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本学位授权点主干方向电影研究是国内该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中心之一,华语电影研究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具有广泛影响。同时,本学位授权点在当代影视批评和影视产业研究、戏剧研究方向上也积累了丰富的成果。近年来,本学位授权点与上海本土的文化与产业保持紧密联系,重视对上海电影史和传统电影理论的发掘与探索,以理论批评介入当下影视产业与创作实践;注重中国戏剧、戏曲的史论研究、戏剧戏曲与影视的互动研究、戏剧戏曲的传播研究,以及当代戏剧戏曲创作与实践的研究,切实影响了上海乃至全国的影视、戏剧、戏曲与艺术的文化生态建构。
上海大学艺术学(上海电影学院)目前设影视艺术、舞台艺术史论与传播、艺术史论与艺术创意三个学科方向。
影视艺术视包含电影研究、广播电视艺术研究两个研究方向。电影研究以多元的方法论视角,研究电影艺术,电影产业和电影文化现象,包括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等研究领域。广播电视艺术是高新技术与人文艺术学科交叉的产物。本方向不仅从人文学科的角度研究影视艺术理论及影视文化传播,更从学科综合的角度研究影视制作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与之相关的高新技术。本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影视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富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或教学工作的能力,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舞台艺术史论与传播包含中国戏剧、戏曲传播、西方戏剧三个研究方向,是独具特色的学科领域。尤其近来,本方向与国家级学会、上海及周边地区各大院团和文化单位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探索戏剧戏曲与都市文化生态建构的关系,重视非遗语境下戏剧戏曲的发展与传承,密切关注当下舞台演出的现状,以理论研究、艺术批评介入当下戏剧戏曲的创作实践,在中国古代戏曲史研究、中国小剧场戏曲史研究、戏曲表演理论研究、戏曲本体研究、戏曲与影视的交叉研究、戏曲当代传播研究以及当代戏剧创作与实践研究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全国性影响力。本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较高文化艺术素养、具有扎实戏剧戏曲理论基础,具备戏剧戏曲评论的能力,掌握前沿精深专业知识的戏剧戏曲人才。
艺术史论与艺术创意包含中国艺术史论和视觉文化与艺术创意两个研究方向,依托上海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特点,旨在培养能够传承历史文脉,关注国内外社会及文化发展方向的专业艺术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人才,注重培养掌握系统专业知识和艺术学科基础理论以及实践方法,了解艺术理论前沿发展状况或创作实践发展特点,具备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及创作能力,具有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于国家以及上海地区经济建设、艺术发展需要,适应艺术学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学制:3 年
研究方向:
01. 电影研究 02. 广播电视艺术研究 03. 舞台艺术史论与传播研究 04. 艺术史论与艺术创意研究
指导教师:
电影研究方向:程波、齐伟、潘璋敏、刘海波、张斌、冯果、等教授;葛颖、王艳云、徐文明、曲丽萍、祝明杰、刘兆君、周倩雯、蒋敏等副教授;吴丽娜、洪代星等博士。 广播电视艺术研究方向:刘海波、张斌、冯果、陈瑜、王艳红等教授;陈晓达、廖亮、张莹等副教授。 舞台艺术史论与传播研究方向:张婷婷教授;廖亮、邓黛等副教授。 艺术史与艺术创意研究方向:张慨、任华东、李采姣、曾军、刘旭光、张婷婷等教授;黄剑波、黄一迁等副教授。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 3. 643影视艺术史(适用电影研究、广播电视艺术研究) 642中国戏剧史(适用舞台艺术史论与传播研究) 644艺术基础理论(适用艺术史与艺术创意研究) 4. 878影视理论(适用电影研究、广播电视艺术研究) 877中西戏剧理论基础(适用舞台艺术史论与传播研究) 876中国艺术史(适用艺术史与艺术创意研究)
复试科目:
影视作品分析(适用电影研究、广播电视艺术研究) 戏剧戏曲基本理论、戏剧戏曲作品分析(适用舞台艺术史论与传播) 艺术基本理论和艺术作品分析(适用艺术史与艺术创意)
643 影视艺术史
《中外广播电视史》(第3版)郭镇之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2年版
《中国电影发展史》 程季华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西方电影史概论》 邵牧君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22年版
642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曲发展史》廖奔 刘彦君 山西教育出版社
《戏曲学论》刘祯 学苑出版社
《中国当代戏剧史稿》董健、胡星亮 中国戏剧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644 艺术基础理论(适用艺术史与艺术创意研究)
《艺术与创意产业》(英)奥康诺著 王斌、张良丛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年版
《中国画论辑要》 周积寅编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5年版
《艺术》(英)克莱夫·贝尔著 马钟元、周金环译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5年版
《新编艺术概论》 林少雄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艺术历史空间的哲学思考》 蓝凡 学林出版社 2008年版
《艺术哲学》(法)丹纳著 傅雷译 三联出版社 2016年版
《艺术管理概论》 曹意强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7年版
878 影视理论
《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第2版) 罗伯特·艾伦 北京大学 出版社 2008年版 上海电影学院
《当代西方电影理论精选》陈犀禾 徐红等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2年版
《电视艺术通论》蓝凡 学林出版社 2005年版
877 中西戏剧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俞为民 孙蓉蓉著 中华书局出版社 上海电影学院
《戏曲美学》陈多 四川人民出版社
《戏曲艺术论》路应昆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
《西欧戏剧史》廖可兑 中国戏剧出版社
876 中国艺术史
《美的历程》李泽厚,三联书店,2009年版 上海电影学院
《艺术的故事》,(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135400 戏剧与影视 (上海电影学院)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硕士,自设立以来就以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系统掌握电影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素养较高、业务技能熟练的高层次、应用型电影编导制作专门人才为目标,建立了三个研究方向:导演、编剧与制片管理。学习年限为三年,学习方式为全脱产。该专业学科点除了健全和完善了相关制度之外,还在师资与课程培养体系、学生创作、硬件建设以及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上海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学位具有艺术学学科的强有力支撑,上海大学电影学是全国第五个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科建设不断进步,学科在理论研究上的优势可对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形成良好的支撑作用。上海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学位聚焦电影人才培养,具有电影全产业链人才培养的雄厚师资和良好的软硬件基础。上海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学位采用双导师制度,为每一位学生同时配备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切实密切了人才培养中校内教育和业界实践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参加大量有效的业界项目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学制:3 年
研究方向:
01. 导演 02. 编剧 03. 制片管理
指导教师:
导师:何小青、程波、刘海波、张斌、陈晓达、陈志宏(动画导演方向)、廖亮、葛颖、冯果、曲丽萍、敖国兴、陆苇、屠楠、张莹、刘正直、刘思、刘亚囡、陈凯、段端、刘志达等多名教授、副教授和专业老师。 业界导师:陈凯歌、田壮壮、奚美娟、朱枫、张琪、李欣、郑大圣、吴杰等多名资深业界专家。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4英语二 3. 714电影创作基础 4. 879电影创作实务(专)
复试科目:
导演方向:故事大纲及导演阐述写作;
编剧方向:故事大纲及剧本写作
制片管理方向:制片管理策划
714 电影创作基础
《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美)希拉·柯伦·伯纳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年版
《故事》(美)罗伯特·麦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4年
《导演功课》(美)大卫·马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美)悉德·菲尔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年版
《拍电影》(美)琳恩·格罗斯 /(美)拉里·沃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年版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年版
