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旧版读书吐槽笔记四(9)上(少林老僧看电影)
说少林,道少林,少林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玄慈僧,二百多年不像样。在神山和鸠摩智两拨人上山之后,玄慈做出的应对均极不专业,此时玄慈只有靠虚竹来挽回少林寺多少年累积的武林地位了,至于这多少年积攒下来的清誉嘛,就被他亲自破坏了:
旁观群僧见鸠摩智左腕被虚竹抓住不放,右掌连使攻击,始终打不到虚竹头上。其时两人近身而斗,呼吸可闻,出掌的都是曲臂回肘,每发一掌只不过七八寸距离。但相距虽近,掌力却是强劲无比,众僧听得鸠摩智的掌声呼呼,刮面如刀,虽是在大雄宝殿之中,却竟似到了高山绝顶,狂风四面吹袭,有如在汪洋大梅,波涛澎湃,这掌力散了开来,众僧均觉寒意逼人。少林寺中辈份较低的僧侣渐渐抵受不住,一个个的缩身向后,贴墙而立。玄字辈的高僧自是不怕掌力侵袭,但也是各运内力抗拒。
虚竹为了要替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群豪解除生死符,在这天山六阳手上用功甚勤,种种精微变化,全已了然于胸,而灵鹫宫地底石壁上的图谱,更令他大悟其中奥妙。只可惜他从未用之与人对拆过招,虽在童姥和李秋水较艺时学得了使用之法,总是少了习练,一上来便与一位当今第一流的高手生死相搏,掌法虽高,内力虽强,所能使用的实不过二三成而已。
虚竹是一位身材适中的和尚,二人近身战斗时,鸠摩智由于虚竹防御招式精妙而打不到他,换了大体格子萧峰的话,胳膊伸直,手掌按住鸠摩智的脑门,没学过通臂拳的鸠摩智拳头抡圆了也打不到自己。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推断,在极近距离内,极快速度的功防中,内力离体受到一定限制,只能发力而不能调整内力如六脉神剑,火焰刀,多罗叶指一样的锐化,否则近距离用火焰刀还不把虚竹当牛解了。
他们二人打得热火朝天,少林寺的年轻和尚们被掌力侵袭,站不住了,这里面描写的十分夸张,三联版留下了狂风,删去了波涛澎湃和寒意逼人,降低了一些逼格,否则这掌风吹走大几百人的场面已经接近修仙级别了。话说天龙十位顶级高手中,直接或间接得到逍遥派传承的,二挂:段誉,虚竹;三老:无崖子、童姥、李秋水;四绝中的:鸠摩智,慕容博。只有无名老僧和萧家父子看似跟逍遥派毫无关联。足见逍遥派武功之强绝无比。之后开始渲染虚竹武功虽高,但此时缺乏实战经验,以二三成的实力面对鸠摩智打得不落太大下风,基本上定调了二挂大圆满的实力约等于两个左右四绝,当然如果受到实战种种因素制约,未必打得过两位四绝联手。
其时鸠摩智的掌力越来越是凌厉,虚竹心无二用,但求自保,每一掌取的都是守势。他本意并不是要拿住鸠摩智,只是觉得对方武功胜己十倍,单掌攻击,已是这般厉害,若是任他双掌齐施,只怕自己非命丧当场不可,所以拼命拿住他的左腕,乃是要他左掌无法出招之意。这个念头虽笨,不料此刻却是大有用处。鸠摩智双掌只剩了一掌,掌力上连环变化,交互为用的妙著便使不出来,虚竹本来掌法不大纯熟,使单掌较双掌为便。一个打了个对折,十成掌法变成了只剩五成,一个却将二三成的功夫提到了四五成使用。一柱香时刻过去,两人已交拆了数百招,却仍是个僵持的局面。
