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文化之都 —— 巴塞尔
Fun Facts
巴塞尔 (Basel) 位于瑞士 (die Schweiz) 北部的莱茵河岸边,与德国和法国接壤,位于三国交界的地区。相比于苏黎世 (Zürich) 和日内瓦 (Geneva) 等其他瑞士城市,巴塞尔在外国人的眼睛里并不是一个十分引人注意的城市,但它是名副其实的瑞士第三大城市。
巴塞尔被公认为是瑞士的文化之都,自然是因为它在瑞士的多个文化领域享有第一名的美誉。该城市的艺术博物馆 (Kunstmuseum) 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艺术博物馆,也是瑞士至今最大的艺术类博物馆,于1661年创立并一直存在至今。除此之外,巴塞尔的当代艺术博物馆 (Museum für Gegenwartskunst) 还是欧洲第一个当代艺术类的公共博物馆。全市范围内分布着多达40个博物馆,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大小来说,巴塞尔都是欧洲最大的文化中心之一。瑞士最古老的大学,巴塞尔大学 (Universität Basel) 则于564年前的1460年建立,其学校的主图书馆也是瑞士全国最大的图书馆。
截至2021年,巴塞尔州人口共计201,971人,其中36.9%的居民为外国国籍。最大的外国人群体来自德国,共16,562人,占据全巴塞尔人口的8.2%或外国人中的22.3%。其次为4.3%的意大利人和2.8%的土耳其人。
瑞士一共有4种官方语言,巴塞尔地区使用的是标准瑞士德语,该语言主要用于瑞士的德语区和列支敦士登。德语一共有三种变体,即德国德语、奥地利德语和瑞士德语,但瑞士德语更多是以一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存在,日常说的相对较少。例如,马路在瑞士德语和德国德语中的书写形式分别是Strasse和Straße, 足球分别为Fussball和Fußball等。同时,个别名词在这两种德语变体中会有不同的叫法,如红绿灯分别为Signallicht和Verkehrsampel。这种情况在中文世界中也广泛存在,如大陆的地铁在台湾称为捷运。
经济方面,截至2018年的数据显示,巴塞尔市19.3%的就业人口从业于第二产业,而高达80.6%的劳动人口工作于第三产业。这两者加起来就达到了99.9%,意味着几乎没有人是农民。整个瑞士的化学工业相当大一部分位于巴塞尔,其拥有巨大的医药产业集群。世界上最著名的跨国医药制造公司之一罗氏 (Roche) 的总部就位于这里,世界上营收入第4高的制药公司诺华公司 (Novartis AG) 也位于巴塞尔,高达178米的罗氏制药总部还是瑞士全国最高的建筑。其产业远不止于此,在此不一一列举。自然而然地,巴塞尔也有着瑞士的看家技能,那就是庞大的银行和金融业。得益于严格的客户隐私保护和中立的政治地位,瑞士长期被评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避税港。
2019年,总部位于纽约的世界上最大的投资智库美世咨询公司 (Mercer) 将巴塞尔列为世界上最宜居城市的第十名。截至2022年6月,正在接受美世咨询的资产总值高达16万亿美元。
巴塞尔大教堂 Basler Münster
该教堂是巴塞尔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最初于1019年至1500年被建造为一个天主教堂,现在被改成了新教教堂。

在巴塞尔教堂漫长的建造过程中,许多知名的建筑师参与到了其中。1356年,巴塞尔的一场地震摧毁了教堂,由建造了弗赖堡大教堂 (Freiburger Münster) 的约翰内斯·格明德 (Johannes Gmünd) 负责重建。设计了当今世界上最高教堂——乌尔姆大教堂——的尖塔的建筑师乌尔里希·冯·恩辛根 (Ulrich von Ensingen) 则在1421年扩建了巴塞尔教堂。