《中国电影史》 钟大丰 / 舒晓鸣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年版
879 电影创作实务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美)悉德·菲尔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年版
《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美)希拉·柯伦·伯纳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年版
《中国电影史》 钟大丰 / 舒晓鸣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年版
《故事》(美)罗伯特·麦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4年版
《电影市场营销》于丽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23年版
《影视制片项目管理 》巩继程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电影市场学》黄一峰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年版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年版
《导演功课》(美)大卫·马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拍电影》(美)琳恩·格罗斯 /(美)拉里·沃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年版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 于丽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3年版
《电影市场营销学》俞剑红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年版
招生情况简析:
专硕方面,不论是统招还是推免,上大戏剧与影视专硕的名额较往年有所缩减,从18人减至14人,竞争难度稍增。
学硕方面,去年艺术史论之外的三个方向统考电影、戏剧、广电,以选做题的形式囊括了三块考试内容。今年再次调整,电影、广电方向同卷,戏剧、艺术史论各自出卷。在招生人数上,同戏剧与影视保持着一样的趋势,统考名额较去年有所缩减,从15人减至10人。不过,上大的招生也不完全按照招生目录进行,往往是会比招生目录人数多。
02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文学院招收艺术学(学硕,全日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
2025级招生目录:



参考书目:
130100 艺术学
619 艺术理论基础
1.《艺术学概论》编写组:《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版。
2.《美学指南》,[美]彼得·基维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三版),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812 电影史论专题
1.《经典电影理论导论》,[美]达德利•安德鲁,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
2.《西方电影理论史纲》,胡星亮主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
3.《世界电影史》,[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4.《中国电影史》,李少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中国电影精品读解》,张阿利、曹小晶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802 戏剧戏曲史论专题
1.《中国戏曲通论》,张庚、郭汉城,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版。
2.《戏剧艺术原理》,施旭升,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3.《中国戏曲史》(第二版),郑传寅,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4.《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
5.《中国当代戏剧史稿》,董健、胡星亮,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
6.《西欧戏剧史》,廖可兑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
135400 戏剧与影视
642 戏剧影视创作基础
1.《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2.《如何读解电影》,[意]詹姆斯·莫纳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2年版。
3.《纪录片导论》,[美]比尔·尼科尔斯,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年版。
4.《电视艺术学》,欧阳宏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认识戏剧》,[美]埃德温•威尔森,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6.《论戏剧性》,谭霈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820 戏剧影视创作专题
1.《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美]罗伯特·麦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2.《电影导演艺术教程》,韩小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
3.《电影读解教程》,张阿利、薛凌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4.《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美] 迈克尔·拉毕格,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编剧理论与技法》,陆军,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6.《戏剧导演》,张仲年,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版。
招生情况简析:
西北大学今年戏剧与影视变动较大,首先是新增了广播电视、戏剧两个招生方向,“统一划定复试分数线”。同时,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均有变化,专一为642戏剧影视创作基础,专二为820戏剧影视创作专题,也就是说,由原来的“电影”变为了“戏剧影视”,考试范围直线上升。
相较于专硕的较大变动,学硕虽然也新增了招生方向——艺术理论,但是考试科目没有变化,只是调整了一些参考书目:专一删《中国艺术学》,增《美学指南》,其他不变;812电影史论由《电影理论基础》换为了《西方电影理论史纲》,郑雅玲、胡滨《外国电影史》换为了波德维尔夫妇的《世界电影史》,考试范围基本是不变的;802戏剧戏曲史论专题基本也是这样的对位调整。
03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文学院、新闻传媒学院分别招收艺术学(学硕,全日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
2025级招生目录(第1张图为专硕,第2张为学硕):


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不公布。
招生情况简析:
西南大学25级的招生目录与24级基本相同,唯一的变化是文学院学硕拟招生人数由24级的8人(含推免4人)变成了7人(含推免3人)。西南大学于9月30日在研招办公众号公布了24级报考人数,数据如下:文学院戏影报考人数为41人、艺术学报考人数为33人;新闻传媒学院戏影报考人数为129人、艺术学报考人数为86人。
04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招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新闻与传播学院招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
2025级招生目录: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737 戏剧与影视基础
Ⅰ.考查目标
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戏剧与影视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对中外戏剧与影视发展史上重要流派、知名创作者、代表性作品的掌握程度和知识素养。要求考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能系统识记电影美学与历史、广播影视理论、纪录片创作与理论等基本知识点,具备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史论方面的理论素养、以及运用理论分析解读影视作品形态、流派和风格作品分析方面的美学素养。
Ⅱ.考查范围
本科目主要考查内容如下:
一、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理论内涵和现实要求,熟悉掌握文艺美学中的基本概念。
二、熟悉中国播影视发展史,掌握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典型作品以及美学思潮。
三、掌握中外影视艺术发展史中呈现的热点文化现象、话语特征以及理论动态。
四、掌握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了解影视艺术与新兴媒介的相关知识。
五、了解纪录片美学与历史以及典型的纪录片导演与作品,掌握基础电影理论以及代表性电影思潮与流派。
六、关注当下有关影视艺术的前沿话题,把握时代与艺术、受众与艺术等之间的关系。
七、影视动画创作方向要求考生能比较系统地了解动画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与方法,具有一定水准的动画审美和实践能力。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专业基础知识 (50%)专业理解能力 (30%)专业应用能力 (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共三类题型,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做)