玄慈、神光、玄渡、龙猛、哲罗星等诸高僧都已看了出来,鸠摩智左腕受制,挣扎不脱,但虚竹的左掌却全然处于下风,只有招架之功,无丝毫还手之力,两人显然都是右优左劣。像这样的打法,众高僧虽见多识广,却实是生平所未见。其中少林众僧更多了一份惊异,一份忧心,虚竹自幼在本寺长大,下山半年,却不知从何处学了这一身惊人技艺回来,又见他抓住敌人,并不能制敌,但鸠摩智每一掌中都是含著摧筋拆骨、震破内家真气的大威力,只要有一招疏虞,给他击中了一掌,立即非气绝身亡不可。
此刻少林众高僧中,不论是哪一位出手相助,只须轻轻一指,都能取了鸠摩智的性命,但这番相斗,并不是为了报怨雪耻、志在杀了对方,而是为了少林一派的声誉,因此若是有人上前杀了鸠摩智,于少林派的令誉,只有更加大损。群僧个个提心吊胆,手心中捏一把汗,瞧著二人激斗。
虽然鸠摩智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破不了虚竹的防御,鸠摩智是书中的顶级大高手,一人险些挑了天龙寺,在前面章节中十分厉害,此时近身打不过新主角虚竹。作者怕读者认为战斗力体系崩了,所以大段的解释为何虚竹可以扛得住鸠摩智的猛攻。此时一众旁观者开始分析,希望他们不要再分析了。虚竹此时护体真力非常超认知,所以被击中一掌得气绝身亡,大概率是少林众僧自我带入的结论,而不是虚竹真中了一掌就会死。
而少林高僧轻轻一指就能取了鸠摩智性命这个说法,看起来也是少林高僧们自己想出来的,虚竹输了的话,他们可以用这句话堵鸠摩智的嘴,至于到时候虚竹是否已经是死人,倒不在这群高僧的考虑范围内了。鸠摩智此时攻势如潮,如果少林高僧用内力远距离攻击,他身为绝顶高手,未必不能在内力接近时感受到并中止一招攻势躲开或者反弹。
前文中有这么一句话:“ 但只要侥幸勉强支持得一柱香、两柱香的时刻,自己再来乘势喝止双方,鸠摩智便无颜再纠缠下去了。” 这都已经一炷香了,如果是正常的门派,早有几位高手一拥而上出各种茅招攻击鸠摩智,达到分开二人,强行平局的目的。可是少林众僧集体看热闹,虽然大家都觉得虚竹必死,但没人说话,说好的喝止呢?这不是摆明为了少林寺的名声牺牲虚竹吗?玄慈此人对外阴狠,对内还不护短,怎么当领导的?他要是知道虚竹是自己的种,恐怕大金刚掌早拍出去了,现在认为虚竹是无依无靠的别家孩子,就在这边坐山观虎斗。这少林令誉,除了他自己能坏,别人均不能坏。
又拆了一百余招,虚竹惊恐之心渐去,于天山六阳手中精妙之处,领悟得越来越深,十招中于九招守御之余,已能还击一招。他既还击一招,鸠摩智便须出招抵御,攻势不免略略顿挫。其间相差虽然甚微,消长之势,却是渐渐对虚竹有利。又过了一顿饭时分,虚竹已能在十招中反攻八招。少林群僧见他渐脱困境,无不暗暗喜欢。
神光上人自从鸠摩智一现身,心情便甚矛盾,既盼鸠摩智将少林派的威风杀灭,又不愿异邦僧人到中土来横行无忌,自己又无力将之制住。待见鸠摩智与虚竹斗得相持不决,只盼两人打得两败俱伤,同归于尽,自己便可坐收渔人之利,即使无法从波罗星手中再取其他少林绝技,但那般若掌、摩诃指、大金刚拳三种绝技的秘诀,自己总已记在心中,回去后详加参研,依法修习,必可在武林中大放异彩。凭著一己的聪明智慧,当可将这三种武功大加变通,招式上使之与原来的功夫大同而有小异,那时便成为清凉寺的三种绝技,而自己便为创建这三顷绝技的鼻祖了。 波罗星却又是另一番心情。他这些时间中在藏经阁中任意出入,观览少林寺历代高僧遗下来的武经秘诀,但觉博大精深,越是钻研,越觉其中奥妙无穷,渐渐的沉迷其中。今日师兄哲罗星来接他出寺,自忖心中所记忆者,还不到少林武功的一成,回归故乡虽是欢喜,但眼见寺中宝藏如此丰富,一出少林山门,从此再也无缘得窥,却也是不胜遗憾。其后见到虚竹与鸠摩智相斗,两人内力之强,招数之奇,自己可说连一个边儿也摸不到。他不知虚竹所使者,其实并不是少林武功,只觉少林寺中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僧人已是如此了得,自己万里奔波,好容易有缘获许出入藏经阁,如此只记得几部武学经书回去,虽不是如入宝山空手而回,但所得者决非真正贵重之物,只怕此后一生之中,不免日日夜夜,悔恨无尽。