巴塞尔观景台 Basler Pfalz
该观景台位于巴塞尔大教堂后面,莱茵河的南岸。其远高于河面的平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观赏巴塞尔老城的视角,天气晴朗的时候还可以一直看到瑞士、法国和德国交界的三角区。

"Pfalz"是从拉丁语的"Palatium"演变过来的德语词,意为“宫”。很明显这里并没有宫殿,这一地名来自于观景台的地理位置,它非常接近以前的大主教宫殿。即使该宫殿已经不存在,但这一称呼被沿用了下来。在这里,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前面提到的瑞士的最高建筑,罗氏制药的总部。

视角的另一边,则可以看到巴塞尔最早的横跨莱茵河的中世纪桥 (Mittlere Rheinbrücke)。该桥始建于1225年,由于多次的翻修,我们目前看到的整体结构完工于1905年。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瑞士唯一的货运港就位于巴塞尔。货物通过这里穿过整个西德,一直到达荷兰的鹿特丹 (Rotterdam) 而进入欧洲的北海 (North Sea)。
老城 Altstadt
巴塞尔的老城位于莱茵河的南岸部分,其城市结构和建筑多在中世纪后形成,如始建于1019年的巴塞尔大教堂,500多年前的市政府和同样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居民房屋等。瑞士的传统建筑具有自己比较鲜明的特色,有别于欧洲其他国家的建筑风格。青瓦白墙,以及由多种颜色搭配装饰的窗户,都是构成瑞士风格的一部分。





斯帕伦之门 (Spalentor) 是巴塞尔现存的三座中世纪城门之一,且是最壮观的一个。在过去的600年间,无数的游客和商人穿过这个城门来往于巴塞尔和法国的阿尔萨斯地区 (Alsace) 进行着贸易往来,使它成为瑞士最繁忙的城门之一。


巴塞尔的市政府 (Rathaus) 反映着过去500年来的绘画、雕塑、建筑和政治。即使是今天,这里仍然是巴塞尔州议会和州政府的所在地,并对外开放参观。巴塞尔州由三个市组成,只比巴塞尔市大一点点。

市政府的前面就是巴塞尔的市集广场 (Marktplatz),这里时常有摆摊的,来自市中心以外的商户在这里出售着本地的农产品。 但据观察,其重要性并不如欧洲其他城市的市集。

结语
离谱的物价、货币的不通以及通信的不兼容等都意味着在瑞士旅游的花销远比在其他地方高得多。虽然瑞士属于申根区,但并不属于欧盟,因此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许多的小麻烦。比如,我的手机运营商就不包括瑞士地区的服务,需要购买额外的套餐。全球各地都可以用的国际卡,在巴塞尔却可能取不出现金。诸多的小不便会体现在行走中的许多地方,这些小不便虽然不至于不能解决,但通常都会降低旅游的体验。

瑞士的城市相较于其自然环境显得相当的一般,不是特别感兴趣的话,我确实看不到其能够挑起我兴趣的地方。即使按瑞士物价,很多项目也有着非常虚高的标价,这是瑞士人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样的1.5升装的可乐,巴塞尔的超市里售价为2.3瑞士法郎,而同日在距离巴塞尔6公里,开车10分钟的德国边境小镇,这样的可乐是1.25欧元,这已经包括了德国19%的食物税。我开玩笑地跟别人说,开车去德国进货拿回巴塞尔卖,一共20分钟的车油,可乐就可以几乎价格翻倍地卖。

我们看到的关于瑞士旅游的信息基本都是关于它的自然风景, 然而,瑞士南部阿尔卑斯山地区的环境虽然优美,但不会告诉你的是极高的开销。 不过,世界上有着类似风景但花费不过瑞士十分之一,甚至根本不要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因此,站在世界的范围看,它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基本就是靠着长期人们对它的刻板印象来吸引着数不尽的游客。
我去过很多国家,多个大陆,以我现有的经验来说,瑞士绝对列于我的最不具性价比的国家/城市之首。