(一) 名词解释 (8 题中选 4 ,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多选不计分)
(二) 简答 (6 题中选 3 ,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多选不计分)
(三) 论述 (3 题中选 1 ,每小题 50 分,共 50 分,多选不计分)
IV.试题示例
一、名词解释(8题中选做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多选不计分)
二、简答题(6题中选做3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多选不计分)
三、论述题(3题选做1题,每小题50分,共50分,多选不计分)
V.参考书目
一、电影领域:电影创作/电影制作方向
1.《世界电影史》,(美国)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著,范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2.《眨眼之间》,(美)沃尔特·默奇著,夏彤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
3.《百年中国电影史》,尹鸿、凌燕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4.《故事》,(美)罗伯特·麦基著,周铁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
5.《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美)悉德·菲尔德著,钟大丰、鲍玉珩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
6.《影视音乐概论》,李锦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7.《电影音乐》,(挪威)彼得·拉森著,聂新兰、王文斌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二、电影领域:影视动画创作方向:
1.《世界动画电影史》,段佳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13年
2.《动画笔记》,余为正、冯文著,京华出版社,2010年
3.《动画编导》,李杰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
4.《原画设计》,李杰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
5.《分镜头脚本设计教程》,李杰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
三、广播电视领域:不区分方向
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
2.《电视艺术学》,欧阳宏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
3.《影视语言教程》,李稚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年
4.《中国电视史:1958-2008》,常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年
5.《中国互联网视听传播史》,周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 年
6. 《影视导演基础》,王心语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年。
853 戏剧影视创作
Ⅰ.考查目标
考查学生对影视艺术创作实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考生能系统了解本科阶段所学影视创作实务的相关知识,了解影视创作和内容生产的基本流程,关注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创作内容及形态创新的相关动态,电影领域考查电影创作与制作、影视动画创作的能力,广播电视领域考查节目策划、视听文本创作与表达、音视频内容的生产与制作等基本能力。
Ⅱ.考查范围
本科目主要考查内容如下:
一、电影领域:电影创作与制作方向
主要考查考生对剧情片或纪录片等的基本创作理论和制作技巧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电影创作中主要创作技巧的基本理论、创作方法和风格的了解程度。要求学生具有比较系统的电影创作与制作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践过程中具体出现的问题。
二、电影领域:影视动画创作方向
主要考察考生的绘画表现、角色设计等影视动画知识,包括考生的视觉审美能力与角色造型表现能力。
三、广播电视领域:不区分方向
主要考查考生对广播影视作品拍摄、剪辑、后期制作等基本业务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系统了解广播电视技术、视听语言、节目制作与策划等方面的基础原理、专业知识以及创新思维,掌握广播影视节目的文稿创作与写作技巧。熟悉掌握视听新媒体作品的制作与技巧、内容创作策划以及视听新媒体运营。了解新媒体背景下广播影视业务前沿重要议题、专业技术以及发展动态。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一)基本知识与理论(40%)
(二)业务实践与技能(30%)
(三)专业知识综合运用(30%)
四、试卷题型结构
(一)电影领域:含电影创作、电影制作、影视动画创作创作题 (2 题中选做 1 题,共 150 分)
(二)广播电视领域:不区分方向
1. 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2.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3. 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4. 实务题(每题 50 分,共 50 分)
IV.试题示例
电影领域:含电影创作、电影制作、影视动画创作如下:
一、创作题(2题中选做1题,每小题150分,共150分,多选不计分。)
1.电影创作与制作
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题目,(1)或(2)中任选一道。
(1)一个电影剧本的故事大纲、文学剧本、分镜头脚本,并在导演、编剧、摄影、剪辑、声音设计等中任选一种,写出创作阐述。
(2)创作一段能体现所给材料中情绪的音乐旋律,并为这段旋律进行乐器编配。要求不少于24小节,同时标注出调性和声,进行编配的乐器可自行选择,但不可少于4种乐器。需写出创作构思。
2.影视动画创作
要求考生根据一段故事文本的描述完成一个角色的造型设计,并根据故事文本绘制出不少于6格的故事板,并附简明创作阐述。构图形式、画面风格与表现工具不限,工具考生自备。
广播电视领域:不区分方向如下: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四、实务题(每题 50 分,共 50 分
招生情况简析:
暨南大学有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2个学院招收戏剧与影视,但考试内容、培养方向上是不同的:艺术学院是电影方向、新传院是广播电视方向。今年,两个学院统一了考试科目,但从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可以看出:考试内容和往年没有差别,每个学院的考试内容不同。
在招生人数上,根据暨大25级推免录取情况,新传院戏影统招名额剩21人,相比24级的31人减少不少;艺术学院戏影统招名额剩23人,较24级的29人亦略有缩减。
05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招收艺术学(学硕,全日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新闻与传播学院招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
2025级招生目录:





文学院考试大纲:
文学院 艺术学、戏剧与影视
714 艺术学基础
考试内容及要点
(一)中外戏剧史
1. 古希腊罗马戏剧
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古希腊喜剧家,古罗马悲剧与喜剧,古代剧场,中世纪宗教戏剧。
2. 印度梵剧
历史演变,舞台特征,马鸣、跋娑、首陀罗迦,迦梨陀娑,戒日王、薄婆萨提,梵剧剧场。
3. 中国戏曲
历史演变,舞台特征,关汉卿,《西厢记》与《琵琶记》,汤显祖, 南洪北孔,戏曲剧场。
4. 日本能、狂言与歌舞伎
历史演变,舞台特征,世阿弥,狂言剧作,近松门左卫门,近松之后的剧作家,日本古典剧场。
5. 文艺复兴到 19 世纪的欧洲戏剧发展
文艺复兴与戏剧复兴,莎士比亚,古典主义戏剧与莫里哀,启蒙运动时期的戏剧,浪漫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易卜生,萧伯纳,契诃夫,舞剧,歌剧,剧场的发展。
6.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的欧美戏剧思潮
现代与后现代戏剧的反叛,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未来主义与超现实主义戏剧,各种导演观念与体系,布莱希特叙事剧,存在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新写实戏剧,形形色色的实验戏剧,音乐剧。
7. 西潮东渐与中国戏剧变革
西潮东渐与东方戏剧变革,中国戏曲革新与话剧诞生,曹禺,从戏曲改革到革命样板戏,新时期的戏剧变革。
8. 世界各地戏剧的发展状貌
欧洲戏剧、东亚和南亚戏剧、中西亚与北非戏剧、拉丁美洲戏剧、北美洲戏剧、大洋洲、黑非洲戏剧、国际戏剧协会。
(二)世界电影艺术简史
1. 世界电影:青葱时光
电影的诞生,乔治·梅里爱,格里菲斯及早期好莱坞,欧洲先锋主义电影,德国表现主义,法国印象主义,欧洲超现实主义电影,苏联蒙太奇学派。
2. 世界电影:黄金年代
经典好莱坞的形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欧洲现代主义电影。
3. 世界电影:重生的时代
新好莱坞及其以后的美国电影,当代英国电影,当代德国电影,当代法国电影,当代意大利电影,当代西班牙电影,当代日本电影,崛起的亚洲电影。
4. 中国电影:艰难成长
早期民族电影,战火中的成长,早期电影大师和电影经典。
5. 新中国电影:火红的年代
新中国电影的雏形,社会主义经典电影,“文革”时期的电影。
6. 中国港台电影:华语电影的别种风味
台湾的“健康写实”电影,台湾言情电影,悲情的台湾新电影,陷入低谷的台湾本土电影,台湾电影代表人物,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香港电影新浪潮,香港电影代表人物。
7. 通变之途:跨世纪的中国电影
凤凰涅槃的新时期,第五代的崛起与中国新电影,跨世纪的中国电影,新世纪的中国电影。
819 写作
考试内容及要点
(一)掌握基本的剧作理论和文学创作理论
1.一场戏,电影剧本的基本叙事单位。
2.场景的物质构成,叙事功能,叙事结构。
3.段落与线索叙事中的一场戏。