又打了一会儿,虚竹逐渐死孩子放屁--有缓儿,诸位少林僧暗暗喜欢起来,这个暗暗喜欢,多少有点伪善,虚竹现在还是大劣势,你们为啥不分开他们呢?还时准备让虚竹当炮灰。今日前半程的主角神山上人和波罗星二人看到这里,却多少有点患得患失了。神山作为武学高手,对少林寺武功的水平有直观的认知,知道鸠摩智和虚竹这种三体人不是自己能惦记的目标,心里只想这俩家伙同归于尽,自己在武林高手排名榜能进两位。他明白此时最大的收获在于三门绝技,就算从波罗星嘴里榨不出油来,此时已经值回票价了。而他最大的肖想则只是成为清凉寺的三门武功创始人,朴素的令人心疼,这才是冷静的成年人的判断,戒断了贪毒。如果当年神山执掌少林寺,少林寺的发展可能会比现在强,至少大概率不会有私生子流入武林。从“ 凭著一己的聪明智慧,当可将这三种武功大加变通,招式上使之与原来的功夫大同而有小异 ”这句话中,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特意用的春秋笔法,但对少林七十二绝技的来源,倒也提供了一些其它思路。总之在明朝之前,少林寺只以拳棒武功成名,到了近代就变成武术航母了,拳脚器械无所不包,相关的原创故事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也许跟神山的思路不谋而合。
波罗星身为异邦人,此时被作者强行降智,他本身武功不弱,也学习了几门高级绝技,虽然记住的不足一成,但要想全部记住,非人力所能及。他曾经跟少林高僧多次过招,不可能不知道玄字辈武功跟虚字辈武功的差距,也不会不知道虚竹这种武功水平不是他看的秘籍能培养出来的。此时他居然觉得虚竹这身武功是在少林练出来的,大大的不合逻辑。少林武功中算是顶挂的只有易筋经,其余武功均是循序渐进的正常武学,波罗星学了这么多种功夫还参不透这个道理,就算真把七十二绝技背回天竺,发展也好不了。后世的威德先生白自在,看到侠客岛一个仆人身手了得,立刻反应过来是岛上第一高手化装装13,其实虚竹此时跟白自在心中的那个仆人差不多,但波罗星却被虚竹的年纪障了目:
要知武学一道,便是如琴棋书画种种繁杂奥妙的功夫一般无异,愈是钻研下去,愈是兴味盎然,只要得悉世上另有比自己所学更高一层的功夫,千方百计也要观摩一番。波罗星是天竺高僧中大才智之士,初到少林寺时,一意在盗取武经,回去光大天竺武学,但等到一见少林寺的武学竟是如此浩于烟海,却未免恋恋不舍,不肯遽此离去了。
这时虚竹和鸠摩智相斗之际,已能占了四成攻势,虽然兀自遮拦多而进攻少,但内力愈增愈强,每出一招,鸠摩智都觉极难招架。原来虚竹心中略有余裕之后,突然使了一招,却不是天山六阳手中的招数,而是李秋水在荒辟中教了他用来对付童姥的手法。这一招套中有套,虽只一招,却有八种不同的厉害后著。当日童姥也是费了老大心血,方予妥为拆解。总算鸠摩智武学渊深,机变过人,这才在仓卒中别出心裁的接下来。这一招鸠摩智是勉强接下来,但虚竹一试得手,精神为之一振,第二招跟著使了一招童姥教他用来对付李秋水的。须知童姥和李秋水二人,都是逍遥派中的顶尖高手,苦研数十年后,临死相搏,所出的每一招尽是既阴狠又凌厉的杀手,招招都是极工心计的攻敌要害,这两个女子心中积蓄了数十年的怨毒,又明知对方厉害,出手之时,哪里还有半分容情?