4.每一场景都是指向人物。
5.叙事类文学创作,含小说、童话等虚构性作品写作和传记、散文等非虚构作品的写作。
(二)精读10+10部影片
1.中国电影作品:
《红高粱》,张艺谋,1988年
《大红灯笼高高挂》,张艺谋,1991年
《霸王别姬》,陈凯歌 ,1993年
《活着》,张艺谋,1994年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刘镇伟,1995年
《手机》,冯小刚 ,2003年
《天下无贼》,冯小刚, 2004年
《功夫》,周星驰 ,2004年
《我不是药神》,文牧野,2018年
《你好,李焕英》,贾玲,2021
2.外国电影作品:
(美),《卡萨布兰卡》,迈克尔·柯蒂斯 ,1942年
(美),《教父》,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72年
(美),《辛德勒名单》,斯皮尔伯格,1993年
(法),《这个杀手不太冷》,吕克·贝松,1994年
(美),《肖申克的救赎》,弗兰克·达拉邦特,1994年
(意),《美丽人生》,罗伯托·贝尼尼,1997年
(德),《窃听风暴》,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 ,2006年
(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丹尼·博伊尔,2008年
(日),《入殓师》,泷田洋二郎 ,2008年
(美),《三块广告牌》,马丁·麦克唐纳,2017年
(三)文体写作
1.能创作符合格式且具有一定内涵的短剧剧本,含人物分析与故事梗概。
格式:
1.教室,日,内
叙述语言。
人物台词。
2.能创作虚构性或非虚构叙事作品,熟练掌握和运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事视角和叙述语调等方面的技巧。
新闻与传播学院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学院 戏剧与影视
722 影视艺术基础知识
艺术学概论
考试内容
1、掌握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包括艺术的定义、功能、分类、形式与内容等方面的知识。
2、了解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重点掌握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其作品。
3、理解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史研究等艺术学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4、能够运用艺术学理论分析与解读各类艺术作品,对艺术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评价。
考试要点
1、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特征
2、艺术的起源
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艺术起源的第六种看法
3、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教育
4、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艺术与哲学、艺术与宗教、艺术与道德、艺术与科学
5、实用艺术
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中外实用艺术精品赏析
6、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中外造型艺术精品赏析
7、表情艺术
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中外表情艺术精品赏析
8、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中外综合艺术精品赏析
9、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中外语言艺术精品赏析
10、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创作心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11、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的层次、典型和意境,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12、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视听语言
考试内容
1、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原理与表现手法,包括景别、构图、运动与声音等影视表现元素。
2、熟悉电影、电视等视听媒体的创作流程,理解导演、摄影师、剪辑师等不同职位的工作内容与职责。
3、了解影视作品的创作原则与技巧,掌握影视剧本写作、分镜头剧本创作、拍摄与剪辑等基本技能。
4、具备分析与评价影视作品的能力,能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影视文本进行深入的剖析与评论。
考试要点
1、影视创作的基本流程与影像的基本特征
前期、实拍与后期的基本创作流程,影像的美学特征与基本功能
2、场景
场景的选择、不同场景的拍摄要点
3、光的运用
光线的类型、光线的功能、用光的理念
4、色彩的运用
色彩的类型、色彩的功能、处理好色彩间的配合关系
5、构图与视角
景框与构图规律、景别的类型与功能、角度与焦距
6、蒙太奇
蒙太奇的概念与发展、镜头组接的依据、蒙太奇的类型
7、长镜头
长镜头的概念与发展、长镜头的功能、长镜头拍摄的要点
8、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的概念、场面调度的类型、场面调度的功能
9、声音
声音的基本构成与类型、人声语言、音乐与音响、声画结合
10、节奏
节奏的概念、节奏的应用
827 影视专业综合素质
影视美学
考试内容
1、熟悉影视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了解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2、掌握影视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技巧,能够对影视作品进行审美分析和艺术评价。
3、理解影视艺术的社会文化意义,了解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
考试要点
1、经典电影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之前)
早期电影美学理论、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与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
2、现代电影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之后)
电影符号学、电影叙事学、精神分析电影理论、意识形态批评与其他理论、后现代主义与影视艺术
3、影视艺术的文化特性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社会语境中的影视文化、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传播
4、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
综合性与技术性、逼真性与假定性、造型性与运动性、电视艺术美学特性初探、数字技术时代的影视美学
5、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
镜像世界与视觉心理、梦幻世界与深层心理、期待视野与接受心理
视听节目类型解析
考试内容
1、系统掌握不同类型视听节目的定义与特征。
2、了解各类型视听节目发展的基本脉络与发展规律。
3、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各种类型视听节目的策划之道。
考试要点
1、视听节目类型的概念与解析方法
视听节目:电视节目、新媒体节目、视听节目
节目类型:类型与类型学、节目类型与类型节目、类型与意识形态
节目类型划分:美国电视节目类型划分、中国电视节目类型划分
2、电视新闻资讯节目
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的定义与类型特征: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义与类型特质、中美电视新闻资讯节目演进简史
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的类型划分:消息类、评论类、深度报道类、直播类、对象性电视新闻资讯节目
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的策划:选题策划、采访策划、嘉宾策划、节目形式策划
3、电视谈话节目
谈话节目的界定:谈话节目的定义、基本组成元素、类型特性、中美谈话节目演进简史
谈话节目类型划分:从内容上进行划分、按照谈话的形式划分
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主持人、选题、策划节目的争议性、策划节目中的“故事性”
4、电视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的定义与类型特征:纪录片的定义与主要类型特征、中外纪录片演进简史
纪录片的主要类型:根据纪录片的镜头存在方式来划分、根据纪录片的题材内容来划分
纪录片的策划:策划选题、策划纪实方式、策划叙事结构、策划纪录片中的戏剧化因素
5、电视文艺节目
电视文艺节目的定义与类型特征:电视文艺节目的定义、类型特征及演进简史
电视文艺节目主要类型:电视综艺节目、电视戏曲节目、电视舞蹈节目、电视小品、电视音乐节目、音乐电视(MV)、电视文艺专题节目
电视文艺节目的策划:电视综艺晚会的策划、电视小品的策划
6、电视真人秀节目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定义与类型特征: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定义、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类型特征、中外真人秀节目演进简史
真人秀节目的主要类型划分:生存挑战型、情境体验型、表演选秀型、技能应试型、角色置换型、益智闯关型、游戏比赛型、异性约会型、生活技艺型
真人秀节目的策划:节目元素的策划、前期拍摄与后期剪辑的策划、盈利模式的策划
7、电视剧
电视剧的界定、主要传播特质与功能:电视剧的定义、影像特征、叙事特征、中美电视剧演进简史
电视剧的主要类型划分:现实题材电视剧、历史题材电视剧
电视剧的策划:影响电视剧策划的主要因素、剧本策划、融资策划、制作策划、营销策划
8、微电影
微电影的定义与类型特征:微电影的定义、类型特征及演进简史
微电影的类型划分:宣传型微电影、广告型微电影、艺术型微电影、恶搞型微电影、校园型微电影
微电影的创意与策划:立意与选题、人物形象设置、故事情节构思、规定情境
9、微纪录片
微纪录片的定义与类型特征:电视文艺节目的定义、类型特征及演进简史
微纪录片的主要类型:根据创作主体划分、根据创作目的和题材内容划分。
微纪录片的策划:叙事理念的策划、选题的策划、叙事视角的策划、叙事结构的策划、表现手法的策划。
10、网络脱口秀节目
网络脱口秀节目的定义与类型特征:网络脱口秀节目的定义、类型特征及演进简史
网络脱口秀节目的主要类型:按照谈话的形式划分、按照题材与内容划分。
网络脱口秀节目的创意策划:对节目模式的策划、话题与谈话人的策划、风格型主持人的策划。
11、网络剧
网络剧的定义与类型特征:网络剧的定义、类型特征及演进简史
网络剧的类型划分:悬疑推理剧、犯罪刑侦剧、情景喜剧、都市情感剧、青春偶像剧、古装传奇剧、科幻奇幻剧
网络剧的策划:选题策划、演员策划、营销策划
12、动画
动画的界定与类型特征:动画的定义和影像特征;中、美、日三国动画演进简史
动画的主要类型划分:按内容题材划分、按艺术风格划分、按播放终端划分
动画的策划:受众定位策划、主题策划、剧本策划、角色策划、营销策划
招生情况简析:
①湖师大文学院的戏影为电影戏剧方向,25级考试科目有所调整,实行学专同卷。其中,专业一为714艺术学基础,专业二为819写作。大家对比去年考纲后不难发现,专业一除了科目名称发生了变化,与去年所考察内容相差无几,着重考察中外戏剧史以及中西方电影史。值得留意的是,湖师大文学院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初试和复试科目完全一致,进复试的全日制考生有机会调剂到非全。
②新传院的戏影为广播电视方向,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无发生显著变化,考察艺术概论、影视美学、视听语言分析和视听节目等方面。
06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招收艺术学(学硕,全日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此外,新闻与传播学院也招收艺术学(学硕,全日制),戏剧与影视(专硕,非全日制)研究生,均为广电方向,暂未收录。
2025级招生目录:


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不公布。
招生情况简析:
南师大艺术学招生人数经历过去年的大幅度削减后,今年招生计划未有大变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学硕推免人数高达7人,留给统考的名额仅剩3人,竞争压力骤增。
南师戏剧与影视24级首年招生,最终一志愿招生人数14人,另推免3人;25年计划招生20人,推免人数为11人,统考名额缩减至9人。与学硕情况相似,统考名额显著减少。此外,考试科目与24级相同,专业一是“613艺术学理论基础”,专业二为“807戏剧影视理论与创作基础”,同样没有公布考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
07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招收艺术学(学硕,全日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
2025级招生目录:


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不公布。
招生情况简析:
东北师大艺术学招生人数相较于去年大幅缩减,直接减半。同时,戏剧与影视专硕的招生规模亦略有缩减,从24级的76人降至64人。同时,招生目录中对跨学科考生本科专业做了进一步要求,仅限部分专业考生报考,且跨考生必须进行加试。这对于跨考生来说要求较为苛刻,但同时也成为本专业同学的机会。除此之外,考试科目并无发生变化。
08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国际数字影视学院)招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
2025级招生目录: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135400 戏剧与影视
652电影创作
一、考察目标
本科目主要考察电影创作的基础知识内容和实践能力,考生需对其有较为充分的了解。
二、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察内容为影像技术,故事写作,分镜头脚本等电影创作过程中的核心内容。要求考生能比较系统地了解电影创作的基础技能,掌握电影创作的流程与方法,具有一定水准的影视审美和实践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四、 参考书目
1.《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布莱克·斯奈德 著,王旭锋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
2.《分镜头脚本设计》温迪·特米勒罗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
3.《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作者:(美)卡茨 著,井迎兆 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年。
864 电影理论
一、考察目标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电影理论的系统掌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
1. 电影理论的基本概念;
2. 各时期电影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3. 各个电影流派的主要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与社会文化思潮的关联与互动;
4. 中国当代电影理论的发展状况和基本特点;
5. 各种电影理论的批评方法以及在电影艺术实践中的运用。
三、考试形式
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四、参考书目
1、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第14版,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
2、陈晓云:《电影理论基础》,第二版,中国电影出版社,2022年;
3、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7年;
4、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
招生情况简析:海大25级计划招生人数较去年略有减少:24级计划招生18人,含推免5人;25级计划招生15人,含推免3人。不过,好在考试科目及考试内容并未发生变化,仍然是“652电影创作”与“864电影理论”;并且,首次提供了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
09 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招收艺术学(学硕,全日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艺术学院招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
2025级招生目录:



考试大纲:
130100艺术学
624 艺术学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艺术总论
1.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特征
2.艺术的起源
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艺术起源的第六种看法:多元决定论
3.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的社会功能
艺术教育
4.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艺术与哲学
艺术与宗教
艺术与道德
艺术与科学
5.艺术体制
作为观念语境的艺术体制
作为机构网络的艺术体制
当代中国艺术体制
第二部分 艺术系统
1.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创作心理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2.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的层次
典型和意境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3.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第三部分 艺术种类
1.实用艺术
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2.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3.表情艺术
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4.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外综合艺术经典作品
5.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的主要载体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6.新媒介艺术
数字革命与新媒介的兴起
新媒介艺术:科技与艺术的交融
新媒介艺术的类别
839 影视传播理论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体系
1.传播学的定义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宗旨
3.传播学的学科特点
4.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5.传播学的知识层次和理论框架
(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
2.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种类
(三)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1.传播学的欧洲渊源
2.美国传播学的孕育
3.传播学的五位创始人
4.传播学的完善者
(四)传播
1.传播的概念和特点
2.传播的分类
3.传播的革命
4.传播的模式
5.传播的功能
6.传播的原则
(五)传播者
1.个人层面的传播者
2.媒介组织
3.传播制度研究
(六)传播与信息
1.信息研究简述
2.信息的传播分析
3.信息的特征与分类
4.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
5.信息污染与信息侵略
(七)传播与符号
1.符号、意义与传播
2.符号的特性、功能与易读性
3.语音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4.传播的符号学研究
(八)传播媒介
1.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
2.传播媒介的类型