玄慈等高僧见到虚竹所使招数越来越是阴险刻毒,虽见形势渐佳,却不由得都皱起了眉头,须知少林派僧侣弟子,数百年来并无一个女子,历代创建,全是走的阳刚路子,同时因系佛门武功,出手的用意均是制敌而非杀人,与童姥、李秋水的招数截然相反。但虚竹偶然夹一招“天山六阳手”却又和平威猛,颇合少林寺的本意,只是阴毒多而平实少,旁观者不禁胆战心惊,均想:“这一招若是向我打来,不但送了我性命,而且令我死得惨酷无此。”
此时作者为波罗星的降智做出了一番并不具有完全说服力的解释,依然称他为大才智之士。少林僧在此事上做的也不算漂亮,当初附赠一两本达摩创制的武功秘籍,把波罗星礼送走也就完了,他再来偷书就一点借口也没有了,何必像此时一样尴尬。
画面又回到了虚竹这边,旧版中虚竹在招数上经历了童姥和李秋水的陶冶,拥有大批阴招毒招,此时用出了一些,鸠摩智则很机警的破解了。三联版删去了虚竹学艺回顾,并删去了“虽见形势渐佳”一句,也删去了天山六阳掌和平威猛,合少林寺本意的描述,六阳掌除了拔生死符,同样也是下生死符用的,和平威猛怕是谈不上吧。看到虚竹招数逐渐狠辣,老和尚们居然皱起了眉头,你们汤姆的是真有脸啊!得陇望蜀,大犯三毒之余,还要指摘挽救了少林寺,也挽救了诸位老僧不劳而获基本盘,却依然被老和尚们准备当炮灰牺牲的恩人虚竹,看到这里,写文人觉得这少林寺挑了也罢。
早在群僧暗自心惊之前,鸠摩智便已觉察到情势于己大大不利,连运三次强劲,要挣脱虚竹的右手,以便施用“火焰刀”的绝技,但己力加强,对方的指力亦相应而增,实不知他的内力究竟能强到什么地步,情急之下,杀意陡盛,左手呼呼呼连拍三掌,虚竹挥手化解。鸠智摩手掌一缩,从布袜中取出一柄匕首,一刀向虚竹肩头刺来。虚竹所学全是空手拆招,突然间白光闪处,敌人的匕首刺了过来,不知如何招架才是,抢著便去抓鸠摩智的左腕,这一抓是“天山折梅手”中的擒拿手法,既快且准,三根手指一搭上他手腕,大拇指和小指跟著便收了拢来。便在这时,鸠摩智掌心劲力一吐,匕首脱手而出,虚竹双手都牢牢抓著对方的手腕,无可闪避,噗的一声,那匕首已插入他的肩头,直没至柄。旁观群僧“啊”的一声惊呼,突然人丛中抢出四名僧人,青光闪闪,四柄长剑一齐刺向鸠摩智的咽喉。
作为宁玛派的法王,鸠摩智的人设一直是能屈能伸,他能得到小无相功便是屈的表现,挑天龙寺和少林寺就提现了他的伸。在这方面他的性格颇合佛法之道,发现自己可能要输,便准备拉开距离用火焰刀削他。发现挣脱不掉虚竹的拿捏,居然拔出了匕首作战。在袜子里藏匕首,这是街头小流氓风格,作为武林高手,就算要藏匕首也会藏在怀里,袖子里,比较方便取出,如果不是刘备或者岳老三这种天赋异禀的体型,俯身从袜子里拔刀会露出背部破绽。这种习惯最可能是鸠摩智幼年养成的,这让写文人对鸠摩智的童年经历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虽然鸠摩智准备一刀拿下虚竹,但虚竹也不是软柿子,当时用出了擒拿手,鸠摩智则把匕首掷了出去,真的插入了虚竹的肩膀。此时若不是作者忘了虚竹在灵鹫宫时表现强横的护体真气,就是鸠摩智这劲力十分霸道。此时灵鹫宫四剑婢第一时间冲出来护主,少林寺高僧们只是“啊”了一声,毫无动作,真的是不当人子到了极点,真当自己看电影呢。
锁象劈麋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天龙八部旧版读书吐槽笔记5(1)上(降配慕容本事潮) (6人喜欢)
- 射雕英雄传连载版读书吐槽笔记二(8)下6(还有谁堪配黄蓉) (7人喜欢)
- 镶金的小朋友们 (10人喜欢)
- 射雕英雄传连载版读书吐槽笔记二(8)下5(生理卫生可别学) (7人喜欢)
- 鹿城乱逛 (1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