3.媒介理论述评
(九)传播的谋略与技巧
1.传播的谋略
2.传播的技巧
(十)受众
1.受众的形貌
2.受众研究的理论
3.受众的心理和选择机制
4.受众的反馈
5.意见领袖
(十一)传播环境
1.传播与环境的关系
2.传播环境的特征和类型
3.地理环境与物理环境
4.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
5.传播环境与媒介生态
(十二)传播效果
1.传播效果研究的历程与阶段理论
2.传播效果研究的断面理论
3.传播效果的实质
4.传播效果的形成
第二部分
(一)影视传播的发展
(二)影视传播的属性
(三)影视传播的内容、功能和效果
(四)影视传播的符号系统
(五)影视传播的语言系统
(六)影视传播的形态和过程
(七)影视传播的接受
(八)影视的文化美学品格
135400 戏剧与影视
635 艺术学原理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艺术总论
1.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特征
2.艺术的起源
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3.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的社会功能
艺术教育
4.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艺术与哲学
艺术与宗教
艺术与道德
艺术与科学
第二部分 艺术系统
1.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创作心理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2.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的层次
典型和意境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3.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第三部分 艺术种类
1.音乐
音乐的特性、功能
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
音乐构成的形式要素
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音乐体裁
2.戏剧
戏剧的定义、功能、特性、审美特征
戏剧体裁
戏剧创作的基本技巧
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
3.戏曲
戏曲的含义、基本特征
中国戏曲史
戏曲声腔剧种
戏曲文学
戏曲音乐
戏曲表演
戏曲舞台美术
4.电影
电影分类、特性、功能
电影画面、声音、蒙太奇、长镜头
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5.广播电视艺术
广播电视艺术的概念、类型
广播电视的艺术要素及艺术技巧
6.舞蹈
舞蹈的定义
舞蹈的种类
7.美术
美术的概念、功能、分类
美术作品构成的要素
美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美术批评与鉴赏
中外美术名家名作及风格流派
8.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的理念
艺术设计的基本元素与构成
艺术设计的造型与装饰的体现
艺术设计的领域与分类
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线索
国外现代艺术设计线索
872 戏剧影视概论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戏剧艺术
一、戏剧艺术
1、戏剧的发生和起源
2、戏剧的本质和特征
3、戏剧的文化意义
二、戏剧艺术的分类
1、戏剧分类的意义与方法
2、舞台呈现的不同样式
3、戏剧构成与题材选择造成的不同样式
三、戏剧性
1、戏剧与戏剧性
2、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
3、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
四、悲剧、喜剧、正剧
1、三大戏剧体裁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
2、悲剧与喜剧的基本特征
3、悲喜剧与正剧的基本特征
五、剧本与戏剧文学
1、戏剧里的文学世界
2、戏剧的情节与结构
3、戏剧的人物与语言
六、演员与表演艺术
1、“人”既是表现的对象又是表现的工具
2、近代剧表演中的表现与体验
3、戏曲程式与角色创造
七、导演与导演艺术
1、导演其人其事
2、导演构思
3、舞台调度与舞台形象
八、舞台美术
1、舞台与舞美
2、景物造型
3、人物造型
九、剧场与观众
1、剧场是演戏和看戏的地方
2、看戏是一种集体经验
3、剧场是民族文化的象征
十、戏剧的欣赏与批评
1、戏剧文学欣赏
2、剧场心理
3、戏剧批评
十一、戏剧的风格与流派
1、戏剧风格的多义性
2、戏剧流派是怎样形成的
3、中国戏剧的风格与流派
十二、世界戏剧:从古典到现代
1、东方戏剧的“古”与“今”
2、西方戏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3、西方戏剧:走向现代
十三、中国戏剧:从古典到现代
1、中国古典戏剧
2、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
3、现代戏剧的曲折历程
十四、戏剧与影视
1、从早期的“影戏”说起
2、电视之“剧”
3、影视对戏剧的冲击与促进
十五、戏剧与教育
1、戏剧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2、校园戏剧与现代中国
3、在中外比较中看戏剧教育
第二部分 影视艺术
一、影视艺术
1、影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1)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2)电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2、影视艺术的本体特征:
(1)科学技术产物
(2)媒介材料
(3)纪录本性
(4)视听思维
二、影视艺术类型
1、电影类型理论与相关电影类型
2、电视艺术的不同分类及其特征:
(1)电视剧
(2)电视纪录片
(3)电视栏目
(4)电视综艺
三、影视理论
1、电影理论举要:
(1)电影与心理
(2)电影与形式主义
(3)电影与写实主义
(4)电影与语言
(5)电影与叙事
(6)电影与精神分析
(7)电影与意识形态
(8)电影与女性主义
(9)电影与文化
2、电视理论举要:
(1)电视的媒介特性与文化表征
(2)电视与大众文化
(3)电视的编码与解码
(4)电视与伦理情感
四、影视思潮与经典作品
1、电影部分:
(1)诗意现实主义和让·雷诺阿
(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3)巴赞的电影理论
(4)法国新浪潮电影
(5)现代主义电影实验
(6)新德国电影
(7)新好莱坞电影
(8)中国电影代际与重要导演
2、电视部分(中国):
(1)电视艺术的文化属性
(2)电视艺术的文化功能及反思
五、影视接受与批评
1、影视艺术与受众接受
2、影视批评
六、影视艺术与教育
1、影视艺术与审美素养
2、影视艺术与人格塑造
3、影视教育与国民振兴
招生情况简析:辽大广播影视学院、艺术学院两个学院都招收戏剧与影视专硕,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相同,但是培养方向不同,前者是广播电视(广电编导方向)、电影(导演方向),后者是戏剧(编剧方向)。
10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招收艺术学(学硕,全日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
2025级招生目录: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711艺术理论(戏剧与影视方向)
《艺术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学硕,戏剧影视史论方向)、戏剧与影视(专硕)、戏曲与曲艺(专硕)研究生招生考试。《艺术理论》考试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艺术的起源、特征、功能等基本属性,不同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艺术鉴赏的理论与艺术批评的基本方法,以及戏剧、电影、广播电视基础理论等。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艺术理论和戏剧、电影、广播电视的基础知识,掌握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的基本特征及艺术规律,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的艺术理论分析艺术作品及其实践现象,拥有较强的艺术感悟、理论分析和评论写作能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艺术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
(一) 艺术学概论(必考)
1、总论: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2、艺术种类: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3、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
(二)戏剧、电影、广播电视概论(选考,三选一)
1、戏剧概论:戏剧的特征和本质,戏剧性,悲剧、喜剧与正剧,剧作家与剧本文学,演员与表演艺术,导演与导演艺术,舞台美术,剧场与观众,戏剧欣赏与批评,戏剧与影视等
2、电影概论:电影的媒介特质、创作流程、生产机制、历史过程、国族特色、批评框架等
3、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与发展,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与社会功能,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新闻,我国广播电视的法规与原则,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等
四、掌握重点
艺术学基础理论,戏剧艺术基础理论,电影艺术基础理论,广播电视基础理论,当下艺术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当下艺术生产的问题与现象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一)必考书目(各方向统考)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二)选考书目(从戏剧、电影、广播电视三个方向中任选一个)
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杨远婴:《电影概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
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813 戏剧影视专业基础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戏剧影视学科基础知识,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作品及现象,拥有较强的艺术分析、评论写作及戏剧影视策划与创作能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
(一)中国现代文学(必考)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运动、作家作品
(二)戏剧影视基础知识(选考,三个方向任选一个)
1,戏剧戏曲曲艺方向:中国话剧史,中国戏曲史
2,电影方向:电影理论,影视批评方法
3,广播电视方向:电视节目策划,语言与传播
(三)写作(必考)
评论写作或创意写作
四、掌握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重要思潮、运动、经典作家作品,电影的形式与风格,影视批评基本理论与方法,中国话剧史,中国戏曲史,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播音与主持艺术论,当下戏剧影视生产的现象与问题,戏剧影视创作与评论写作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一)必考书目(各方向统考)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二)选考书目(三个方向任选一个)
1、戏剧戏曲曲艺方向
郑传寅主编:《中国戏曲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第二版),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
2、电影方向
史可扬:《影视批评方法论》(第三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 形式与风格》(插图修订第8版),曾伟祯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3、广播电视方向
胡智锋主编:《电视节目策划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毕一鸣:《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招生情况简析:
陕师大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在24级调整了考试内容,25级未做调整,分别是:专一711-艺术理论,专二 813-戏剧影视专业基础。两门专业课都是分为必考、选考,专一必考艺术学概论,专二必考中国现代文学,选考为分方向选做,有戏剧、电影、广播电视三个方向。在招生人数上,艺术学招生人数与去年想同;戏剧与影视的招生人数则从18人增加到20人。陕师大常会在复试阶段扩招,只要是能够进入复试线,并且能够准备充分复试,就有很大的上岸概率。
11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招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
2025级招生目录:

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727 戏剧影视史论
一、主要考核内容
要求考生对中外戏剧史、戏剧理论、中外影视史及理论有较为宏观的把握与微观的体察,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内容包括:戏剧史的分期和各时期戏剧艺术的主要特征,主要艺术思潮、流派和群体的情况;重要的电影思潮、流派及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导演作品及其风格特色与艺术特质;戏剧史、影视史不同阶段划分的依据及其质变规律,对重要作品及相关影视现象能作史的观察和艺术判断,并能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作出比较深入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
二、 主要参考范围
(以下书籍仅供参考)
1. 《中外戏剧史》(第三版),刘彦君、廖奔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 2 月。
2.《文学理论》(第二版),《文学理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年12 月。
3.《中国电影史》,李少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7 月。
4.《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中国电影出版社,2022 年 9 月。
857 剧本与文学写作
一、主要考核内容
要求考生掌握影视编剧、文学写作基础知识和创作技巧,具有影视剧本及相关文学体裁的创意策划及创作实践能力,能够有效运用各种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主要内容:影视编剧及文学写作的思维能力及素养,影视编剧的创新思维及创意策划能力;情节点、情节线、情节段落、主要情节模式的特点和设置,冲突、悬念、细节的重要作用及运用技巧;人物与动作、人物关系设置、人物性格的生成方式、配角的作用及设置、人物分析与塑造、对白、独白和旁白的创作;主要结构种类及特点、结构划分的具体环节;主题表达技巧、叙事风格技巧和叙事节奏技巧等。
二、 主要参考范围
(以下书籍仅供参考)
1.《大学创意写作》(第二版),葛红兵、许道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 年 7 月。
2.《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美] 罗伯特·麦基著,周铁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年 9 月。
招生情况简析:
江南大学戏影为25级首年招生,招生人数为5人。两门专业课分别为727戏剧影视基础和857剧本与文学写作,从考纲和参考书目来看,专一的考察核心为戏剧史➕电影史的组合,虽然给到了文学理论的参考书,但考纲中并未明确要求。专二的考察以剧作为核心,是211院校戏影院校招生较为常见的科目。
针对江南大学的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阁楼也推出了「江南大学戏影定制班」~
12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招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
2025级招生目录:

参考书目
620 影视艺术基础
1.《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第八版)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2.杨远婴主编《电影概论》(第2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812 影视作品分析(含播音主持作品分析)
1.戴锦华:《电影批评(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周星主编《影视艺术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
3.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编《播音主持创作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招生情况简析:
苏大戏影为25级首次招生,招收全日制15人,非全日制20人。苏大戏影的两门专业课分别为620影视艺术基础和812影视作品分析,专一考察以电影为主,专二大概率会同时提供给电影、电视、播音主持作品,要求对其进行评论分析(可能有选做也可能没有)。
根据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阁楼也为大家安排了适配苏大戏影的「苏州大学戏影定制班」, 以“核心课+院校课”的授课模式,专一、专二均有安排多次练习~
13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招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
2025级招生目录:


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622 影视戏剧基础理论
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影视戏剧基础理论》大纲适用于郑州大学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生的入
学考试。影视戏剧基础理论是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生必备的知识基础,涵盖了戏
剧、电影和电视艺术的基本原理、历史、批评和方法论。其内容包括:戏剧影视艺
术概论、戏剧影视美学、戏剧影视批评与理论等。要求考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些
内容,更好地理解戏剧影视艺术的内涵,从而提高创作和鉴赏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题型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影视戏剧基础理论》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
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三、考试内容
1.中外影视戏剧史
考试内容:
中外影视戏剧发展历程
各个时期的影视戏剧流派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视戏剧名家与作品
考试要求:
熟记影视戏剧史发展历程、流派、事件、人物和作品
能深入分析经典作品对后世影视戏剧创作风格、表演技巧、叙事手法等方面的
深远影响
掌握中外影视戏剧在文化交流与互鉴中的互动过程
2.文艺美学
考试内容:
文艺美学的基本原理、范畴、方法论
美学的基本概念
审美活动的心理机制
审美体验的特点与规律
考试要求:
深入理解美学理论,能够将其应用于戏剧影视作品的鉴赏与批评中
分析作品的审美价值、艺术特色及文化意义
关注文艺美学领域新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掌握文艺美学理论在戏剧影视创作与研究中的应用
3.影视戏剧基本原理
考试内容:
影视戏剧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影视戏剧的构成要素、叙事结构、视听语言、叙事技巧、制作流程
考试要求:
熟练掌握影视戏剧理论知识
灵活运用影视戏剧理论对具体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掌握影视戏剧的构成要素、叙事结构、视听语言、叙事技巧、制作流程
4.影视戏剧前沿理论
考试内容:
影视戏剧艺术领域的前沿理论动态
涵盖了新媒体艺术、数字影视、跨媒介叙事、互动影像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发展
现状与未来趋势
考试要求:了解影视戏剧艺术领域的前沿理论动态
需紧跟时代步伐,思考如何将前沿理论融入创作与研究
对影视戏剧艺术的新形式、新领域、新可能有自己的理解
四、考试要求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影视戏剧基础理论》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试卷务必书写清楚,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
试题纸上无效。
五、建议参考书目
1.《电影学导论》,陈晓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电影理论读本》,杨远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戏剧学导论》,顾春芳,北京大学出版社
4.《中外戏剧史》,廖奔、刘彦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鸣,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6.《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王宜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何苏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8.《视觉传播概论》,任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罗伯特·麦基,天津人
民出版社
10.《美学原理》,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以最新版本为准)
859影视戏剧综合能力
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影视戏剧综合能力》大纲适用于郑州大学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生的入学
考试。影视戏剧综合能力是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多种技能和知识的集合。其
内容包括:戏剧影视创作能力、摄影摄像、剪辑能力、创新创意能力、前沿把握能力等。
通过对考生影视戏剧综合能力知识的评测,来判断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戏剧与影视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积累和专业能力,是否具有在未来影视行业中的发展潜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题型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影视戏剧综合能力》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
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三、考试内容
1.影视戏剧的知识运用能力
考试内容:影视戏剧基本原理
文艺美学原理
影视戏剧史的经典作品
考试要求:
掌握影视戏剧基本原理
能够灵活运用文艺美学原理
深入分析和阐释影视戏剧史的经典作品和案例
2.影视戏剧的业务实践能力
考试内容:
影视戏剧实践创作的基本技巧
影视戏剧艺术创作的规范和标准
影视后期制作的操作技能
考试要求:
掌握影视戏剧实践创作的基本技巧
熟悉影视戏剧艺术创作的规范和标准
具备后期制作的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
3.影视戏剧的前沿把握能力
考试内容
影视戏剧热点现象与作品
影视戏剧行业与技术最新进展
影视戏剧理论新成果
考试要求
了解影视戏剧热点现象与作品
掌握影视戏剧行业与技术最新进展趋势
理解影视戏剧理论新成果及行业的创新与挑战
四、考试要求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影视戏剧综合能力》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试卷务必书写清楚,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
试题纸上无效。五、建议参考书目
1.《电影学导论》,陈晓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电影理论读本》,杨远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戏剧学导论》,顾春芳,北京大学出版社
4.《中外戏剧史》,廖奔、刘彦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鸣,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6.《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王宜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何苏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8.《视觉传播概论》,任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罗伯特·麦基,天津人
民出版社
10.《美学原理》,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以最新版本为准)
招生情况简析:
郑州大学戏影为25级首年招生,从招生方向上来看,分为01影视创作;02网络视听;03戏剧编导三个方向,三个方向招生总人数为8人。郑州大学的两门专业课分别为622影视戏剧基础理论和859影视戏剧综合能力,郑大戏影并未区分两门专业课的参考书,整体给到的参考书考查内容涵盖中外电影史、戏剧史、纪录片、剧作、美学原理等内容,考察内容相对比较宽泛。
14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招收戏剧与影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
2025级招生目录:

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639 创意写作
一、考试性质
本门考试检验的是考生对文学创作、故事技法、戏剧和影视编剧、导演和表演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重点考查文学创作和戏剧故事的现场编写能力。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笔试,卷面分值150分。
三、试卷结构
考试题型主要包括根据所提供的文图素材和规定情境,进行文学创作和戏剧故事编写(题型仅供参考,具体以试卷为准)。
四、考试目的与要求
1.本门考试检验的是考生对文学创作、故事技法、戏剧和影视编剧、导演和表演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重点考查文学创作和戏剧故事的现场编写能力。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素材和规定情境,完成人物定位准确、情节相对完整、场面设计合理、故事起承转合的文学创作和故事编写。
2.要求考生按照题型审题答题,概念清晰,表述准确,字迹清晰,有较好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五、考试内容
1.文学创作。2.故事编撰。
六、 参考书目
1.《小说课》 毕飞宇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故事》 罗伯特·麦基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3.《无声的细节》 走走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4.《故事工程》 拉里·布鲁克斯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心灵世界:复旦大学小说课讲义》 王安忆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804 剧本创作
一、考试性质
本门考试考查的是考生对戏剧和影视编剧、导演与表演专业方向文学基本理论和艺术创作规律的掌握情况,是否具备戏剧和影视编剧、导演和表演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与实践应用能力,且能通过现场写作的形式,将基础理论付诸于创作实践。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笔试,卷面分值150分
三、试卷结构
考试题型包括:故事梗概、人物小传和剧本写作(题型仅供参考,具体以试卷为准)。
四、考试目的与要求
1.这是一门将戏剧和影视文学理论转化为剧本创作实践的考试科目,考查考生对戏剧和影视编剧、导演与表演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把控能力,要求考生根据考题所给出的时空规定、人物关系、规定情境和字数要求等,完成角色定位准确、情节相对完整、场面设计合理、故事起承转合、且有矛盾冲突的戏剧和影视剧本。
2.要求考生按照题型审题答题,概念清晰,表述准确,字迹清晰,有较好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五、考试内容
1.故事梗概。2.人物小传。3.剧本写作。
六、参考书目
1.《戏剧艺术十五讲》 董健 马俊山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剧作法》 威廉·阿契尔 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3.《戏剧表演基础》 梁伯龙 李月 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4.《论戏剧性》 谭霈生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5.《戏剧空间视觉创造》伊天夫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招生情况简析:
广西大学戏剧与影视招生名额55人(含推免6人)。24级招生目录名额61人(含推免8人),实际录取62人(推免2人+统考一志愿21人+调剂39人)。虽然今年的名额比24级略少,但是依然非常可观,近几年都是过了B区国家线(24级是352分,比A区低10分)基本就等于录取。
广西大学考纲与24级相比略有调整,但变动不大,按原计划备考即可。总体而言,最大的变动是多处“戏剧”改为“戏剧和影视”,这就意味着写影视剧本也是可以的;不过,院系老师、参考书目、复试重点、培养方向等都以戏剧为核心,选择戏剧创作会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希望能够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